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香港中文大學所藏粵劇劇本文獻概述*

        2017-02-11 08:12:54李繼明周丹杰
        文化遺產 2017年1期
        關鍵詞:印本粵劇劇團

        李繼明 周丹杰

        ?

        香港中文大學所藏粵劇劇本文獻概述*

        李繼明 周丹杰

        近代以來,香港粵劇活動十分活躍,留存大量文獻資料。近三十年來,這些文獻資料多為圖書館及研究機構所得,保存完好,但較少得到編目披露,研究者想要利用仍是不易。為此,筆者兩次赴港實地調查香港現存粵劇文獻情況。就香港中文大學來說,粵劇劇本文獻集中于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和大學圖書館,本文將對其庋藏情況和文獻源流進行介紹。

        粵劇劇本 香港中文大學 戲曲資料中心

        近代以來,香港一直是粵劇活動的中心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因戰(zhàn)時局勢動蕩,省港大班加速向香港轉移,粵劇市場競爭激烈,至淪陷時期,粵劇大戲的演出依然較為活躍①參見黎鍵:《香港粵劇敘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版,第354頁。。四十年代之后,在相對寬松自由的市場環(huán)境下,香港粵劇名伶輩出、名班迭起,存留了大量的劇本和演出史料。近三十年來,這些文獻漸次由本人或其繼承者捐贈給圖書館和研究機構,得到很好的保存。但這些資料較少有系統(tǒng)整理和編目披露,研究者想要利用,仍是不易。是故,筆者在2014年7-8月、2015年7-8月兩次赴港②此行是在導師黃仕忠教授的指導安排下,又承蒙香港中文大學華瑋教授的邀請和幫助,經由港中大“內地及臺灣訪問學生計劃”得以成行。,訪查香港地區(qū)現存粵劇文獻的情況。就筆者調查所見,劇本文獻收藏最富者,當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機構。本文主要介紹香港中文大學所藏的粵劇劇本文獻。

        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港中大”)的粵劇研究與收藏,主要集中于該校音樂系的戲曲資料中心,其中更以“粵劇研究計劃”導夫先路。

        戲曲資料中心(下簡稱“中心”),2000年3月1日正式成立,是香港首個公共戲曲資料庫,致力搜集和整存戲曲資料,并通過出版、研討會、講座等公開活動,推動戲曲信息交流。中心藏有大量的中國戲曲資料,以粵劇為主,亦包括京劇、昆劇、潮劇、西秦戲等劇種。資料種類有劇本、曲本、曲譜、書籍、剪報、場刊、海報、錄像帶、唱片、相片及幻燈片等。③戲曲資料中心相關介紹,參見《粵劇大辭典》編撰委員會編《粵劇大辭典》 “港澳臺粵劇”部分中條目“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9頁;《香港戲曲通訊》第二十六及二十七期(合訂本),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10年3月31日。中心定期出版《香港戲曲通訊》,介紹香港本地的戲曲動態(tài),特別是粵劇研究方面的成果。

        1993年,“任白慈善基金會”捐贈研究經費,將大量任白藏品交于港中大音樂系托管,此為中心得以成立的基礎。加上繼獲芳艷芬(1928-)、朱秀英(1921-2003)、許釗文(1927-2007)等梨園前輩和學者的慷慨捐贈,及歷年收購所得,中心館藏日漸豐富。

        港中大音樂系的中國戲曲研究始于1990年,彼時成立了“中國戲曲研究計劃”,在陳守仁教授的帶領下,統(tǒng)籌戲劇資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中心的奠基期亦可追溯至此。后因粵劇研究工作日益增多,遂于次年將“粵劇研究計劃”從中獨立出來。*更多有關“粵劇研究計劃”的介紹詳見羅麗:《粵劇研究三十年》(《戲曲研究》2009年第2期)及《香港戲曲通訊》。

        中心所藏劇本的主體部分,由 “麥嘯霞藏品”和“薛覺先藏品”、“任白藏品”、“芳艷芬藏品”、“紅線女藏品”、“文千歲、梁少芯藏品”、“余麗珍藏品”及劇本匯編《粵劇三百本》、《舊本粵劇叢刊》等構成。*這些粵劇藏品除演員本人捐贈外,亦多有家屬捐贈,包括劉月峰家屬、朱秀英家屬、潘一帆家屬等。

        一、“麥嘯霞藏品”和“薛覺先藏品”

        容寶鈿女士捐贈的“麥嘯霞藏品”及“薛覺先藏品”是中心現存歷史最久的館藏。*張文珊:《香港戲曲資料中心十載回顧隨筆(2000-2010)》,《香港戲曲通訊》第二十六及二十七期(合訂本)。藏品包括1930年代的劇本、戲橋、相片及演出海報等。

        1930年代,北有“梅程爭輝”,南有“薛馬爭雄”,正是戲劇市場的黃金時代。彼時,有新劇本才有競爭力,麥嘯霞和容寶鈿作為覺先聲劇團的御用編劇,為“薛馬爭雄”保駕護航。

        容寶鈿和覺先聲戲班結緣,主要是通過薛覺先的“開戲師爺”麥嘯霞。故三人之緣,要從麥嘯霞說起。

        麥嘯霞(1904-1941),原名麥宏澤,廣東南海西樵人,是二十世紀初著名的粵劇編劇、撰曲人及電影工作者,更是一名粵劇史家,所撰《廣東戲劇史略》(1940年,載《廣東文物》)首次對粵劇史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總結和評述。1930年代,他開始出任覺先聲劇團的宣傳主任及編劇,因為編、導、演皆精,又在書畫及詩詞創(chuàng)作等方面才藝出眾,故有“三多先生”(多才、多藝、多人傾慕)之美譽。

        容寶鈿(1910-1997),筆名容易,廣東中山南屏人。容氏生于香港名門望族,家中親人皆酷愛粵劇,耳濡目染下,她亦對粵劇興趣頗濃。長輩的精神鼓勵,家庭的物質支持,加上自身的粵樂及文學根基,為她的編劇事業(yè)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條件。

        1933年,容氏結識麥嘯霞,即隨之學習編劇。后以“容易”(容家二小姐之諧音)作筆名與麥氏合作,一同為薛覺先編戲。二人合作撰寫的劇本有《花魂春欲斷》(1935-1936,容、麥首個合編劇目)、《攪碎西廂月》(1936,又名《西廂記》)、《念奴嬌》(1937)及《荀灌娘》(1939)等。天賦異稟如麥嘯霞,惜其早逝于戰(zhàn)火之中,其徒弟容寶鈿女史亦自此淡出粵劇和電影圈。*以上有關麥嘯霞、容寶鈿生平介紹,參見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出版的《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王勝泉、張文珊編,2011年版)第250-251、166-167頁,《粵劇大辭典》第898頁及張文珊整理《覺先聲劇團主要成員傳略》,《香港戲曲通訊》第十四及十五期(合訂本),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06年5月31日。

        麥嘯霞的作品多因戰(zhàn)亂而相繼散佚,1949年后又因政治傾向問題致使遺作未受重視。幸而,容氏在1990年代將自己保存的麥氏作品和資料贈與“粵劇研究計劃”,讓后世學人能夠重構其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作歷程。此即現下中心所藏的“麥嘯霞藏品”。

        “麥嘯霞藏品”包括麥氏的粵劇(劇本、戲橋、相片和演出海報)、電影及期刊等資料,其中以《麥嘯霞戲劇集》為重要。

        此書存第七至第十集,四冊,共收錄上世紀三十年代的22個劇本*第七集:《明月香衾》(1934)、《攪碎西廂月》(約1934)、《花魂春欲斷》(1933)、《念奴嬌》(1937)、《賽金花》(即《一別竟殘春》,1930年代)、《銷魂故國春》(1937);第八集:《沙場月》(1937年11月)、《雷炸江灣月》(1937年12月)、《怒碎黨人碑》(1938年1月1日)、《罵玉郎》(1938年3月)、《火城香陣》(1938年2月);第九集:《鬼火烹鸞》(1938)、《香化忠魂》(1938)、《雪冷金蟬》(1938)、《花木蘭》(1938)、《水冰心》(1938)、《御夫術》(1939);第十集:《虎膽蓮心》(1940)、《荀灌娘》(1939)、《滿江紅》(1938年4月)、《香唾滅狼煙》(1938年2月)、《熱血灑傻瓜》(1938)。,每冊皆由五至六個劇目的泥印劇本合訂而成。演出戲班有覺先聲劇團、萬壽宮男女劇團、興中華劇團及蘇州麗劇團。劇目所演以外族犯境、英雄兒女為主線,細分之,則第七及第九集側重發(fā)展愛情線(如《花魂春欲斷》、《魂銷故國春》),第八及第十集以描述戰(zhàn)爭憂患為重(如《雷炸江灣月》、《火城香陣》)。中心人員張文珊女士曾通過對麥氏劇作中“漢奸亡國”現象及獨立平等之女性角色的分析,認為麥氏正是通過天馬行空的虛構情節(jié),來寄托愛國和抗敵精神,體現出超前的現代精神(兩性平等、女性解放的意識)。*張文珊:《麥嘯霞的粵劇創(chuàng)作》,《香港戲曲通訊》第三十七、三十八期合訂本,2012年。麥氏作品存留雖少,但其價值,從這22個劇本可窺見一斑。*參見張文珊、彭淑賢:《麥嘯霞劇作簡介》、張文珊:《麥嘯霞的粵劇創(chuàng)作》,《香港戲曲通訊》第三十七及三十八期(合訂本),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12年12月17日。

        容寶鈿捐贈的還有“薛覺先藏品”。

        薛覺先(1904-1956),原名作梅,字平愷,廣東順德人。1921年入環(huán)球樂班學藝,拜新少華(時任環(huán)球樂班小武)為師,取藝名薛覺先。翌年參加人壽年班,被千里駒(1888-1936)破格提拔,擔任《三伯爵》主角而成名。1929年起自組覺先聲劇團,長期在省港及東南亞各地演出。薛覺先以演文武生見長,又能反串女角,兼演紅生,人稱“萬能老倌”。他一生對粵劇藝術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立“薛派”唱腔,主張“合南北劇為一家,綜中西劇為全體”。*有關薛覺先生平,參見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出版的《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王勝泉、張文珊編,2011年)第352-353頁及《粵劇大辭典》相關條目(第931-932頁)。

        《香港戲曲通訊》曾刊文介紹中心所藏薛氏作品,由劇本、戲橋、書刊及特刊構成。其中的29種劇本,除二、三劇為天外天班和月團圓班演出,其余皆為1930年代薛覺先在覺先聲班參演之劇,由省港書局印行成排印本小冊子發(fā)售。*詳見張文珊:《戲曲資料中心薛覺先藏品目錄及介紹》,《香港戲曲通訊》第十四及十五期(合訂本)。戲橋43份,多為覺先聲劇團在1930-1940年代演出的劇目,介紹劇目信息、故事大綱和演員名單等;這些戲橋所載信息,為研究戲院、戲班編年及名伶演劇等提供第一手資料。書刊、特刊則橫跨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主要收錄薛覺先所唱的曲目。除此外,筆者在戲曲資料中心網頁的“中心館藏”搜尋系統(tǒng)中可見的與薛覺先有關的劇本、曲本實共55個,多余部分應為近年來中心接收各界捐贈。

        要之,容寶鈿女史所保存的麥氏、薛氏物件和資料,為研究粵劇發(fā)展史中的重要劇作家和演員以及粵劇演出都提供重要史料。三人之間的合作,不僅彼時盛極一時,現下仍是粵劇名伶演藝史研究的焦點。

        二、“任白藏品”

        即使不是粵劇迷,粵港人也少有不知“任白”者。任劍輝(1913-1989)和白雪仙(1928-),一生一旦,把悲歡離合翻演,締造了香港粵劇舞臺上的“任白傳奇”。

        任劍輝,原名任麗初,祖籍廣東南海。白雪仙,原名陳淑良,廣東順德人。二人同是出于粵劇世家,任劍輝13歲始先后隨其姨母、粵劇女武生小叫天和黃侶俠學藝,因心儀桂名揚(1909-1958)而有意學之,故有“女桂名揚”之稱;白雪仙的父親是粵劇“小生王”白駒榮(1892-1974),受其熏陶,她自幼喜歡粵劇,12歲即拜師薛覺先,改藝名“白雪仙”,13歲始登臺演出,從最初在覺先聲劇團扮演“梅香”,到輾轉于各班團任二幫花旦、正印花旦。

        1937年,任、白結緣于新聲劇團,在澳門演出《紅樓夢》。一個正印小生,一個二幫花旦,頗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之感。1951年,新聲劇團解散,二人先后在多個劇團合作主演。1956年,二人合力組建仙鳳鳴劇團,佳作連連,譽滿省港澳,除任、白二人演技精湛外,其中頗用力者,乃是編劇唐滌生。

        唐滌生(1917-1959),香港粵劇編劇家,短短一生共創(chuàng)作及改編四百余部粵劇。1954年,唐始與任白合作,仙鳳鳴劇團起班,聘請其任編劇。三人合作無間,數年間演出唐滌生創(chuàng)作、改編的名劇有《帝女花》、《牡丹亭驚夢》、《紫釵記》、《九天玄女》、《再世紅梅記》等,至今仍廣泛流傳。*參見《粵劇大辭典》、《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王勝泉、張文珊編)及《香港戲曲通訊》第九期(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04年12月31日)相關條目。

        20世紀60年代,任白二人漸漸隱退,致力于教導雛鳳鳴劇團成員。1989年11月29日任劍輝病逝,為紀念任氏,白雪仙組織成立“任白慈善基金會”,并于1993年將部分任白粵劇藏品贈予港中大。*以上任白介紹,參見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出版《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王勝泉、張文珊編,2011年版),及《粵劇大辭典》相關條目。這就是中心現存的“任白藏品”。

        “任白藏品”包括粵劇劇本、照片、剪報、特刊及其他相關資料。劇本方面,除唐滌生為仙鳳鳴劇團編寫的多出戲寶外,另有唐氏為“錦添花”、“利榮華”及“多寶”等劇團編撰的劇本及其他編劇家如黎寶銘、陳冠卿(1920-2003)及潘一帆等人的作品。劇本中既有泥印本和蠟板油印本的舞臺排演本,亦有任白主要的電影劇本及雛鳳鳴劇團演出的劇本。*戴淑茵、鄭寧恩整理:《任劍輝、白雪仙藏品專輯》,《香港戲曲通訊》第九期,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04年12月31日。經初步統(tǒng)計,“任白藏品”中有55個粵劇劇目,計235本,另有7本劇目不詳,合計共242本。詳情見文后附表。

        這批劇本多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在香港舞臺上演出的粵劇劇目,獨黎寶銘為新聲劇團所撰之劇《一將功成萬骨枯》于1949年2月26日演出,應是此批劇本中年代最早的。

        三、“文千歲、梁少芯藏品”

        文千歲(1940-)、梁少芯(生年不詳)伉儷是香港粵劇演員及導師。二人自幼參與粵劇演藝工作,歷年間活躍于香港、內地及海外戲曲界,在粵劇、曲藝創(chuàng)作及教學等方面均頗負盛名。20世紀70年代,二人共組千歲劇團,赴美國、加拿大等地演出,1984年劇團更名“富榮華”在港演出,主演劇目有《唐宮恨史》、《文天祥》、《多情孟麗君》等。*有關文千歲、梁少芯夫婦生平,參見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出版的《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王勝泉、張文珊編,2011年)第12-14、196-197頁及《粵劇大辭典》相關條目。

        中心所藏“文千歲、梁少芯藏品”包含劇本具體數目暫未可知。從《香港戲曲通訊》之《文千歲、梁少芯演藝專輯》的公布來看,有劇目十種,皆為80年代末以后開山之作。其中《三國春秋》、《仙凡未了情》為1987年首演;秦中英(1925-2015)編劇、文千歲參訂并主演的《李剛三打白狐仙》,2001年12月17日由“千群粵劇團”于新光戲院演出。另有《紅拂女私奔》和《展昭》亦為秦中英和文千歲合作之劇。此外,還有夫婦二人參演的由葉紹德和李少蕓編劇的作品《玉郎寶劍定江山》、《客途秋恨》、《唐宮恨史》、《風流文士戲宮花》和《南宋文天祥》等劇。*張文珊整理:《文千歲先生、梁少芯女士戲曲藏品簡介》,《香港戲曲通訊》第三十及三十一期(合訂本),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11年8月8日。中心館藏二人藏品或有更早時期之舞臺劇本,留待后查。

        四、“芳艷芬藏品”

        芳艷芬(1928-),原名梁燕芳,廣東恩平人。她善演苦情戲,有“悲旦”之稱,最擅刻畫傳統(tǒng)女性的溫婉賢淑;以鼻腭發(fā)聲,腔調圓潤雅淡,唱腔幽怨纏綿,人稱“芳腔”。 1953年,她自組新艷陽劇團,活動時間只有五年,卻演出了十三屆班,是香港五十年代最為活躍的粵劇劇團之一。

        “芳艷芬藏品”包括年代約略在1949至1958之間的粵劇舞臺演出劇本21個,多是唐滌生為大龍鳳劇團、錦添花劇團、新艷陽劇團編撰,芳艷芬參演之劇。其中,屬新艷陽劇團者11個,具體有《艷陽長照牡丹紅》、《程大嫂》、《萬世流芳張玉喬》(館藏為《華僑日報》所載的播音曲詞,嶺南大學李小良博士所編《芳艷芬〈萬世流芳張玉喬〉:原劇本與導讀》一書亦是以此為據)、《一代名花花濺淚》、《春燈羽扇恨》、《一入侯門深似?!?、《梁祝恨史》、《洛神》、《六月雪》、《王寶釧》、《白蛇傳》。*戴淑茵整理:《芳艷芬藏品專輯》,《香港戲曲通訊》第十六期,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07年8月31日。這些劇本可與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庋藏的芳艷芬劇本相互應照和補充。(詳見筆者《香港大學所藏粵劇文獻概述》一文,載《文化遺產》2015年04期)

        五、“紅線女藏品”及“余麗珍藏品”

        紅線女(1924-2013),原名鄺健廉,廣東開平人。自小師從舅母何芙蓮學藝,后改藝名紅線女。她從藝60多年,演出劇目數以百計,塑造許多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以高超唱做功夫形成獨具一格的“紅派”表演藝術,是一個“聲、色、藝”兼具的優(yōu)秀戲曲演員。*紅線女生平資料參見《粵劇大辭典》(廣州出版社,2008年)中“紅線女”條目,第881-882頁。

        紅線女相關藏品多為演出照片和小冊子,劇本有《玉女凡心》和《蠻女催妝嫁玉郎》。兩劇皆為唐滌生所編撰,前者為1951年4月30日大中華劇團在香港普慶戲院開山演出,是與何非凡合作之?。缓笳哂善臻L春劇團于1954年12月24日在高升戲院開山,與何非凡、張醒非、梁醒波等合作。*詳見崔承恩整理:《紅線女名劇介紹》,《香港戲曲通訊》第十九期,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出版,2008年6月6日。

        余麗珍(1923-2004),祖籍廣東開平。13歲初習粵劇,16歲成名。40年代,曾與羅品超(1912-2010)共組光華劇團,之后又參加過黃金劇團、大鳳凰劇團的演出。50年代,余麗珍與粵劇編劇李少蕓(1916-2002)結為夫婦,二人先后自組麗士劇團、麗士影業(yè)公司,從事粵劇及電影工作。60年代末,二人淡出藝壇,移居加拿大。*有關余麗珍的生平介紹,參見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出版的《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王勝泉、張文珊編,2011年)第76-77頁。

        “余麗珍藏品”共有泥印劇本八種:1946年大光華劇團上演的《妻嬌郎更嬌》,編劇馮志芬(?-1961);約1949年覺華劇團搬演李少蕓所作《春風秋雨又三年》及編劇不詳之作《穆桂英》;1949年2月29日在普慶戲院首演的覺光劇團哀艷名劇、唐滌生文藝大巨制《南宋鶯花臺》,又名《宋代情僧》,薛覺先、余麗珍合演;李少蕓為麗春花劇團所作的新劇《杜鵑叫落桃花月》和《千紅萬紫麗春花》,1955年上演;李少蕓為大鳳凰劇團所編之劇《光緒皇夜祭珍妃》,1950年演出,余麗珍和新馬師曾(1916-1997)合演;李少蕓所作《去年今夜桃花夢》,何非凡、余麗珍、陳錦棠等參演,約1967年上演。*詳情見于《粵劇名旦余麗珍紀念專輯》,《香港戲曲通訊》第41期。* 戲曲資料中心戴淑茵主任及行政統(tǒng)籌張文珊女士在筆者調查文獻過程中提供了諸多的指導和幫助,識此僅表感謝。藏品多為劉月峰(1919-2003)家屬所贈。

        除上述以粵劇演員命名的藏品外,中心還收藏有大量粵劇劇本。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中心所藏劇本至少在一千五百本左右。不可不提的是,同屬于港中大音樂系的中國音樂資料館亦藏不少粵劇、粵曲文獻和研究書籍。

        中國音樂資料館,是1972年成立的專業(yè)資料館。該館所藏粵劇資料和文獻甚伙,藏品通過捐贈、購買等途徑收集。其中,劇本方面的收藏,可與戲曲資料中心互補。這些資料對粵劇研究,尤其是粵劇音樂的研究有很大價值。其中部分劇本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廣西的粵劇團所演之劇,如南寧粵劇團、百色地區(qū)粵劇團等。

        以上粵劇文獻,是筆者通過對戲曲資料中心實地查訪所得及書刊、網站所載的資料整合而成,間有罅漏與錯訛,尚不能完全涵括中心館藏的所有劇本文獻。

        此外,港中大大學圖書館(UL)的閉架和民國特藏亦有藏數種粵劇,分別是10種晚清民初的刻本或機器板以及4種民國年間的排印本,其中不乏稀見劇目和版本,現羅列如下:

        另有幾本發(fā)行于1950年前后的改編劇目或新編劇目的排印本,頗具特色。如牟路思怡圖書館藏的《十五貫》及大學圖書館善本書庫藏《珠江淚》,屬改編劇目。新編劇目則多為反映時代特色的劇作,革命氣息濃重,大學圖書館“香港文學”藏《血淚仇》、《春英翻身》,牟路思怡圖書館的《鎮(zhèn)壓反革命粵劇集》和藏于善本書庫的《幸福新婚姻》,即屬此類。

        除以上各館所藏粵劇文獻之外,還有將粵劇劇本匯編成冊、結集出版的叢書文獻。因這類叢書在多個機構有藏,現單獨介紹如下。

        (一)《舊本粵劇叢刊》

        《舊本粵劇叢刊》是一套劇本匯編叢書,據香港神州圖書公司資料室藏本影印,1980年5月重印。全書共12輯,每輯收入劇本4至5個,共收錄劇本58個(其中第5輯所收《裙邊蝶》分上、下卷)。劇本多為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粵曲研究社、大新書局、華興書局、新劇編曲社及香港南歌出版社等出版并零售于市面,后由神州公司重新收集整理、匯輯成書。

        序號題名、卷數出版項索書號備注1新刻班本魯智深出家(新本魯智深出家全套)二卷廣州富經堂板ML50Z99L8351875國家圖書館藏有同本(102765);傅斯年圖書館藏有廣州以文堂板二卷本(AJ16-01);三者行文同。2轅門斬子(丹山鳳出頭轅門斬子)二卷光緒15年(1889)廣州富桂堂據富經堂刻本改板印行ML50Z99Y831875傅斯年圖書館藏有廣州以文堂機器板二卷本(AJ20-14);佛山博物館藏有廣州五桂堂刻本,不分卷(U997);三者行文有異。3班本蘇東坡訪友(普豐年蘇東坡訪友全套)三卷廣州以文堂藏板ML50Z99S831875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有凌云閣板刻本,二卷(929303);二者行文有異。4班本雪中賢(新本雪中賢全套)三卷廣州悅觀堂板ML50Z99X841875傅斯年圖書館藏廣州以文堂刻本、三卷(AJ15-02);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有廣州成文堂據某堂刻本改版印行本,機器板,二卷(8586/664:14);三者行文大同。5百里奚會妻(普天樂出頭百里奚會妻)二卷廣州以文堂板ML50Z99B351875傅斯年圖書館藏有廣州以文堂機器板(AJ19-08);中山大學圖書館善本部(20514)有廣州五桂堂機器板;三者行文大同。另,日本早稻田大學風陵文庫藏有《河調百里奚會妻》一書(F400/60)。6正班本附薦何文秀(正班本附薦何文秀全套)二卷光緒14年(1888),廣州悅觀堂板ML50Z99F831888國家圖書館藏有廣州五桂堂刻本(102767),清同治三年(1864)新刻;二者行文同,所據應為同板。佛山博物館藏有《新本戲橋何文秀全本》三卷,廣州以文堂刻本,行文與上有別。7普天樂班本問路斬樵夫二卷廣州富經堂藏板ML50Z99W451875此書疑是孤本。卷端分別題:新刻班本韓信二龍山葬母、新刻班本韓信議論韜略。8黛玉葬花四卷廣州五桂堂機器板ML50Z99D351875中山大學圖書館善本部(20753)藏有同本;傅斯年圖書館藏有廣州以文堂機器板(AJ04-02),四卷,與上行文全同。另,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有廣州成文堂刻本(8586/664:24),二卷,行文與上述不同。9新戲橋盲仔中狀元(盲仔中狀元)二卷ML50Z99M251912z中山大學圖書館善本部(20753)藏有廣州五桂堂刻本、傅斯年圖書館藏有廣州以文堂據舊板刻本改版印行本(AJ20-02),三者行文同。10剃頭二借妻四卷廣州以文堂板PL2579N2T53傅斯年圖書館藏有廣州以文堂據舊板機器板改版印行本,中山大學圖書館善本部(20753)藏有廣州五桂堂機器板,三者行文同。11溫柔鄉(xiāng)粵曲研究社排印本ML50Z99W456孔雀屏班唯一新??;香港文化博物館藏有同本,《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所藏粵劇劇本》第十一卷據以影印。12新中華鹿角掛情根粵曲研究社,排印本ML50Z99L83新中華班著名出頭;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資料室(9-25)、傅斯年圖書館(AJ26-08)藏有同本。13賠了夫人又折兵粵曲研究社,排印本ML50Z99P45新春秋班;陳非儂主演;香港文化博物館藏有同本,《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所藏粵劇劇本》第十六卷據以影印。14花心箭新劇編曲社印,大新書局發(fā)行,排印本ML50Z99H831930z人壽年班著名出頭之一;《舊本粵劇叢刊》第六輯有影印本。

        目錄前有“重影印說明”,指出“粵劇坊刻本當時下層人士作消遣之書,隨手說唱腳本,流傳市井之地,長期以來未受重視,流轉現在甚少。但對研究南方地方戲曲,具有價值,劇目內容直接反影當時社會、文化。本公司有鑒于此,特地匯輯成書,分為若干輯,已保留存,嘉惠士林,藉此對粵劇作點工作?!弊屪x者明了出版原委。

        這58個劇本共涵括11個戲班的劇本,*11個戲班包括:國風班、大堯天班、賽羅天班、樂同樂班、新景象班、大羅天班、人壽年班、頌太平班、新中華班、天外天班、會同樂班。基本都保有主要演員、班牌、出版者等訊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排印劇本,多未有印明出版日期,這套書中則很少見的有兩個劇本在封底版權頁印有出版日期。第二輯收錄的《游龍戲鳳》,封底上方有嚴正版權之語“版權所有不準翻印”;中有“民國十六年八月出版”;下接“游龍戲鳳猛曲定價每本一毫”,稱“撰曲者戲曲大家”,另署明廣州代理發(fā)行處有醉經書局和芹香書局。第六輯收錄的《滴滴淚》一劇,同在封底版權頁署明“民國十六年三月十日二版”,其他信息略同于上條,不同之處在于另有發(fā)行者粵曲研究社的“預告”一則:“裙邊蝶仇敵鴛鴦神經公爵殘霞漏月將與讀者行注目禮”。這同時也向我們披露了第五輯中收錄的同為粵曲研究社發(fā)行的《裙邊蝶》,其出版日期應晚于此不久。

        這套書現下香港私人存藏情況暫未可知。高校及公立圖書館中,港中大錢穆圖書館、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及香港科技大學、浸會大學圖書館皆有藏全輯;香港中央圖書館亦有藏,然缺第一、二輯。

        (二)《粵劇三百本》

        《粵劇三百本》,共十冊,收錄粵劇劇本三百種,是編者朱永膺將數年來所積報紙中的粵劇戲文匯集而成。

        朱永膺,廣東新會人,1912年香港出生。他自小攻讀國學,長大后雖從事商業(yè),卻始終堅持著對文學的熱愛。他閑暇時常以剪報自娛,尤其對刊出的粵劇戲文、名伶大佬介紹頗為關注。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他于1990年至1992年間將歷年(多為1930——1970年代之間)所積戲文、曲詞匯集成本,共成十冊,即《粵劇三百本》。*參見《館藏介紹〈粵劇三百本〉》,《香港戲曲通訊》第三十九、四十合刊,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2013年6月16日,第14頁。文中將此三百本之目錄整理重刊,以供讀者查閱。

        《粵劇三百本》的存藏情況,現可知港中大牟路思怡圖書館、戲曲資料中心及香港文化博物館有藏全套。

        另,廣州市荔灣區(qū)地方志館亦有藏一套,是朱永膺之子朱欣于2004年7月1日所贈。據隔天《南方都市報》所報導的朱欣所言,其父朱永膺將收集的粵劇剪報四百余本挑選一番匯編成書,還自費印刷200套,送給愛好粵劇的朋友。

        書中所收錄三百種粵劇既出自于報紙,可知這些劇目即使不是廣為流傳的,也至少是當時上演過的。其中,既有以古代故事為題材的,如《十奏嚴嵩》、《西廂記》、《臥薪嘗膽》等;又有反映當時社會的新劇目,如《黃花四烈士》、《可憐天下父母心》、《嫡庶之間難為母》等;亦有以名目之夸張和聳動來吸引眼球的“新劇”,頗如時下之“標題黨”,如《奇花名士戲金剛》、《雷劈好心人》、《天魔女肉搏三雄》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冊中的《王子復仇記》,乃借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之名,可見當時粵劇已吸收外來文化的因子助其發(fā)展。首冊有朱永膺手寫的前言,簡要介紹了粵劇及其學人研究,并列出他所用的14本參考書。書中另附有15幅粵劇人物的臉譜。這些劇本為研究上世紀香港地區(qū)粵劇的整體狀況和劇目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

        要之,香港中文大學所藏粵劇劇本文獻,數量龐大,種類多樣,以上追溯的各圖書館及機構存藏,僅為筆者調查所得,筆者旨在將這些文獻加以整理介紹,拋磚引玉,企盼更多的研究者給予關注。

        附:“任白藏品”中劇本簡表

        ① 此處括弧內數字代表存有該演員或部門使用劇本的個數,僅有一本者則省去不標,下文同。

        續(xù)表序號劇名演出者/劇團劇本使用者及藏本數量編劇備注16扶危曲任劍輝、白雪仙(共1本)封面注“五九年十二月九日晚在東樂戲院響應三院義唱”17牡丹亭(共2本)一本為手抄本(藍原子筆手稿),共57頁,無人名、年份18牡丹亭驚夢仙鳳鳴劇團白雪仙(2)、高丹凌、周麗兒、陳高風、任劍輝、柜臺、不詳(4)(共11本)唐滌生泥印本、臘版油印手抄本;封面注“唐滌生為仙鳳鳴第二屆新編哀艷奇情文藝劇公演于一九五六年在利舞臺頭臺”19牡丹亭驚夢之幽媾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艷群芳、陳鐵善白雪仙、任劍輝(共2本)唐滌生泥印本20妻嬌郎更嬌新馬師曾、余麗珍、李海泉、賽珍珠、尹少卿、沖天鳳、顧天吾、鄭孟霞、少東坡、馮艷霜、新海泉、袁一飛白雪仙、呈白雪仙小姐(共2本)唐滌生馮志芬臘版油印本,封面注“慶友影業(yè)公司出品”,導演劉克宣,撰曲唐滌生21花田八喜仙鳳鳴劇團任劍輝、柜臺、不詳(3)(共5本)唐滌生封面注“唐滌生為仙鳳鳴第三屆水滸傳新編賀歲大喜劇公演于一九五七年一月卅一日在東樂戲院”22帝女花任劍輝、白雪仙、蘇少棠、任冰兒、梁醒波、靚次伯、英麗梨、歐偉泉、朱少坡、陳鐵善、李錦帆、衛(wèi)夢蘭等馮秉衡、柜臺、打鑼、西樂、袁妃、銀鈴、秦道姑、崇禎帝、高丹凌、任劍輝(2)、不詳(3)(共14本)唐滌生有泥印本12本、電影拍攝筆記1本;封面內第一頁注明“一九五七年于利舞臺上演”23穿金寶扇雛鳳鳴劇團任劍輝、朱秀英(共2本)潘焯泥印本(只有兩頁);注:任劍輝唱、潘焯撰曲24紅了櫻桃碎了心陳錦棠、白雪仙、任劍輝、鳳凰女、梁醒波、靚次伯、任冰兒、陳好逑、李學優(yōu)提場、任劍輝、白雪仙(共3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第三屆鴻運第一部文藝巨構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廿一在普慶公演唐滌生編”25紅樓夢利榮華劇團任劍輝、白雪仙、不詳(25)(共27本)唐滌生泥印本、臘版油印本、原子筆手抄曲詞本;封面注“唐滌生為利榮華劇團第四屆新編文藝巨構公演于一九五六年在利舞臺”26英烈劍中劍劇中人司徒偉英(共2本)臘版油印本;封面注“雛鳳鳴劇團一九七二年六月一日在利舞臺公演”27風雨同舟任劍輝、白雪仙任劍輝(2)、不詳(共3本)葉紹德泥印本;封面注“葉紹德先生撰為東華三院義唱”28唐伯虎點秋香仙鳳鳴劇團唐伯虎、柜臺、任劍輝、不詳、檢查(共5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為仙鳳鳴繼紅樓后第二部文藝喜劇公演于一九五六年七月二日在利舞臺”29胭脂巷口故人來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靚次伯、鳳凰女、陳燕棠、吳尹麗、李學優(yōu)、文良玉任劍輝(共1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為多寶劇團新編第四部文藝悲劇巨構公演于一九五五年二月十六日在高升大戲院”30晨妻暮嫂任劍輝(共1本)泥印本

        續(xù)表序號劇名演出者/劇團劇本使用者及藏本數量編劇備注31釵頭鳳(共2本)《琵琶記》(尾場抽印本)臘版油印本;泥印本(缺封面)32梁山伯與祝英臺/有情活把鴛鴦葬任劍輝任劍輝(共1本)《梁山伯與祝英臺》之《有情活把鴛鴦葬》33梁山伯與祝英臺提場、不詳(共2本)34梁祝恨史新艷陽劇團、芳艷芬、蘇少棠、譚倩紅、梁醒波、白龍珠、英麗梨/任劍輝、李寶瑩(共3本)潘一帆馮華泥印本一本,封面注“新艷陽劇團劇務委員會參訂潘一帆編撰公演于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三日在利舞臺演出”;臘印手抄本兩本,編撰者馮華,封面注“任劍輝、李寶瑩唱作詞:吳一嘯潘一帆音樂:馮華樂聲唱片公司出品”,封面并無標題,內容則應為《梁祝恨史》35救救貧童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共2本)唐滌生封面注“唐滌生撰曲”36富士山之戀二郎、不詳、西樂(共3本)37云霓夢白雪仙獨唱(共1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東華三院義唱、唐滌生撰”38雄才偉略女兒兵碧云天劇團鄧碧云、羅艷卿、梁醒波、林錦棠、林少芬、李景君、紅圣女(共1本)葉紹德臘版油印本;封面注“碧云天劇團編名劇葉紹德編撰”39無雙傳(倩女回生)(共1本)楊石渠《無雙傳》之《倩女回生》40無雙傳(渭橋哭別)(共1本)楊石渠《無雙傳》之《渭橋哭》41琵琶記仙鳳鳴劇團任劍輝、白雪仙、鄭碧影、半日安、白龍珠、蘇少棠、林家聲、英麗梨、朱少坡、文良玉、鐵甘羅任劍輝(4)、梁醒波、白雪仙(5)、葉紹德、畫部、不詳(5)(共17本)唐滌生唐滌生為利榮華繼西廂記后第二部中國戲曲史改編悲劇,公演于一九五六年元月十九日在利舞臺;1本泥印本劇本,其余皆為臘版油印的散場曲本42琴挑誤(共1本)泥印本;第一場及第三場抽印本43紫釵記仙鳳鳴劇團;任劍輝、白雪仙、任冰兒、梁醒波、靚次伯、蘇少棠、白龍舟、英麗梨、歐偉泉、朱少坡、李錦帆、陳鐵善、歐偉泉/司馬音、二旗牌、白劍鳴、黃星龍、朱秀英、李奇峰、打鑼牛、西樂、福培、自由鐘、太尉、霍夫人、任劍輝(4)、白雪仙(4)、射燈、編劇、袁立祥、任冰兒、王哨兒、崔少強、黃衫客、音樂及不詳(13)(共41本)唐滌生泥印本、臘印油印手抄本、散場本、毛筆手抄原本、鉛字印本……;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為仙鳳鳴第五屆第一部元曲改編文藝巨構公演于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三日利舞臺”

        續(xù)表序號劇名演出者/劇團劇本使用者及藏本數量編劇備注44陽春白雪兩爭輝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李學優(yōu)、金山女、靚次伯、鳳凰女、陳燕棠、吳君麗、白梨香任劍輝、不詳(共2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為多寶劇團新春第一部奇情文藝大喜劇公演于一九五五年一月廿四日利舞臺戲院”45楊乃武與小白菜/楊白下集大結局陳錦堂、鄧碧云、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張醒非、關海山、英麗梨、羅監(jiān)波、朱少坡、陳醒棠、尹靈光任劍輝(共1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為錦添花九月份第四部清朝第一奇案巨構”46楊乃武與小白菜陳錦堂、鄧碧云、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張醒非、關海山、英麗梨、姚綺云、羅監(jiān)波、朱少坡任劍輝(共1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為錦添花九月份第四部清朝第三部奇案巨構”47游龍戲鳳(共1本)臘版油印本48跨鳳乘龍任劍輝、白雪仙、鄭碧影、英麗梨、歐陽儉、蘇少棠、林家聲、白龍珠、文良玉、陳鐵善、朱少坡任劍輝(共1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先生為利榮華新編歷史神話艷情巨構公演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二日在利舞臺大戲院”49碧血丹心江雪鷺、芳雪羽、蘇雪詠、鄭雪心、朱雪璣、呂雪茵、李居安、朱少坡、陳玉麟、朱劍丹、蕭劍纓、周小來、小麒麟、梁少松、梅雪詩、蓋劍奎、陳寶珠、張九齡、陳立峰、李牛、顯藝聲(共1本)鉛字印本50蝶影紅梨記謝素秋(共1本)51璇宮一夕愛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靚次伯、廖金鷹、梁素琴、名駒揚、陳燕儂不詳(共1本)唐滌生泥印本;封面注“唐滌生編歷史宮幃悲壯文藝巨構作者保留香港舞臺演出版權及一切有關版權”52醉打金枝(共1本)散場抽印本;蠟紙油印本53鬧嚴府(共1本)林仙根楊子靜泥印本;封面注“林仙根、楊子靜根據漢劇越劇及粵劇劇本整理”54辭郎州龍劍笙、言雪芬、江雪鷺、蓋劍奎、呂雪茵、朱劍丹、梅雪詩、謝雪心(共13本)葉紹德臘版油印手抄本,封面注“葉紹德君為雛鳳鳴編撰歷史巨構”;鉛字印本,封面注“雛鳳鳴粵劇團”55寶蓮燈廣東粵劇學校(共1本)陳晃宮泥印本;第五場抽印本;封面蓋有《廣東粵劇學?!方虒庂Y料專用章56不詳(共7本)

        [責任編輯]黎國韜

        李繼明(1988-),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古典文獻學博士研究生;周丹杰(1990-),女,河南焦作人,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古典文獻學博士研究生。(廣東廣州,510275)

        * 本文為黃仕忠教授主持項目“《廣州大典·集部·曲類》編集與研究”(項目批準號:2014GZZ06)成果。

        I207.3

        A

        1674-0890(2017)01-086-11

        猜你喜歡
        印本粵劇劇團
        2022年國際預印本學術及社會影響力研究
        《六十種曲》初印本考述
        戲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6:46
        SINGING THE CHANGES
        漢語世界(2021年4期)2021-08-27 05:47:54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8年10期)2018-10-27 05:44:28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8年9期)2018-09-26 06:16:58
        粵劇排場與粵劇傳承
        戲曲研究(2018年1期)2018-08-29 01:18:48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4
        1949—1951年粵劇“戲改”
        戲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8:52
        粵劇傳承中的“變”與“不變”
        戲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42
        歡迎加入“藍狠狠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7年12期)2018-01-03 06:52:22
        开心激情站开心激情网六月婷婷|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日韩av中出在线免费播放网站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人妻|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av| 人妻av乱片av出轨|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视频色老|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丰满熟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亚洲 精品 综合 精品 自拍| 午夜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中文乱码字幕人妻熟女人妻|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日韩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91色在线|亚洲| 免费黄网站永久地址进入|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五香天堂网| 亚洲国产成人Av毛片大全| 亚洲综合在不卡在线国产另类 | 侵犯了美丽丰满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3344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综合| 卡一卡二卡三无人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小说| 国产一区精品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品无码樱花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不卡二区| av网站韩日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日韩av免费在线不卡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