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倩,黃 翔,溫宗林,陳紅濤,余文軍,梁 鋒,程 明
(1.玉林師范學院 體育健康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2.廣西民族大學 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3.廣西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影響廣西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因素研究
黃柳倩1,黃 翔1,溫宗林1,陳紅濤1,余文軍2,梁 鋒2,程 明3
(1.玉林師范學院 體育健康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2.廣西民族大學 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3.廣西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以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玉林師范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調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影響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因素,為大學生形成健康體育行為提供理論依據(jù),為學校相關部門和體育教師提供參考依據(jù)。結果表明:體育教學、器材設施、體育制度對不同性別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1),運動場所對不同性別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也具有差異(P<0.05),課外體育和體育信息對不同性別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不顯著(P>0.05);器材設施、課外體育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1);體育教學、運動場所、體育制度和體育信息因素,對不同年級學生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不同年級學生對體質和健康的理解、認知的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性別對認知體質和健康的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不產生影響。研究結論:學校的體育環(huán)境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程度不同,器材設施是構成學校體育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大學生對體質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認知的程度影響其健康體育行為。
健康體育行為;體質;體育環(huán)境;大學生
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高低,不僅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還與學校如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huán)境,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行為息息相關。大學生體育行為意向越明確,其體質健康水平就越高[1]。所謂體育行為是人以身體運動為手段滿足身心需要的專門活動[2]??梢?,體育行為具有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它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3],是一種健康行為,這種健康行為是人類個體維護健康、康復或健康促進有關的行為[4]。健康行為與體育行為科學的、有效的結合,我們稱之為健康體育行為,是以健康的體育意識為引領,以科學的體育健身知識為指導,以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為主要目標的健康行為[5]??梢?,健康體育行為是主體人在體育環(huán)境下進行體育活動以促進身心健康的行為,具有相對的持久性。因此,只有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健康體育行為,才能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學校體育發(fā)展,而且對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對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良性開展具有重要影響。
該文抽取了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玉林師范學院三所學校的一年級(以下簡稱大一)和二年級(以下簡稱大二)學生共781人為調查對象(表1),研究對象為影響781人的健康體育行為的因素。
表1 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調查樣本統(tǒng)計一覽
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書籍、中國期刊網,篩選了與該文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對與體育行為、健康行為、體育環(huán)境等相關內容進一步分析和探究,為該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研究的需要,研究者共發(fā)放調查問卷800份,回收790份,剔除無效問卷9份,781份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達到97.6%。
2.2.1 問卷的效度
問卷效度的高低是檢驗問卷是否有效的重要標志,即問卷內容能測量影響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特性程度。從表2的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可知,該問卷的KMO值為0.832,Bartlett卡方值為5035.508,自由度為325,達到非常顯著性的水平,表明問卷的效度良好。
表2 KMO和Bartlett的檢驗
2.2.2 問卷的信度
信度是任何測量的必要條件,沒有信度的測量值對研究是毫無意義的,只有信度高的測量值,才能為我們分析研究提供有效的、可靠的的資料。信度系數(shù)愈高,測驗結果愈一致、穩(wěn)定和可靠。從表3可知,Cronbach's Alpha為0.833,表明該問卷的信度甚佳。
表3 可靠性統(tǒng)計量
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回收的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審核,運用Excel 2003建立原始數(shù)據(jù)庫,然后將數(shù)據(jù)導出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進行檢驗、分析、繪圖。
3.1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班杜拉的三元決定論表明,環(huán)境因素可以強化人的行為后果,環(huán)境、人與其行為之間互為因果,每二者之間具有雙向的決定和互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系統(tǒng)[6](圖1)。
圖1 班杜拉的三元決定論模型
環(huán)境因素對人的行為因素具有直接的影響,可以決定、強化人的行為因素。另外,人的行為、認知和環(huán)境三者之間構成動態(tài)的交互決定關系,任何兩個因素間都存在雙向互動關系[7]。這表明,行為、認知和環(huán)境密切相關。因此,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學習態(tài)度和心境就會不同,由此,學習效果也會有所不同。學校體育環(huán)境是一種特殊的育人環(huán)境,是影響學校體育各項活動開展質量和效果的諸客觀條件和力量的綜合[8]。只有良好的學校體育環(huán)境,才有助于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可見,良好環(huán)境是是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9]。
從下圖2可知,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行為的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的強弱順序是:“軟件環(huán)境”的體育教學、“硬件環(huán)境”的運動場所、器材設施、“氛圍環(huán)境”的課外體育、體育制度和體育信息。“軟件環(huán)境”和“軟件環(huán)境”是體育環(huán)境的核心要素。
圖2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3.1.1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不同年級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學校體育環(huán)境中,學生通過自身體育行為所獲得的直接體驗或經驗,對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些直接體驗或經驗對體育需要、體育態(tài)度、體育價值觀、直接體育行為起著正向或負向的強化作用[10]。
表4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不同年級 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分組統(tǒng)計量
表5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不同年級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獨立樣本t檢驗
從表4的分組統(tǒng)計量和表5的t檢驗知,器材設施對大一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較大二學生的影響大,差異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1);課外體育對大一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較大二學生的影響小,差異具有顯著的意義(P<0.01)。而運動場所、體育教學、體育制度以及體育信息對不同年級學生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表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與器材設施和課外體育密切相關。大二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強于大一學生,他們有了器材設施,在課外活動時間就會主動去鍛煉,初步形成自我鍛煉的意識,具有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對體育價值觀有一定的理解與認識。
3.1.2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不同性別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大學體育課一般分開男女學生進行授課,這種“因性施教”以及男女生的體能差異性,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男女大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表現(xiàn)。表6和表7反映了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男女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表6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不同性別 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分組統(tǒng)計量
表6、表7表明,體育環(huán)境因素中,影響不同性別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的因素是:體育教學、器材設施、體育制度,其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而運動場所對不同性別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也具有差異性(P<0.05);但課外體育和體育信息因素對不同性別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不顯著(P>0.05)。這表明:男女生對體育環(huán)境的需求具有差異,男生注重器材設施,能充分利用學校體育環(huán)境中的運動場所資源主動進行體育活動,女生依賴體育教學,缺乏鍛煉的自主性。男生更關注學校的體育制度、規(guī)章、條例和辦法,其影響男生健康體育行為的程度大于女生的。這種行為趨勢不僅與男女生在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異有關,還與男女生在選擇體育課程的差異有關。
3.2 大學生認知體質概念的程度因素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來的人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wěn)定的特征[11]。通過后天的科學鍛煉,體質是可以改善和增強的。廣東省人大代表、 團省委書記曾穎如在“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fā)展大家談”中提到的建議之一: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對體質的認知教育[12],從而促進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提高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
表7 學校體育環(huán)境因素對不同性別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獨立樣本t檢驗
3.2.1不同年級大學生認知體質概念的程度因素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對身體自我認知的主觀評價與體質健康水平的客觀評價具有相對的差異性,這種差異與大學生對體育重要性的認識、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等密切相關,從而導致認知體質概念的偏差(表8、表9)。
從表8的分組統(tǒng)計量知:大一大二學生認知體質概念程度的均值分別是:3.50、3.68,結合表9的獨立樣本t 檢驗知:不同年級大學生對體質概念的理解、認知的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1),大二學生對體質的認知程度深于大一學生的,從側面反映出,大二學生或多或少理解、接受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判斷和評價。
表8 不同年級大學生認知體質、健康概念的程度 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分組統(tǒng)計量
表9 不同年級大學生認知體質、健康概念的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獨立樣本t檢驗
3.2.2 不同性別大學生認知體質概念的程度因素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雖然性別存在身體成份、氧運輸系統(tǒng)、骨骼等生理學差異,但不同性別的大學生認知體質概念具有相似性。他們在體育課堂學習效果、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等方面的良好認知與感受具有一致性(表10、表11)。
表10 不同性別大學生認知體質、健康的 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分組統(tǒng)計量
表11 不同性別大學生認知體質、健康的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獨立樣本t檢驗
表10的分組統(tǒng)計量和表11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性別大學生對體質概念認知差異較小,認知程度均值均為3.59,程度趨于一致,對其健康體育行為影響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認知程度均值差為0.04,標準誤差值為0.054,差分95%置信區(qū)間的上限值和下限是(-0.102,0.111),區(qū)間跨0,說明不同性別大學生對認知體質概念的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不顯著。
3.3 大學生認知健康概念的程度因素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心理是健康的,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具備良好的道德健康素質。健康是個人能夠在長期獲得最低幸福的充分和必要條件[13]。
3.3.1 不同年級大學生認知健康概念的程度因素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不同的年齡段,對健康概念的認知是不盡相同的,這與生活習慣、知識水平、自身健康狀況、社會環(huán)境因素等密切相關,這些因素的存在,或多或少影響其健康體育行為。從表8的分組統(tǒng)計量可知:大一大二學生認知健康概念的均值分別是:3.23、3.56,大多數(shù)學生不但對健康概念認知膚淺,而且沒有足夠意識去改善自身健康。結合表9的檢驗結果知,不同年級大學生認知健康概念的程度影響其健康體育行為,差異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1),表現(xiàn)為大二學生對健康概念的認知程度深于大一學生的。從側面反映了大二學生接觸或掌握的體育與健康知識越多,對健康概念的認知程度越深。
3.3.2 不同性別大學生認知健康概念的程度因素對其健康體育行為的影響
男女學生在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運動能力等方面雖然具有差異,但他們對健康概念的認知具有一致性。表10的分組統(tǒng)計量和表11的t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性別大學生對健康概念認知差異較小,基本趨于一致,對其健康體育行為影響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認知健康概念的均值差值的絕對值為0.037,標準誤差值為0.048,且95%置信區(qū)間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為(-0.132,0.058),區(qū)間跨0,說明,性別對認知健康概念的程度對其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的差異不顯著。
4.1 結論
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影響大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器材設施和體育教學是構成學校體育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雙刃劍。體育制度是起到引導和調控體育健康行為的重要作用,是促進大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保障。課外體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健康行為習慣,逐漸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學校體育環(huán)境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影響程度不同,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體育行為與器材設施和課外體育密切相關,大學生對體質、健康的理解、認知的程度影響其健康體育行為。
4.2 建議
體育教學應注重“三基”教學,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強他們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的認知程度,促進他們健康行為動機,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健康體育行為。學校應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需要的硬件環(huán)境,通過體育信息的宣傳,幫助大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和塑造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培養(yǎng)他們健康體育行為的意識和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學校應完善體育制度,規(guī)范大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增強他們的自我鍛煉意識。課外體育的開展應以鍛煉身體、趣味性為主的,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讓學生充分享受體育活動的樂趣,強健體魄,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1] 付東.大學生體育態(tài)度與體質健康的調查研究及相關性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37(6):76-79,103
[2] 劉一民,劉翔.現(xiàn)代本體論視界中的體育本體探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5):18-23
[3] 劉一民,房蕊.體育學的邏輯起點及其學科體系重建:體育行為觀視角[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7(5):404-407
[4] 孟亞崢,王旭光.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的社會支持環(huán)境探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0(11):39-42
[5] 鄭家鯤.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體育行為的目標與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4):65-71
[6] 高春申.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0
[7] 邱亞君.休閑體育行為變通策略的探索性研究[J].體育科學,2011,31(7):8-16,42
[8] 李艷茹,沈建華.上海市中小學學校體育環(huán)境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4):66-69
[9] 王國飛.體育環(huán)境侵權的識別與定位——兼評《侵權責任法》環(huán)境污染責任條款[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6,33(2):151-158
[10]金健秋,徐國宏,尹海立.大學生體育行為探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7):33-35
[11]譚平平.體育測量與評價[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236-237
[12]蔡立.大學生體質下降問題較為嚴重 代表提出高校應加強體質認知教育[EB/OL].(南方網)http://news.southcn.com/g/2013-01/25/content_62751093.htm
[13]董希望,王弟海.經濟學中的“健康”:定義和度量——學科比較的視角[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2(1):19-26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ealth Sports Behavior of Guangxi College
HUANG Liu-qian1, HUANG Xiang1, WEN Zong-lin1,CHEN Hong-tao1, YU Wen-jun2, LIANG Feng2, CHENG Ming3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 Health,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537000,China;2.School of Sports and Health Scienc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China;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China)
By methods of document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did statistic test and analysis of sports health behavior of students fro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nd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to know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ports behaviors of student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healthy sports behavior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direction and reference for relevant authorities of school and gym teach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orts teaching,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nd sports system on the sports behavior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ender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playgrou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for the impacts on the health sports behavior of different genders. Extracurricular sport and sports informa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impacts on the health sports behavior of different gender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had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health sports behavior of different grades of students. The playground, sports teaching, sports system and sports information on different grades of students' health sports behavior of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grades of students on physical fitness, health, and the degree of cognition on the impact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healthy sports behavior had a very significant meaning,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cognitive fitness and health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physical health. Conclusion: The sports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 was different to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and genders, th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constitute the school sports environment, the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fitness, health and the degree of cognition affect their health sports behavior.
health sports behavior; physical fitness; sports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2016-11-18
黃柳倩(1971-),女,廣西博白人,教授
G804
A
1007-323X(2017)01-0042-06
研究方向:體質健康和體育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