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啦啦操是集體育鍛煉與音樂舞蹈為一體的團隊運動項目,有著青春陽光、活力四射、健康向上的特點,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協(xié)調(diào)能力,促進學生團結協(xié)作,推動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陽光運動”。隨著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啦啦操作為一項新興的團隊活動項目,在很多小學教育中得以迅速推廣,關于啦啦操的校本課程研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一下子成為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寵兒”。音樂與舞蹈是啦啦操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是統(tǒng)領動作的風向標,是點燃激情的催化劑。然而,在實際的啦啦操教學中,不少學校只在動作上“錙銖必較”,認為只要把任務下發(fā)給體育組,由體育教師抓好技能動作就萬事大吉了,反而忽略了音樂與動作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與外在配合。在教學探索中,筆者從音樂教學的角度切入,就如何以音樂為橋梁讓啦啦操更美,以啦啦操為舞臺提高音樂教學張力提出建議。
聽音識律,強化學生節(jié)奏感
節(jié)奏與韻律是啦啦操的“精氣神”,是啦啦操藝術表現(xiàn)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啦啦操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學生們的音樂感知力與節(jié)奏感,在熟知音樂、抓準節(jié)奏的基礎上,配合技能動作教學,以此提高音樂與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感,強化啦啦操的藝術感染力。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自覺充當校本課程的牽頭人,在教學中,引入啦啦操音樂,通過開展一些探究性的主題活動,如聽音打節(jié)拍、創(chuàng)編律動動作、音樂隨時猜、花球動起來等,以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們提前感知音樂,強化他們對啦啦操主題曲的節(jié)奏感,為學生們的動作學習打下基礎。如在運動會啦啦操比賽中,四年級學生組成了一支啦啦操表演隊,體育組委托筆者為他們的啦啦操挑選主題曲,并做相關指導。在觀看動作視頻后,筆者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發(fā)展水平與性格特點,選擇了動力十足又可愛活潑的《Kissy kissy》。為了讓學生們熟悉這首音樂的旋律,筆者在教學中利用課堂活動實踐,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以播放視頻的方式,提前讓學生走進音樂,感受音樂所帶來的動感。為此,筆者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變化,對這個背景音樂進行分割,將高潮部分獨立出來,并組織學生們開展“聽音識律”的小組探究活動,要求學生根據(jù)聽到的音樂,以打節(jié)拍、打擊樂器、哼唱等形式,將耳朵中的聲音以更加形象、立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獨特體驗。
舞蹈滲透,促進動作形態(tài)美
音樂與舞蹈總是相輔相成的,它是人們表達情感的重要藝術形式,是啦啦操最具表現(xiàn)力的組成部分。在小學啦啦操中,它總是約定成俗地和體育綁在一起,因此,不少教師在實際操練中忽略了其舞蹈成分,在動作上講究整齊劃一、孔武有力,降低了對藝術美的要求。在這樣錯位的訓練下,學生們往往能做好動作,但融不進音樂,跳不出精彩,導致肢體語言表達受限,身體形態(tài)僵硬,缺乏情感投入,動作中總少了點兒“美”的味道。
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們經(jīng)常向我咨詢啦啦操的相關動作,筆者并不推辭,而且樂于做他們的導師,并利用音樂課的活動時間,充分利用音樂教室場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舞蹈實踐活動,讓學生們以美的舞蹈修飾充滿活力的啦啦操,充分感受到啦啦操的藝術美。如,在六年級的啦啦操指導課中,我創(chuàng)設了“當啦啦操遇到舞蹈”的活動情境,以分解動作的方式,將動作訓練的重點聚焦于“定型”,也就是學生們常說的“擺Pose”。在活動中,筆者鼓勵各個小組從“定型”開始,修整自己的動作,從柔軟的舞蹈定型,感受動作表現(xiàn)出的美,隨后,逐漸由“型”過渡到連貫性的動作,在“一帶一路”的小組活動中,強化學生們對身體姿態(tài)美的認識,把舞蹈悄無聲息地滲透到啦啦操中,讓學生們在快樂“跳”操的時候,不忘優(yōu)雅地舞蹈。
對比探究,強化音樂感知力
對比探究是筆者在音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主要以小組對比、師生對比、資源對比等形式,形成鮮明的反差,鼓勵學生們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自主學習活動,強化他們對啦啦操音樂、舞蹈、編排的感知,鼓勵他們展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fā)展,同時為啦啦操注入鮮活的表現(xiàn)力,把學生由參與者變成活動的設計者與組織者,以此強化他們的主體參與度。小學生缺乏抽象邏輯的思維能力,但是他們對于形象實物卻有著得天獨到的觀察能力,因此,以對比的方式開展啦啦操的動作教學是最好不過了。在音樂活動課中,筆者會創(chuàng)設一些對比性的探究活動,比如為學生呈現(xiàn)彩排過程中為之錄制的啦啦操視頻,通過彩排視頻與示范視頻之間的對比,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來找毛病、提意見,讓他們當“小評委”。在這樣鮮明的對比活動中,學生們不僅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且有利于擺正心態(tài),虛心改進。同時,對比活動能夠讓大家發(fā)現(xiàn)一些不明顯的小毛病,如面部表情的差異。在啦啦操中,熱情洋溢的面目表情,炯炯有神的眼神,是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但是,即便教師反復強調(diào),學生在做操過程中還是感受不到其中的魅力;而在對比活動中,學生們則以“小評委”的角色挑剔地揪出了自己的毛病。如此一來,老師何須多費口舌?
啦啦操是運動美與藝術美的集中體現(xiàn),如果只注重技能動作,忽略內(nèi)在音樂,那不就變成了冷冰冰的機械運動了?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們的音樂教學,引導學生踩著節(jié)奏、踏著音樂、伴著舞蹈,熱情如火地動起來、跳起來,讓啦啦操像新生的太陽般活力四射。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新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