□商 華
榜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商 華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最喜歡給學生們樹立愛學習的榜樣。那時,不知道孩子們是否樂意,反正我這個班主任特別喜歡,認為學習好的孩子干什么都看著順眼,做什么都認真高效。每次班會,我就表揚那些學習好的孩子,呼吁其他同學都向他們看齊?;蛟S,這是大多數(shù)班主任的通病吧。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jīng)驗的積累,我不再以成績優(yōu)秀作為唯一標準給學生們樹立榜樣了。我發(fā)現(xiàn)世界是多元化的,除了學習的榜樣,他們還需要各式各樣其他類型的榜樣,甚至可以讓自己做自己的榜樣。
我開始改變策略,不再強塞給學生們一個“我認為”的榜樣。每接手一屆學生,我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讓他們尋找屬于自己的榜樣。比如,寫一篇題為《我的偶像》作文,在班上展開討論;又比如尋找身邊讓你剎那間感動的人,利用班會課一起暢談;再比如自問長大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要成為自己心目中的人該如何去做。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創(chuàng)造契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榜樣。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學生們由內(nèi)而外地喜歡自己的榜樣,榜樣的作用才會立竿見影。反之,硬塞給學生一個他們不認可的榜樣,無法激起他們的共鳴,即使再高大上,也不會產(chǎn)生任何效果。
榜樣不是一成不變的。小學時期,有的同學覺得神勇無敵的變形金剛是他們的榜樣,有的覺得千變?nèi)f化的孫悟空是他們的榜樣,有的認為身邊見義勇為的同學是他們的榜樣。隨著知識的累積,眼界的擴大,升入初中后,他們又會重新有自己喜歡的榜樣。他們不再把兒時的變形金剛、孫悟空作為自己的榜樣,即使內(nèi)心深處依然喜歡,但在他們看來榜樣是會“長大”的。取代變形金剛、孫悟空的,也許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賽車手,或是NBA里的灌籃高手,更有可能是暗藏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愛神”,陪伴他們一起“長大”。
時代在變,學生們喜歡的榜樣也發(fā)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七十年代的我們,崇拜的是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為科學獻身的英雄、為國爭光的體育健兒們。然而,這些“00后”們,他們大多崇拜的是在熒屏上頻頻出現(xiàn)的娛樂明星們,覺得他們“風光無限”“活得瀟灑”。利用班會課,我向學生展示明星們不為人知的“辛酸”與“不易”,展示那些沒有成為明星的“北漂族”們的生活——住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吃幾塊錢的廉價盒飯,好幾天都等不來的群眾演員參演機會等。
我抽絲剝繭,尋根溯源,指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這些“榜樣”光鮮的背后,是其不懈的努力與拼搏。不阻止他們喜歡這些明星,剖析深挖引導他們真正認識明星。下次班會課,我再向學生介紹其他“明星”——航天英雄楊利偉,勇斗四歹徒的軍人董文標,帶著病重的母親求學進取的張尚均……學生們的榜樣應該是多樣的,因為他們的生活是多元的。在不經(jīng)意的教育引導下,榜樣的力量方顯無窮無盡。
榜樣,就是這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太陽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