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桂桃
厚植黨和人民的“政治資源”
文/吳桂桃
背景: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出現(xiàn)的一個“新名詞”——“政治資源”。透過劇情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這個新名詞被包裝得頗有學術味兒,但“政治資源”其實就是所謂的“后臺”。(4月9日人民網(wǎng))
俗話說:“孤樹不能成林,孤鳥不能成群?!睘楣購恼?,干部不是孤立的個體。他們思有所倚,行有所靠,客觀存在著上下級關系、同事關系、干群關系等。這些關系之中,或出于工作原因,與某些領導聯(lián)系緊密,與部分同志關系密切,與特定群體聯(lián)系頻繁。凡此種種,皆屬于正常的工作關系,是履職盡責所必須的關系,也是以黨組織為核心,圍繞中心大局形成的關系,可謂不可或缺的政治資源。
朋黨興,政事亂。少數(shù)干部熱衷拉小圈子,搞團團伙伙,妄圖相互“照應”;架設“天線”,搞人身依附,企圖走“捷徑”。奉行山頭主義,背離黨,脫離群眾,把哥們義氣當政治后臺,視領導個人為政治資源。權來權往,權權相護;錢來權往,錢權交易。形成利益集團,借此攫取職位升遷,謀取崗位調(diào)整,利益瓜分,好處各占。嚴重背離黨的宗旨,破壞黨內(nèi)團結,混濁黨內(nèi)政治環(huán)境,踐踏黨的嚴規(guī)鐵律,產(chǎn)生了形形色色的腐敗污染源。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黨內(nèi)絕不允許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搞了就是違反政治紀律。”諄諄告誡,猶如在耳。我們黨90余年風雨歷程,從星星之火,發(fā)展成燎原之勢,與黨先進的理論、堅定的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休戚相關,更離不開億萬群眾的強有力支持。我們國家能夠取得獨立,民族之所以富強,皆因黨的領導堅如磐石,發(fā)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沒有共產(chǎn)黨員,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黨的英明領導,就沒有今天舉世矚目的成就。身為黨的干部,沒有理由不擁護黨,不依靠黨。背離黨的行為,無視黨的規(guī)矩,注定只會通向深淵。黨的十八大以來,從眾多落馬官員的下場中,可見事實勝于雄辯。只有沿著黨的路線,遵循黨的方針,為黨的事業(yè)鞠躬盡瘁,為人民福祉殫精竭慮,腳踏實地,才能走出人生的精彩。離開黨的領導,放棄黨的依靠,你將什么也不是。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順之則載,逆之則覆。人民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也可改寫歷史。不履行為民服務的義務,不關心群眾疾苦,必定失去人民的依靠。失去人民的依靠,黨將不黨,國必內(nèi)亂,干部的身份焉能保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時刻以人民為上,解決好群眾的所愿所盼,方能堅定人民后臺,獲得群眾最大支持。涵養(yǎng)忠誠于黨,忠心為民的政治品德,不斷夯實黨和人民的政治資源,如此方是為官正道,為政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