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摘 要: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離不開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教師的示范行為,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要精心備課、營造氛圍、豐富手段、評價激勵等環(huán)節(jié)入手實現(xiàn)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不僅僅是教學改革的支撐,同時也是教學的追求,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等,教師自身要具備一定的綜合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且多注重自身教學經(jīng)驗、語文素養(yǎng)的積累,從而更好的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更好的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繼而不斷的提升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
一、精心備課
當前大部分的教師,并不很在意備課,因為教學難度不大,對此教師都是照本宣科的備課,并沒有突出文章中的重點、難點等,讓學生對此篇文章內(nèi)容記憶模糊,不能詳細的說出自己學到了什么,教學意義不大。因此教師要精心備課,對文章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制作具備特色的教學方案。
例如,針對魯迅《風箏》散文的備課,重點在于學生對文章思路線索的分析,以及對文章關鍵句子的深度理解,對此教師就要加強文章分析,做到備教材、弄清教材體系、清楚文章重點與難點、教材熱點以及學生容易誤解的疑點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差異性進行針對性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樂于學習并自主學習,可見教師的備課還是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實現(xiàn)從宏觀到微觀、從感性到理想、從網(wǎng)絡到課堂的個性化備課。
二、營造氛圍
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更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參與性的提升,同時也可以自由發(fā)揮、小組討論中迸發(fā)新的學習靈感,從而更好地保證教學以及學習效果,實現(xiàn)“教”“學”的統(tǒng)一。
例如,教師在講解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在同桌間分享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環(huán)境以及對于大自然的了解等,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的興趣;然后向學生講述作者寫作的文化背景,讓學生感受作者抒情中涵蓋諷刺的獨特藝術風格,繼而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感情朗讀、學習文章內(nèi)容等。
三、豐富教學手段
當前教學方式多樣,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得語文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例如,教師在講解《沁園春·雪》時,可以讓學生與之前學過的《雪》文章進行賞析對比,找出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和區(qū)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探索能力;然后讓后學生有感情、評判性、疑問性的進行文章閱讀,繼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其次讓學生分析“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幾句的寫作手法,并模擬造句,讓學生互相進行評價,繼而提升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以及思維開拓。最后讓學生以雙師的教學形式,講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翻譯文章或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在學習經(jīng)驗分享中,起到優(yōu)勢互補、加深學習印象的作用。另外,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差異,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推薦一些與該篇文章內(nèi)容相符的課外讀物,像《大雪的故鄉(xiāng)》《煮雪》《雪,驚人的無聲》等。針對學生基礎差的學生任務性的進行下一章文章的預習,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好的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四、激勵評價
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經(jīng)過反思更好的促進學生成長,而評價又包括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評價,而教師的激勵評價,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對此教師要不吝嗇的進行積極評價,從而更好地保證教學
效果。
例如,教師在檢查學生《出師表》文章背誦情況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到臺前背誦的形式;當學生背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優(yōu)缺點的評價;然后可以給學生一個大拇指體態(tài)語言暗示,并說道“學生的勇氣和學習態(tài)度讓我非常感動,同時學生也是通過自己理解性的進行背誦,這點非常好;這位同學的斷句、感情等掌握的都非常恰當,班級學生可以給該學生一些掌聲,向她學習”。學生在得到肯定評價的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暗示了文章背誦的技巧,即理解性的背誦,對此可見評價的引導、鼓勵以及啟發(fā)等獨特
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對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分析,發(fā)現(xiàn)要想保證“教”“學”效果,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以及“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靈活采用教學方式等,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更精、更加實用的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黃錫香.廣西南寧市良慶區(qū)那馬中學.初中語文探究式課堂教學初探[N].學知報,2010.
[2]何香瓊.重慶市忠縣新生初級中學.初中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芻議[N].學知報,2011.
[3]朱正東.江蘇省建湖縣近湖中學.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之我見[N].學知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