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紅紅,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近年來,學術界對組織雙元性的研究越來越多,企業(yè)界也同樣可以很靈活地探索和利用。雙元性組織能保持利用與探索之間的高度平衡。利用指通過本地搜索、經驗細化和現有知識再利用來學習。探索指通過調整差異的過程、計劃實驗和演繹來學習。學者們已用組織雙元性分析了許多重大組織現象。不過,組織雙元性仍存在缺乏理論化,缺乏概念化,變量單一,跨層次研究稀少,應用受限等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需利用現存知識,進一步確定組織雙元性結構,并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模型。
首先,通過區(qū)別不同輸入—過程—輸出元素充實和擴展其概念基礎。然后,提出多層次的解釋模型,通過界定組織內部、企業(yè)層和環(huán)境層的支配關系對綜合研究進行延伸。從而解決了以往研究忽視的兩個問題:不同前置變量間的相關關系,雙元性與績效關系之間的復雜性。最后,為組織雙元性的多層次檢測提供了有效途徑。
本文將組織雙元性定義為靈活地實現利用和探索,或同時實現這兩者的高水平狀態(tài)。
組織雙元性的結果變量主要集中于績效。探索和利用通過不同且互補的方式提高績效。具體而言,探索會導致太多創(chuàng)意但沒有足夠獨特的能力。相反,利用會創(chuàng)建能力陷阱。因此,同時追求兩者會增強績效,通過提高組織創(chuàng)新性、靈活性和有效性但同時不會失去穩(wěn)定性、程序化、和效率。到目前為止,在雙元性是否可提升和在什么條件提升了績效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推進。本研究認為了解雙元性與績效關系的核心在于分析它發(fā)生的背景。
組織雙元性的前因變量有三組︰雙元結構、組織情境和高管團隊特征。創(chuàng)新需要一種同時促進規(guī)則和創(chuàng)造力的雙元結構。結構獨立確保獨特的過程和探索式文化不被利用式文化所壓垮。還有學者認為,相比采用雙元結構,經理更期望創(chuàng)建允許和鼓勵員工使用自己的判斷劃分探索和利用的情景。此外,我們觀察到學者們從結構和情境方面解釋時承認了高層間接而關鍵的作用。
本文對組織雙元性文獻和核心概念進行了綜述。包含對其前因以及結果變量的研究。通過輸入—過程—輸出框架對概念進行梳理,有助于區(qū)分前置變量、路徑及成果。
組織雙元性的構成要素分三類︰結構、行為和實現。結構雙元包含探索和利用的單獨結構子單元,每個單元不同的組織設計或形態(tài),適用于子組織與高級別多元組織。行為雙元認為組織雙元性是業(yè)務單元間一致性和適應性的行為能力。一致性指對各種模式活動的協(xié)調,適應性指重新快速配置活動以滿足在任務環(huán)境中不斷變化需求的能力,適用于單獨子單元。這兩類定義側重點不同,但均定義了組織成員的行為情境。強調的是組織努力實現雙元性的過程和機制。實現雙元認為組織雙元性是關于組織利用和探索的成果。描述的是組織取得高水平探索和利用的狀態(tài)。通過對現有研究分析,
表1 組織雙元性多層次模型要素集合
上述分析顯示,大多數的研究視角單一。另一種常見的研究熱點是組織雙元性和績效之間的關系。然而相關研究缺少對話,所以研究一直受限。首先,我們提供了先前研究的多層次模型。
該模型假定組織雙元性受組織層、企業(yè)間層和環(huán)境層因素的共同影響。組織雙元性與企業(yè)間層分析聚焦于網絡聯(lián)系。本文認為網絡中優(yōu)越的結構位置和多元化的網絡聯(lián)系將會影響組織雙元性。組織層面研究包含雙元結構、行為情境和高管行為整合。該模型表明,變量間的交互作用影響組織雙元性。模型表明通過考慮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可更好地理解這種關系。情景變量包括動態(tài)性和復雜性(具體變量見下表)。
本文首先通過區(qū)分輸入–過程–輸出元素充實和擴展了組織雙元性的概念基礎。指出組織雙元性應被理解為探索和開發(fā)的同步實現。其次,我們認為多元模型可能會帶來一個更完整的理論認識。復雜性的因素可能對多元性存在潛在影響。模式表明,組織雙元性取決于組織、企業(yè)間和情景層面,這些層面相互作用形成組織雙元性。
管理者和學者均面臨著來自組織雙元性的挑戰(zhàn)。該類研究仍然目前仍集中于概念與理論階段。因此,進一步的對話應聚焦于描述和規(guī)范理論使其更有趣,有價值。
[1]Gupta,A.K.,Smith,K.G.,&Shalley,C.E.(2006).The interplay be 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 al,49,693–706.
[2]劉洋,魏江,應瑛.組織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種新范式[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1(6):13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