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賽紅
【摘 要】本文就英語教學中互動探討模式運用作探析,闡述對話交流對激活課堂教學過程的促進作用。突出同伴對話、小組爭辯、角色仿說等,給學生在更多廣闊的探學空間與自由展示舞臺,有助于營造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注重引導(dǎo)學生主動表達,讓他們在彼此對話中找到學習的基準點,定能使得課堂無比精彩。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互動;對話;情境
圍繞探究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做事是課程標準倡導(dǎo)的重要原則,體現(xiàn)了語言交際性與情境性的重要特征。基于這樣教學要求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更多凸顯了生本主義教育觀指導(dǎo)下的語言交流運用,更多凸顯了英語的開放性和生活化的原則,讓學生在主動探討交流的過程中形成敏銳語言感知與實踐體驗運用技能。突出探學主線,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表達話語權(quán),定能使得他們在主動嘗試的過程中積淀豐富的認知素材,滿足全面發(fā)展需要。
一、同伴對話:暢言異議
課堂上的學生對話是最為動聽的聲響,也是教師最期待聽到的“好聲音”。運用同伴對話的形式引導(dǎo)學生暢所欲言,能使得他們在主動提出異議的基礎(chǔ)上,幫助他們有更多的理解感知,讓他們不再遮掩自己的心聲。
同伴對話的運用,讓學生有了充沛的發(fā)言權(quán)。如,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模塊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閱讀引導(dǎo)時,圍繞“The character of TV and audio devices in the future”不妨建議學生通過同桌對話的方式就“What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和“Do you think TV and audio devic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ur life?”深入交換意見,讓學生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深化理解感知。借助一定的導(dǎo)思話題引導(dǎo)學生同伴對話,讓他們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癥結(jié)所在的基礎(chǔ)上獲得更為敏銳的感思,幫助他們增強閱讀理解感知。
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對話交流環(huán)境氛圍,讓學生在找出問題和發(fā)現(xiàn)不足的基礎(chǔ)上主動溝通,更利于他們主動出擊。支持學生多交流自己的感知,讓他們有自言其說的機會,給他們更多的拓展延伸的機會,幫助他們深化感知體驗。
二、小組爭辯:爭鳴共進
百家爭鳴是課堂上的生動情景重要體現(xiàn),是學生主動思考和表達獲得的重要前提。鼓勵學生不拘一格爭辯,讓他們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增強理解,定能給他們更多的鼓舞和嘗試,讓他們在不斷前進的過程中獲得認知感悟。
在小組中爭辯,讓學生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有了更多的建言機會。如,在模塊七 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引導(dǎo)提示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spirin and penicillin?”主動從文本中查找相關(guān)的知識要點。在此基礎(chǔ)上,可要求學生圍繞“Why are the medicines called‘life-saving?”從文本中摘錄相關(guān)的詞匯短語,讓學生在搜集有效信息的過程中獲得整體理解感知的基礎(chǔ)。圍繞閱讀素材主題內(nèi)容,可組織學生就“How to eat the medicines correctly?”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在彼此爭鳴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感悟。
為學生設(shè)計具有開放性和多樣化的思考題目,讓他們在主動深思的過程中找到更多切入點,定能使得爭辯交流富有真實性。多了解學生的爭鳴焦點,鼓勵他們結(jié)合各自的理解感悟大膽提出意見,幫助他們在認真梳理相關(guān)知識要點的過程中總結(jié)歸納,形成更為行之有效的對話交流要點和中心。
三、角色仿說:自如運用
借助角色仿說的形式來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想象思維進行交流,定能使得他們跳出教材文本思維定勢束縛,說出更多精彩的語句。角色仿說,能使得學生在靈活自如的運用中找到更多的語言表達素材,能使得他們的感悟更加深刻。
角色仿說使得學生有了更多自由運用的權(quán)利。如,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閱讀指引時針對Polly和the old blind man的對話,可建議學生模仿上述角色,就“What did you think?”予以相互交流,幫助學生根據(jù)閱讀素材提示主動發(fā)散想象思維,并說出自己的建議意見和觀點。教師則在學生主動表達的過程中有針對新提出相應(yīng)的啟發(fā)問題,讓他們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感思主動表述,形成豐富的整體感知。
在角色仿說中,教師多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感知大膽提出觀點,讓他們能夠有針對性表達。結(jié)合課程教學內(nèi)容要求,多運用英語故事演講、對話拓展的方式來深化理解,給學生更多模擬自學運用的機會,讓他們在深化仿說中獲得豐富認知素材。
總而言之,多關(guān)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認知需要,從同伴、小組、角色中篩選有效表達素材,能使得學生在積極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更多語言感知,讓他們積淀豐富知識。多讓學生嘰嘰喳喳表達,能使得英語課堂在充滿生機活力的展現(xiàn)中獲得更多的動感,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英語,能靈活自如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鄭富明.淺談高中英語互動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1)
[3]阮小蘋.論英語對話教學的語言學理論基礎(chǔ)[J].海外英語,2013(09)
(海門市證大中學,江蘇 南通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