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友林(特級教師)
我們都有過在學校學習的經(jīng)歷。課堂的樣子,是不是這樣鎖定在我們的頭腦中:一位老師背朝黑板,面擁講臺,口若懸河演示著什么,一群學生畢恭畢敬,正襟危坐……
我思考:課堂是這樣的嗎?
課堂是什么?離開了人,課堂也就沒有了生命。課堂的樣子,也就是人上課學習的樣子。
課堂中學生學習的樣子,我們常常要求學生“坐正”。我們是否想過,坐正,是否就聽講了呢?坐正,是否就在學習呢?試想,成人都很難保持長時間的坐正姿勢,而我們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學生這樣做,這是否合適?當學生坐得像雕塑的時候,他們還能學習嗎?如果學生上課的姿勢并沒有像老師要求的那樣端正,但又不影響他人的學習,這是否允許呢?我們以往太注重的是視覺上的外在姿態(tài)的統(tǒng)一、整齊、有序、“規(guī)范”。比這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是否在一種感覺舒適與安全的環(huán)境中學習。
人,不能被淪為“物”。課堂,是一群生命體一起生活與成長。我們要讓學生感受與體會到思維自由、心靈舒展、生命蓬發(fā)、千姿百態(tài)。
有兩幅場景圖在我的頭腦中揮之不去。一幅場景圖是,一位老師帶著一群學生,老師在前,學生亦步亦趨緊跟其后,不越雷池一步。另一幅場景圖是,一位老師和一群學生,學生在前自己摸索著往前走,老師在學生后面,與學生相伴一起走,有時,學生前行的方向出現(xiàn)了大的偏差,教師跑到學生的前面,引一引、指一指,然后又退到學生后面,或在學生中間,甚至做坐在路邊為學生鼓掌的人。
我們期望的課堂樣子是怎樣的場景呢?當我們對課堂的樣子定格于記憶時,別忘了提醒自己,該刷新了!
我想象:課堂,是什么樣子呢?
我曾經(jīng)寫下了這樣一段想象中課堂的樣子:課堂中,學生積極主動,善于傾聽,勤于思考,敢于質疑,爭先恐后地舉手,自信大方地表達,或補充,或修正,或肯定,或質疑,充滿主見又不失童趣與深刻性的爭辯,一個個“小精靈”都是知識、思想、方法的生產(chǎn)者,是學習的主人。學生,人人都是小老師,個個都是學習者。課堂中,生機勃勃,興致盎然,老師和學生都能感受到生長的氣息。
我發(fā)現(xiàn),課堂的樣子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對課堂樣子的想象,也就是對課堂確立追尋的目標;對課堂樣子的想象,也就是給課堂選擇行進的方向。這,其實是一位教師對自己課堂所做的“頂層設計”。蒙田說:“強勁的想象產(chǎn)生事實?!睂φn堂的想象,就是為了實施想象的課堂。課堂,需要思考,需要想象。有了想象,對照現(xiàn)實,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與空間;有了思考,審視現(xiàn)實,也就有了前行的力量與保障。思考力、想象力,都是生產(chǎn)力!
課堂的樣子,讓思考與想象照亮現(xiàn)實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