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邵伯中心小學 婁樹葉
理論探討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對策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邵伯中心小學 婁樹葉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兒童文學仍舊不被小學語文教師所重視,并且許多小學語文教師自身對兒童文學并沒有足夠的了解,不知道什么是兒童文學的美學特征和文體特點,缺乏應該具備的兒童文學的優(yōu)秀素養(yǎng)。本文針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現(xiàn)狀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行了以下詳細的分析。
兒童;文學;語文;小學
盡管在新課改以后,在教育局的要求下,學校一直倡導對小學生進行兒童文學的教育,但是兒童文學教學的成效依舊不高。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仔細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存在著許多必然的聯(lián)系。在兒童文學這種教學資源的支撐下,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由單一變得豐富起來,教師的整個教學工作也不再那么繁重,而能夠做到應付自如。此外,在兒童文學的影響下,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及兒童文學課堂教學方面都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是怎樣的呢?教師又該如何應對呢?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所教授的學科又是語文,必須具備必要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然而,經(jīng)過調(diào)查顯示,許多學校的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并不高,在教師水平不高的前提下,整個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很難得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yǎng)不高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個方面主要是語文教師對兒童文學沒有固定的概念,對兒童文學缺乏足夠的認識。一些語文教師認為兒童文學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文章,在教授時只需要讓學生會讀就可以了,從而忽略了對兒童文學特性的掌握和了解。另一方面是小學語文教師對兒童文學缺乏理論素養(yǎng)。許多語文教師根本不了解兒童文學具體包括哪些內(nèi)容,傳達出怎樣的價值觀念和價值體系。第三個方面是小學語文教師自身對兒童文學的閱讀量也不高,在講授時無法準確地舉出具體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文學缺乏感悟和審美能力。
除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因素以外,兒童文學課堂教學中的因素也是重要原因。有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兒童文學授課時,教學方式過于成人化,也就是說,有些教師將兒童文學的作品當作成人作品對學生們進行詳細講解,告訴學生們?nèi)绾螌ξ恼轮械拿恳蛔置恳痪溥M行賞析,告訴學生作者是運用了怎樣的手法進行描寫等等。但是這種成人化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而言是沒有效果的,小學生們的理解能力還沒有達到深入分析的高度,這樣成人化的教學方式將原來生動形象的兒童文學課堂變成了枯燥乏味的說教,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慢慢喪失。另外,有些教師在兒童文學的課堂上,將其完全變成了另一種文體形式進行教學,令兒童文學脫離了原先的教學軌道。
教師要想令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那么必須要先從自身做起,轉(zhuǎn)變兒童文學觀念。教師首先要了解在進行兒童文學授課時所面臨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在挑選作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兒童文學作品,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希臘神話》等等。此外,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兒童文學的重視,增加學生兒童文學的閱讀量,并且要保證學生們閱讀兒童文學的種類能夠全面化,既有國內(nèi)作品,也有國外作品。當學生們的閱讀量得到提高之后,其語文視野也會得到開闊。
兒童文學之所以會具有獨特的魅力,是因為其文學作品中蘊含著獨有的情趣,十分吸引小學生們的注意力。每當小學生們閱讀到具有豐富想象力的文學作品的時候,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并容易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兒童文學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兒童情趣。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先通讀一下兒童文學作品,找出其中可能會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的地方,并在此處“下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引領學生閱讀兒童文學。比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再見了,我的星星》這篇作品的時候,可以從中找出其中一個場景,讓小學生們進行表演,從而體會到星星身體中蘊藏的野性。經(jīng)過這樣的表演之后,學生們會喜歡上這種兒童文學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快樂,學習興趣得到極大的提高,學習效果也得到改善。
教師在對兒童文學進行有效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對兒童文學有一個整體的掌握,抓住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首先,教師要了解兒童文學的構(gòu)成以及各自的分類,了解兒童文學不但有寓言故事、小說等體裁,還有兒歌、戲劇等形式。其次,教師還需要掌握每一種文體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這樣才能夠在教授的時候根據(jù)各自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比如,當教師教授兒童文學的體裁是小說的時候,教師需要把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感受人物上。而如果兒童文學的體裁是詩歌時,教師則需要帶領學生進行朗讀,感受韻律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時時刻刻注意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比如,當教師遇到好奇心強、喜歡問“為什么”的學生的時候,在進行兒童文學教學時,可以用設置懸念等教學形式啟發(fā)學生進行學習,而當教師遇到比較沉悶、不愛說話的學生的時候,教師可以令學生進行表演,用行動代替語言,帶動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之中。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是對學生進行兒童情趣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充分向?qū)W生顯示兒童文學的獨特魅力,讓兒童在兒童文學的熏陶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1]何云.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113+116.
[2]馬志艷.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學周刊,2014(0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