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昉 梅 蕊 彭 樊 呂 路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0)
齊拉西酮輔助治療老年重癥精神分裂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及對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
王 昉 梅 蕊 彭 樊1呂 路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0)
目的 探討齊拉西酮輔助治療老年重癥精神分裂患者認知功能的療效及對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 重癥精神分裂老年患者106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53例予以奧氮平治療,研究組53例予以齊拉西酮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評定認知功能,采血檢測血清相關(guān)指標、炎癥指標,同時對比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結(jié)果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75.47%,低于研究組90.57%(P<0.05);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治療后神經(jīng)認知功能狀況改善更顯著,治療后血清神經(jīng)生長因子(NGF)、腦源性神經(jīng)生長因子(BDNF)水平升高,血清膠質(zhì)纖維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降低,治療后血清白細胞介素(IL)-2、IL-6及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P<0.05)。結(jié)論 采用齊拉西酮輔助治療老年重癥精神分裂患者療效顯著,對認知功能、血清BDNF水平有改善作用。
齊拉西酮;重癥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腦源性神經(jīng)生長因子
精神分裂癥為持續(xù)、常見的慢性嚴重精神科疾病〔1〕,尤其是重癥精神分裂癥給自身及他人帶來了一定危險。近年來,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逐步在臨床推廣使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得到較大改善。然而老年患者存在全身功能減退,且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冠心病等基礎(chǔ)疾病,治療措施不同于中青年患者,因此對藥物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2〕。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齊拉西酮作為新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藥〔3〕,在臨床使用中具有療效明確、不良反應少和改善患者功能的特點,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關(guān)于齊拉西酮輔助治療老年重癥精神分裂患者認知功能的療效及對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生長因子(BDNF)水平影響的報道較少。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來我院治療的重癥精神分裂老年患者106例,本研究方案經(jīng)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53例中男32例,女21例,年齡65~76〔平均(68.97±4.68)〕歲,平均病程(11.24±9.31)個月,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61~89分,平均(74.75±7.38)分;研究組53例中男33例,女20例,年齡64~75〔平均(69.23±4.51)〕歲,平均病程(11.13±9.28)個月,PANSS評分62~88分,平均(74.64±7.19)分,兩組間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納入、排除、剔除標準 ①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4,5〕,PANSS評分>60分;②排除存在嚴重心、肝、腎等器質(zhì)性疾患或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凝血功能疾病患者;③排除存在酒精和藥物依賴者及有嚴重攻擊行為或自殺企圖患者;④所有監(jiān)護人或法定代理人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積極配合此次研究。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奧氮平片(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99)10~20 mg口服,1次/d。研究組患者予以齊拉西酮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奧氮平片用法同對照組,鹽酸齊拉西酮膠囊(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142)80~120 mg口服,2次/d。兩組均用藥6 w,研究過程禁止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精神活性藥或抗抑郁藥,根據(jù)病情需要使用抗膽堿能藥物或苯二氮卓類藥物。
1.4 觀測指標
1.4.1 療效評定 由專業(yè)人員采用PANSS量表對臨床療效做出評價,評估前進行一致性檢驗,參評人員均經(jīng)過PANSS量表一致性培訓,Kappa值為0.9,以減分率作為臨床療效評估指標,PANSS減分率=(基線分-第N次評分)/(基線分-基礎(chǔ)分)×100%,PANSS減分率≥75%為痊愈,75%>PANSS減分率≥50%為顯著進步,50%>PANSS減分率≥25%為進步,PANSS減分率<25%為無效。數(shù)據(jù)取2名醫(yī)師測量的算術(shù)平均數(shù)。
1.4.2 認知功能 由專業(yè)人員評價兩組間認知功能狀況,主要包括頂葉、額葉及顳葉,頂葉認知功能采用木塊圖測驗和Benton線方向判斷測驗;額葉認知功能采用連線測驗和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顳葉認知功能采用邏輯記憶測驗和視覺再生測驗。
1.4.3 血清相關(guān)指標 由專業(yè)人員于空腹采肘靜脈血5 ml,置于非抗凝管中,靜置后離心機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80℃保存待檢,統(tǒng)一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技術(shù)(ELISA)檢測血清神經(jīng)生長因子(NGF)、BDNF及膠質(zhì)纖維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試劑盒由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放射免疫法(平衡法)測定白細胞介素(IL)-2、IL-6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完全按照試劑盒要求進行。
1.4.4 不良反應 治療后評定藥物不良反應,行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常規(guī)及心電圖等監(jiān)測,對患者進行隨訪,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價其安全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行R×C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有效率為75.47%(40/53,痊愈17例,顯著進步13例,進步10例,無效13例),低于研究組90.57%(48/53,痊愈22例,顯著進步16例,進步10例,無效5例;P<0.05)。
2.2 兩組間治療后認知功能變化分析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認知功能狀況改善更顯著(P<0.05)。見表1。
類型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頂葉認知功能木塊圖測驗8.91±2.7511.57±3.044.7240.000線方向判斷22.14±3.2724.75±3.513.9610.000顳葉認知功能邏輯記憶測驗7.85±2.8210.54±3.274.5350.000視覺再生測驗7.91±3.1410.33±3.363.8310.000額葉認知功能連線A時間92.19±25.2676.41±22.843.3730.000連線B時間191.39±55.47131.57±48.645.9030.000思維靈活性108.34±48.7667.24±54.674.0850.000持續(xù)性錯誤26.64±9.5917.59±8.595.1170.000非持續(xù)性錯誤23.72±8.6415.92±7.814.8760.000完成分類數(shù)4.57±0.424.93±0.474.1580.000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相關(guān)指標對比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NGF、BDNF水平升高,血清GFAP水平降低;且研究組治療后血清NGF、BDNF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GFA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指標對比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升高,且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組別時間點NGFBDNFGFAP對照組治療前31.34±7.9527.56±6.562.71±0.41治療后39.24±9.121)33.17±7.291)2.29±0.381)研究組治療前32.01±8.1227.29±6.712.69±0.42治療后45.78±9.491)2)39.57±7.511)2)1.91±0.361)2)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組別IL-2(ng/ml)IL-6(pg/ml)TNF-α(ng/ml)對照組治療前3.16±0.8588.24±8.570.81±0.24治療后4.19±1.051)96.56±9.231)0.96±0.261)研究組治療前3.23±0.8788.33±8.490.82±0.23治療后5.21±1.241)2)103.27±9.441)2)1.12±0.371)2)
2.5 安全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獲得隨訪,無惡性不良反應出現(xiàn),治療前后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心電圖等檢測均正常,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多為輕中度,患者能夠耐受,對癥處理后緩解。
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是精神病系的特殊群體,具有病程遷延、病情反復的特點,而且伴有嚴重的社會認知功能受損。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周圍環(huán)境改變等多因素影響,精神分裂癥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6〕?,F(xiàn)階段臨床主要依靠藥物治療〔7〕。齊拉西酮是一種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受體及5-羥色胺(5-Htz)受體而緩解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陰性癥狀〔8〕。
重癥精神分裂癥患者不但具有自身精神癥狀,也常具社會認知障礙,對于老年人來說,其因生理功能減退等而導致其對藥物更加敏感,且老年人藥物代謝及排泄均較為緩慢,因此而影響患者生命健康〔9〕。精神分裂癥的認知缺陷十分普遍,而且與整體預后和社會功能密切相關(guān)〔10〕,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后認知功能是評估其病情預后和轉(zhuǎn)歸重要指標之一。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齊拉西酮輔助治療后,老年重癥精神分裂癥患者神經(jīng)認知功能狀況改善更為顯著,說明采用齊拉西酮輔助治療可以改善老年重癥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預后效果。
NGF是神經(jīng)營養(yǎng)素家族中的主要成員之一〔11〕。且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NGF、BDNF及GFAP與精神分裂癥發(fā)病及臨床癥狀有關(guān)〔12〕。本次結(jié)果說明采用齊拉西酮輔助治療老年重癥精神分裂癥患者可以促進神經(jīng)元生長、修復神經(jīng)元,緩解神經(jīng)元應激后反應。
精神分裂癥患者均存在細胞免疫障礙,說明細胞因子對重癥精神分裂癥的病情進展起到關(guān)鍵作用〔13〕。據(jù)報道血清TNF-α水平與精神分裂癥早期發(fā)病可能密切相關(guān)〔14〕。本研究結(jié)果說明采用齊拉西酮輔助治療老年重癥精神分裂癥患者可以改善血清免疫狀況,緩解免疫功能異常。
1 曹 德,杜麗芳.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重癥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對比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3):79-80.
2 龍川鐵.齊拉西酮與喹硫平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的對比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5):218-9.
3 陳瑤偏,林崇光,陳關(guān)東,等.齊拉西酮不同服藥方法治療急性期精神分裂癥對比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2;19(5):5-6.
4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34-5.
5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第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8:198-204.
6 吳 昊.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對比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5;21(7):124-5.
7 郝金玉,陳斌華,秦天星,等.齊拉西酮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老年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5;26(33):4652-4.
8 黃繼薔,郭 鑫,楊旻實.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26):58-60.
9 袁 梅,吳農(nóng)艷,王俊龍,等.老年精神分裂癥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療效及對血糖、血脂水平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2):29-32.
10 王 宏,溫盛霖,程敏鋒,等.首發(fā)未經(jīng)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與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關(guān)系〔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14(10):741-4.
11 陳大春,李艷麗,修梅紅,等.利培酮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變化及其與臨床療效和認知功能的關(guān)系〔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0;36(9):529-32.
12 牛莉莉,溫科奇,熊 鵬,等.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治療前后血清NGF、BDNF、GFAP與臨床癥狀的相關(guān)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5;28(1):10-2.
13 李亞飛,翁劍馳,舒莉萍,等.血清細胞因子與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癥狀的相關(guān)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20):3889-92.
14 朱海兵,馬 崔,郭揚波,等.首發(fā)精神分裂癥腦脊液和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及其與臨床特征的關(guān)系〔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7;33(8):480-1.
〔2015-09-11修回〕
(編輯 袁左鳴)
呂 路(1978-),男,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精神疾病研究。
王 昉(1980-),女,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精神疾病研究。
R749
A
1005-9202(2017)01-017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1.077
1 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