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zhèn)林梓小學,江蘇如皋 226500)
運用多種途徑培養(yǎng)農村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王冬梅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zhèn)林梓小學,江蘇如皋 226500)
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受客觀條件影響,口語表達能力往往偏弱。實際教學中,教師借助教材營造交際環(huán)境,并結合教材插圖以及通過仿說等模式,同時通過一些活動設計,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借助現(xiàn)代媒體終端,也可以開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新平臺。
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對低年級學生口語表達有這樣的要求:“能夠用普通話復述故事或精彩情節(jié),完整講述小故事和自己感興趣的見聞,有信心地和別人交談,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弊鳛榻逃?,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關系到他們今后的讀寫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對于孩子智力的提高以及形成概念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筆者就如何提高農村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做了諸多嘗試,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教材是學生練習說話的一塊沃土,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把握契機,有步驟、有目標地進行指導說話,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筆者主要采取了如下一些方法:
現(xiàn)行小學語文課本,每個年段每個單元練習都有口語交際的內容,備好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上好每一節(jié)課,非常重要。比如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悄悄告訴他。在備課時,我就定下兩個教學目標,第一,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并提高自己的專注力;第二,讓學生感受傳話游戲帶來的樂趣,掌握合作的方法。在具體操作中,我首先創(chuàng)設諸多說話點,比如從“悄悄”一詞你能感受到什么?生活中,什么場合、什么內容,需要我們說悄悄話?在探秘的過程中,孩子說話的興趣漸漸被老師調動起來,感覺就在和老師玩游戲,非常有趣。緊接著,說話的方法與學生一一交代好,比如:放低聲、聽仔細、說清楚等。孩子有方法可循,練說起來就興致高昂。在游戲快要結束時,我又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了說話環(huán)境,比如,你瞧見剛才你們組內哪個同學說得最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哦!給學生一個判斷的標尺,讓他們知道,原來說話也是有方法的。
“文本插圖”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教學資源。蘇教版教材的獨特魅力也在于它配有的彩色插圖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符合兒童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給人美的享受。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仍然以直觀形象為主,有著精美插圖的課文,就似給孩子們注入了練習說話的強有力的興奮劑。在教學《北風和小魚》一課時,孩子們不僅被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感染著,也被形象逼真的插圖吸引著。我借助插圖問: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北風?這個北風的神情怎樣?小魚是什么樣的?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鼓勵他們不一樣的表達。
口頭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找尋出有話可說、不吐不快的教學資源,才能讓孩子們感悟語言表達的無窮魅力。
新教材選用了大量具有一定格式、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兒歌、散文,創(chuàng)設了許多可供仿說的范例。比如蘇教版課文《秋姑娘》,課文像詩一樣優(yōu)美,有整齊的句式。課后練習中,就讓孩子們照樣子說一說,“風,風兒,涼爽的風兒,抱抱涼爽的風兒”,這樣的句式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感知的能力,又讓孩子們學會了聯(lián)系生活,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也在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表達中得到提升。
活動可以為口頭表達能力的形成提供重要情境,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往往可以更好地將自己的思路、想法表示出來。在小學低年級,這樣的活動設計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
語文教學中有一個基本觀點,那就是認為孩子是天生的童話家,他們往往能根據自己理解的世界,編出許多令人遐想的故事來,這就是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
比如蘇教版課文《給劉洋阿姨的信》,孩子們從小豆豆的問話中,大概明白了“太空是什么樣子的”。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兩個層次的活動:一是想象提問。即讓他們學著課文中的小豆豆一樣,積極根據課文的意思去提出問題。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們提出的問題有:“劉洋阿姨在太空是怎樣洗澡的”“太空沒有吸引力,怎樣吃東西呢”……根據學生的這一表現(xiàn),筆者進一步設計了第二個活動:基于課文想象以及提出的問題,去暢想可能的答案,并與其他同學交流。
這個活動實際上是創(chuàng)造了讓孩子們充分練說的機會。這個過程是讓他們在課文的許多留白處大膽想象的過程,他們由此而引發(fā)出的豐富而神奇的表達,正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需要的語言萌發(fā)的沖動。
學校與班級常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活動,比如元旦節(jié)學做燈籠、制作燈謎;清明時節(jié),學做楊柳燒餅,等等。每一次活動的開展,都是孩子們展示自己、鍛煉口才的好機會。低年級學生對于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而好奇,時時處處與孩子們交談,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很融洽地溝通,這也能較好地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比如說元宵燈謎活動中,讓學生準備好謎面與謎底,并依次到前面用語言表達出來。
上文說到農村留守兒童多,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在于學校與教師。這里,筆者做了一個小嘗試,效果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巧用現(xiàn)在的通訊工具——手機。手機的功能被現(xiàn)代文明人發(fā)掘得淋漓盡致,比如“微信”的軟件,不僅有朋友圈、掃二維碼、微信付款功能,還有分享好友、消息推送等功能。農村的孩子父母在外地工作,家庭條件也越來越好,幾乎每部手機都有微信,都可以享受微信的各項功能。于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布置學生在家里練習《自我介紹》,然后錄制視頻,發(fā)送至班級微信群。效果大出我的意料,許多在班級中靦腆的孩子,在視頻里落落大方,不僅講話口齒清晰,還能適當加入許多動作以達到更好地表達的效果。這一發(fā)現(xiàn),讓我頓悟:有的孩子不是不會表達,而是鍛煉的機會少,假以時日,他們的表達能力一定能提高;有的孩子如果能有父母家人的引導,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很大提高。有了一次成功的經驗,我于是不斷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每個星期回家必須讓孩子錄制一段視頻發(fā)至班級微信群,有時是固定話題,有時是自選話題,有時是講個故事。漸漸地,我們班的孩子大方起來,說話字正腔圓,表達層次清晰起來。
要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關鍵是讓孩子有思想,這樣才能樂于表達。正如意大利哲學家、語言學家克羅齊說的,人的語言“不是嘴這個組織的結果,而是語言是心靈和它的契約”。讓孩子善于觀察,有所體悟,才能激發(fā)他們表達的欲望,才能讓語言的發(fā)展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從而為中高年段的閱讀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戴承忠.培養(yǎng)農村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38.
[2] 王冬花.農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 2013(6).
[3] 房嶺菊.利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21):153.
王冬梅,1981年生,女,江蘇如皋人,本科學歷,1999年8月參加工作,先后被評為如皋市優(yōu)秀班主任、如皋市教壇新秀,被如皋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一次,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