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毅,徐榮貞,孫 杰,蔣玉潔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 300222)
基于MOOC教學平臺的教學模式建構研究*
張慧毅,徐榮貞,孫 杰,蔣玉潔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 300222)
“慕課”(MOOC)是一種在線課程運營模式,其大規(guī)模、不受時空限制、開放等特征為學習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知識獲取方式。論文以建構主義教學設計理念為基礎,對慕課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了設計,并對慕課網絡教學資源庫進行了研究。文章基于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庫的角度探討了MOOC新型教學模式,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提供了借鑒。
MOOC;教學平臺;教學資源庫;教學模式
“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規(guī)模、開放式在線課程”,其大規(guī)模、不受時空限制、開放等特征為學習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知識獲取方式。著名幕課網站edX的創(chuàng)始人Anant Agarwal認為:在線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的優(yōu)勢結合,是一種科學而高效的教育形態(tài)”[1]。斯坦福大學校長John L.Hennessy也總結認為:“由學界大師在堂授課的小班課程依然保持其高水準。但與此同時,網絡課程也被證明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如果和大課相比的話,更是如此”[2]。在信息化網絡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亟需我們積極研究MOOC,為國家文化和軟實力的輸出做好準備工作,基于此,本文結合作者長期講授的金融學課程對MOOC網絡教學平臺的模式建構展開研究。
早在1962年,美國發(fā)明家Douglas Engelbart在其提出的《增進人類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個概念框架》(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the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計劃中,強調了將計算機作為一種增進智慧的協(xié)作工具來加以應用的可能性,并解釋了如何將個人計算機與“互聯(lián)的計算機網絡”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種大規(guī)模的、世界性的信息分享的效應[3]。自此之后,更多研究者加入進來,積極發(fā)表文章,號召人們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學習過程之中,推進開放式教育。
2001年4月,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微軟研究院達成協(xié)議,合作開發(fā) “網絡課件開發(fā)工程”(OCW:OpenCourseware)。該工程計劃用十年時間,把MIT在日常教學中講授的2000多門課程,包括每一門課程的講義、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參考書目、課后作業(yè)等內容,統(tǒng)一制作成網絡課件,供世界各地的學習者免費使用。這些課程的授課課件以統(tǒng)一風格的界面呈現(xiàn),同時向學習者提供資料搜索和效果反饋的功能。
MOOC這一術語是2008年由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研究員Dave Cormier與Bryan Alexander聯(lián)合提出。隨后,許多大學老師開始推出自己的網絡開放課程。2011年,16萬人注冊了斯坦福大學Sebastial Thrun與Peter Norvig講授的《人工智能導論》課程[3],人數(shù)之多、規(guī)模之大將MOOC教育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至今,已形成三大國際知名MOOC網站平臺Udacity,Coursera以及edX。2012年9 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學加入Coursera;2013年5月21日,清華、北大加入edX;7月8日,復旦、上交大加入Coursera;7月9日,北大、清華等12所高校宣布組成“在線課程共享聯(lián)盟”,共建中國MOOC[4]。目前,國內比較著名的MOOC網站有MOOC學院、學堂在線、慕課網等。
在MOOC網絡平臺構建過程中,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將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學生自主學習系統(tǒng)、學生演練測試系統(tǒng)、教師備課系統(tǒng)、多媒體課件開發(fā)輔助系統(tǒng)等部分融為一體,融合書本學習和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與精華,針對金融學課程的特點和需要,構建便捷、高效的開放式MOOC網絡教學平臺(圖1)。
圖1 MOOC網絡教學平臺
在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方面,利用JAVA、JAVASCRIPE 和FLASH-actionscripe搭建總體框架;利用FLASH-movie創(chuàng)建重點難點的演示動畫,將復雜的理論、模型、經濟運作過程和操作效果以圖表、曲線圖、動畫的方式做直觀展示,以對較深奧的經濟理論有更透徹的理解;利用VB、VFP開發(fā)實際業(yè)務核心處理模塊,供學習者實際演練,最終實現(xiàn)教學、學習、實驗、測試的多元化整合。
MOOC網絡教學平臺包括教學系統(tǒng)和輔助系統(tǒng)兩大部分,其中教學系統(tǒng)是主體。在設計教學系統(tǒng)時,由于MOOC“碎片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因此,MOOC課程需要細分成小的章節(jié),每小節(jié)的微視頻保持在10分鐘左右①麻省理工學院對EdX的在線課程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觀眾往往會在6分鐘后開始失去興趣;生動的視覺圖像勝過靜態(tài)幻燈片;更多的暫停能夠幫助觀眾接收圖表中的信息;將一個既有的教學視頻縮短,效果往往不佳[5]。,并試圖使課程的講解更加戲劇化。
MOOC平臺以“學習系統(tǒng)”為主,MOOC平臺的學習系統(tǒng)包括自主學習系統(tǒng)和演練測試系統(tǒng)兩部分。參加MOOC學習的時候,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己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隨時通過自主學習系統(tǒng)復習鞏固,逐步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
MOOC平臺的設計需考慮到具有針對學習者的學習材料和強化練習,將學習效果評估系統(tǒng)作為演練測試系統(tǒng)的一部分。演練測試系統(tǒng)能夠鍛煉學習者的實戰(zhàn)能力,并使學習者做到自我評價,通過演練測試的作業(yè)后會有定期打分。作為一門“課程”,每個視頻之間會有一些測試問題,答對才能繼續(xù)上課,類似闖關游戲。MOOC也會布置作業(yè)、設置考試,并由機器來打分,通過考試后,可以獲得結業(yè)證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所講授課程的特點,在設計MOOC成績單時,可以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通過”、“合格”或者分數(shù),而設計成一個豐富的、和每個人的行為直接相關的數(shù)據(jù)報表。這樣更有利于學習者了解自身學習效果,而且教師還可通過數(shù)據(jù)報表了解學員的反饋及理解度,以便對教學技術的影響進行測量與改進。
在“以學為主”的建構中,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真正落到實處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輔助教師的角度來講,MOOC平臺設計的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教師備課系統(tǒng)、多媒體課件開發(fā)輔助系統(tǒng),可以使得教師能夠更生動形象地把知識內容呈現(xiàn)給學習者。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將MOOC平臺的多媒體課件開發(fā)輔助系統(tǒng)開發(fā)為教師課件制作的框架,并以國際金融學教學為例播放演示,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所講授學科的特點,把教學內容通過“模塊填充”的方式來完成,以形成自己滿意的課件(圖2)。
圖2 國際金融學課件制作框架
MOOC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fā)與利用,可大大提高教學網絡課程的開發(fā)效率,技術性強或繁瑣重復的工作利用平臺提供的共享部件自動完成。同時,由于在MOOC開發(fā)中引入了程序設計思想,增強了MOOC的規(guī)范性、可維護性和易于操作性。
教學資源庫的設計與提供是MOOC網絡教學模式建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也是MOOC網絡平臺構建的重要支撐。MOOC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主要包括“媒體素材庫、試題庫、試卷庫、案例庫、課件庫、文獻資料庫、資源目錄索引庫”的建設。在整個資源庫中,媒體素材庫是最基礎的部分,其他資源庫例如課件庫、案例庫以及試題庫里面的資源都可能用到媒體素材庫中的媒體數(shù)據(jù)。(見圖3)。
圖3 MOOC共享教學資源庫系統(tǒng)
為了增強MOOC教學資源庫中學習資料的可視性、共享性,使學習者可以在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到更多的背景知識、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設計教學資源庫時可綜合運用圖像、圖表、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同時在教學資源庫中配以完善的人性化的實務演練、能力測試、圖片中心、智能檢索、視頻資料、非線性導航、編輯打印等資源與輔助功能。
MOOC網絡教學平臺和資源庫使得MOOC的教學模式更加適合具有良好自控力的學習者。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在聽課過程中可以向老師尋求輔導、和老師及其他在線學習者進行交流,學習結束后還可以通過測試,獲得網絡證書,進而獲得社會認可。課程是一種信息(傳播)系統(tǒng)[6],如今,MOOC已經改變了信息的傳統(tǒng)傳播途徑。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近幾年MOOC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場“數(shù)字海嘯”,但就目前的發(fā)展來看,MOOC不會取代實體大學校園,而是幫助改造傳統(tǒng)課堂授課模式,通過MOOC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互幫互助的 “混合式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果。在“混合式教學方式”中,教師預先通過MOOC平臺和資源庫將相關材料布置給學生,學生課下通過MOOC完成該課程的學習;教師利用課上時間進行互動學習,將課堂變?yōu)橛懻?、辯論、測試以及解決問題的場所。在這種 “混合式教學方式”中,MOOC解放了在教室的授課時間,充當了支撐該課程學習的“教科書”,是傳統(tǒng)教育的有益補充,跟現(xiàn)代課堂形成了良性互動。
[1]張敏.“幕課”時代高等教育的變革與挑戰(zhàn)[J].中國電力教育,2014(18):8-9.
[2]慕課崛起,大學的未來在網絡?[DB/OL].MOOC學院.http://mooc.guokr.com/post/610661/.2014-08-15.
[3]Alien.說說MOOC的來龍去脈[DB/OL].http:// www.360doc.com/content/12/0811/09/9601_229538223. shtm l.2012-08-11.
[4]劉進平,莊南生.試析幕課(MOOC)的實用前景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83-84.
[5]Keith Button.10 lessons learned from MOOCs [DB/OL].http://www.educationdive.com/new s/10-lessons -learned-from-moocs/306113/.2014-09-09.
[6]郭文革.網絡課程類別分析——基于互聯(lián)網教育傳播模型的分析視角[J].遠程教育雜志,2014(5):41-46.
(編輯:郭桂真)
G434
A
1673-8454(2017)02-0032-03
*本文是天津科技大學國際金融精品課建設項目、證券投資分析MOOC建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