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春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數學課堂不但有效,還要高效,強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里享受學習過程,并生成新的能力。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主陣地能夠高效,因此不斷地采取多種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數學科組針對我們學生計算能力較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夠強的問題,嘗試適合我們數學課堂的“三環(huán)六步教學法”學習模式。經過近一年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雖然算不上高大上,卻是非常接地氣。
一、“三環(huán)六步教學法”簡要說明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我們學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更新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探索出適合本校的課堂模式“三環(huán)六步教學法”,其操作程序為:“三環(huán)”: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展示——練習延伸;“六步”: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計算、探究、展示、質疑、測評、延伸。
二、六步教學模式各環(huán)節(jié)操作要點
1. 課前計算
目的:讓學生掌握上節(jié)課學習的計算內容,提高計算能力。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預備鈴一響就靜坐教室進行課前訓練的好習慣,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步驟:①教師出題,學生計算;②糾錯。
2. 創(chuàng)設情境(2分鐘)
目的:根據教材創(chuàng)設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為學生創(chuàng)設參與的情境和機會,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步驟:①教師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數學情境,讓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動力;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千百萬計創(chuàng)設學生身邊的情景,極大地激起學生求知欲后,引出新知,讓學生在亢奮的情緒下展開學習。
3. 探究展示(15分鐘)
目的: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認真思考經歷猜想、探究、討論、驗證、結論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動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和口頭交際能力。
步驟: ①教師精心設置探究的問題,提出探究的要求和任務;②設置獨立思考的時間,當學生看法不一,思考出現問題時,是最佳的小組討論時間;③小組研討,學生與學生之間討論、質疑、爭辯、分析,組內全員參與,積極探究;④教師要傾聽學生的想法,重視學生的各種解釋;⑤教會學生與他人討論交流的藝術,會向他人解釋自己的想法,正確看待別人的批評,學會采納合理的意見,獲得正確的結論; ⑥教師在成果展示前,必須先培訓學生各種展示方式,讓其掌握各種展示方法,如站位、語言等;⑦匯報方式有集體匯報和小組代表匯報;⑧教師要做好學生匯報問題的預設;⑨教師要給展示成果的學生、小組給予恰當的評價。
4. 質疑點撥(13分鐘)
目的:學生通過質疑,老師的解答,梳理所學知識,形成知識結構。
步驟:①引導學生質疑、爭辯、分析、答疑;②教師答疑、點撥,學生理解、更正,教師補充。
5. 練習(10分鐘)
目的:讓學生通過練習,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及法則的應用,發(fā)現問題,衡量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步驟:①布置精心設置的有針對性的練習題; ②小組討論,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③教師批改,學生訂正。
6. 評價延伸
目的:通過回顧與反思,對所作的知識進行檢驗。然后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拓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并且通過自我反思,互相評價,增強學習自信心,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步驟:①回顧與反思。對所做的題目進行檢驗,看是否和題目所給信息一致;②教師精心挑選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要求孩子動腦筋完成,尋找解題方法;③聯系生活實際,提出解決辦法;④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反思解題方法;⑤引導反思學習態(tài)度,恰如其分地自我評價,真誠地贊賞他人,增強學習內驅力;⑥教師評價學生要有導向性、激勵性、發(fā)展性。
三、研究成果與成效及反思
(一)思路決定出路
教師對“三環(huán)六步教學法”的課堂模式的熟練運用影響著課堂教學過程的品質。我們由理論走向實踐,在教學上不斷精益求精、完善自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14年12月,申老師執(zhí)教《分數的初步認識》榮獲2014年東莞市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比賽二等獎;2015年11月,萬老師執(zhí)教《找規(guī)律》榮獲2015年東莞市山鄉(xiāng)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比賽第三名、塘廈鎮(zhèn)第一名。
(二)課堂模式決定學生是最終受益者
在教學雙向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作為主導的教師在這個課堂模式中應用自如地“導”, “導”得更精、更準、更人性,更為學生所接受。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能不受益嗎?課堂模式的轉變直接受益者是教師,但是最終受益者是學生。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