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伊
摘 要:《世說新語 德行》中,將華歆與王朗等的不忠不義行為淡化了,對于他們體現(xiàn)出來的“小廉曲謹”的行為分析的非常到位,在《世說新語 德行》中對于忠義的描述非常少,而對于孝行的描述卻非常多,這種現(xiàn)象表明在當時玄學思潮的大環(huán)境下,魏晉士人對于自身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進行了重新的審視定義,伴隨著君權制度的消亡,門閥制度對于君權制度逐漸取而代之,魏晉士人對于先現(xiàn)親后君,孝義為先的思想逐漸接受,他們熱衷于自由解放思想,有很多行為都不按禮數(shù)來,但是對于封建禮教他們又不想完全放棄,為此也想出了很多解決辦法,魏晉士人在對于忠孝的推崇時,不僅僅是機械死板的聽從去,對于發(fā)自內心的孝義是非常看重的,本文對于《世說新語》中對于魏晉士人體現(xiàn)出來的忠孝觀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關鍵詞:世說新語;魏晉士人;忠孝觀;封建禮教
一、《世說新語》中對于忠孝觀的提出
《世說新語 德行》中對于曹魏時期的王朗、管寧、陳元方及華歆等人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并且特別把華歆拿出來作為參照,將四人進行了排位,順序分別是管寧、華歆、陳元方、王朗,但是這僅僅是當時的排序,后世對于這個排序的看法不一,對于四人的排位出現(xiàn)了很多的版本。從儒學推崇的倫理道德來看,華歆不應該受到后世的推崇,在《薊漢昌言》中對華歆有這樣的描述,那就是華歆雖然有些行為不當,但是仍然得到了魏晉士人的推崇,主要的原因在于華歆善于偽裝,華歆這個人物形象并不是當時的特例,從漢末一直到六朝士人都將自身的言談看的非常重要,但是對于個人的品質并不是非常重視,忠義在《世說新語》中的記載并不多,但是忠孝的內容在《世說新語 德行》中的記載卻是非常多,通過對于魏晉士人忠孝觀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非常好理解的。
二、《世說新語》中魏晉士人忠孝觀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世說新語》中魏晉士人忠孝觀的形成
“孝”是魏晉時期非常宣揚的,當時的君主制度是禪讓制,對于王位的爭奪往往通過武力解決,君臣發(fā)生地位的轉換,可以說這是一種不忠不義的行為,但是當他們獲得王位之后,又非常希望自己的臣子對自己忠義,于是就大肆主張孝道,眾多君王推崇《孝經(jīng)》,由于君主對于《孝經(jīng)》非常重視,魏晉時期的士人也開始重視對于孝經(jīng)的研究,這個情境在《世說新語》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統(tǒng)治者僅僅是講求孝是遠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傾向于將孝義與國家法制結合起來,這對于士人是很大的威懾,如果出現(xiàn)不忠不孝的行為就會受到懲罰,在法規(guī)政策上突出孝義的重要性,可以看出統(tǒng)治者對于忠孝是非常重視的侍奉君主就要對君主仁義,侍奉親人就要對親人孝順,這是魏晉士人最基本的處事原則,忠孝也是評判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雖然忠孝是一體的,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是有沖突的,當魏晉士人遇到?jīng)_突的時候怎么解決并沒有準確的解決辦法,很多時候忠于孝是很很難抉擇的,在當時的亂世,忠于孝、君主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是非常尖銳的,這個問題也引發(fā)了魏晉士人的廣泛關注,這就涉及到君臣的關系的處理,君與父誰先誰后,是非常難回答的,但是也是一個不能回絕的問題。
(二)《世說新語》中魏晉士人忠孝觀的形成原因
魏晉士人的忠孝觀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那就是先親后君,先孝后忠,造成這種忠孝觀形成的原因也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君主制度的衰落,其次是門閥制度的建立。在西漢末年,朝政是非常腐敗的,并且黑暗混亂,由于外戚和宦官輪流主掌朝政,在很大程度上將君主的權利削弱了,再加上黨錮事件的影響,就造成魏晉士人喪失了社會政治的關心,逐漸的他們的思想發(fā)生了轉變,對于個人的自由非??释?。由于君權的腐敗,魏晉士人開始深思君主的作用,甚至認為君主制度是造成社會亂象的主要原因,鮑敬言在《無君論》中進一步明確了這種思想,對于自然界沒有上帝這個觀點進行了細致的闡述,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儒家的“君權神授”的思想進行了強有力的抨擊,魏晉士人普遍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這也就很好的說明君臣之間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嗎,是誰統(tǒng)治與誰,對于君主制的否定和質疑聲越來越大,在當時的名教中,君臣的觀點也發(fā)生了巨大的動搖,從而對君王的威嚴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是需要明確的是沒有了君權也就沒有了忠孝,當然忠孝的概念模糊了,對于士人的評判標準也就模糊了,這就與《世說新語 德行》中對華歆的勒兵殺后的行為不予計較,反而非常重視小廉曲謹?shù)男袨?,由于魏晉時期的社會黑暗,君主昏庸,想要在當時的社會立足,就必須組織親人一起生活,共同面對災難,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宗族勢力,宗族勢力的不斷擴大為門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保障,所以門閥制度的建立對個人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為了保障宗族之間的團結,最大限度穩(wěn)定宗族的榮譽,孝道成為了魏晉士人推崇的關鍵。
三、結語
綜上所述,魏晉士人的忠孝觀與當時的社會制度和君權制度有很大的關系,又忠孝很難抉擇,到后來對孝道的推崇,是由社會制度的變革決定的,這也是當時魏晉士人的忠孝觀的主要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李杰.《世說新語》中魏晉士人的忠孝觀探析[J].資源共享,2014.
[2] 李修建.《世說新語》與魏晉人士形象[J].保定師范??茖W院學報,2008.
[3] 盧洪平.從《世說新語》看魏晉人士的忠孝觀[J].倫理學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