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萍(西南醫(yī)科大學,四川瀘州 64600)
茶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價值研究
侯萍
(西南醫(yī)科大學,四川瀘州 64600)
在素質教育不斷普及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研究受到更多關注,而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和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借助茶文化的優(yōu)勢,豐富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內涵,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全面提升我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本文針對茶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研究進行幾方面分析。
茶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茶文化承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內涵,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人們的修養(yǎng),尤其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茶文化,能夠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價值,為學生營造更加富有民族文化氣息的思想政治學習環(huán)境,同時還能夠活躍思想政治課堂的氣氛,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從而更好的投入到思想政治學習中,并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進而成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在當前的高等學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很受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這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并不是很感興趣,認為這些內容離自己很遠,而且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覺得難以理解,甚至覺得思想政治課程是乏味的,只是在別人眼中的那種高大上的課程,并不是該學習的,還有很多學生在課堂中對于老師所講授的東西根本不去認真聽,當然,在大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1.1 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學生理解吃力
當代的大學生的理解能力都很強,對于一些新的事物的理解都會很容易,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但是,在大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很強,這種理論性高于大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得大學生對于教學內容很難理解,給學生們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使得學生們在心里對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個不好的印象,就算是有學生們對于教學內容的有所理解,但也是一知半解的,老師對于學生的這種狀態(tài)并不知道,使得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1.2 教學活動多停留在課堂上,缺乏課外實踐活動
現在教育中,很多教學活動都只是在教室中來完成,這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這種課程,不只是要教育學生們的正確思想,還有正確的行為方式,但是這種更具有主題性的教學活動,更應該通過實踐活動來教育學生們,課外的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和具體的實際行動從根本上有改變。
1.3 教學素材多依賴課本,缺乏課外素材融入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對于課程的講解基本都是依賴課本,教學內容都是從課本中提取出來的,教學內容離不開課本,雖然有很多老師借助新媒體來幫助教學,引入ppt課件,但是這些課件的內容也都是從課本中挑出來的,并沒有一些新的內容來填充課本中所缺少的,應該引入一些課外的素材來幫助老師進行課程教學。
1.4 教學互動形式單一,忽略師生互動的有效開展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之前的那種老師在課堂中只站在講臺上講課,并不將學生的反應作為課堂中的一部分,然而,這是存在的問題,這種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應該被改變,應該加強課堂的互動,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只有這種讓孩子成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才能保證課堂中的教學內容能夠被學生所吸收。
1.5 教學過程缺乏總結,學生理解得不到升華
老師們在課后應該根據學生們的課堂表現以及學生們對教學內容的喜愛程度做出一些總結,這樣更能幫助老師對教學內容的調整,因為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幾乎沒有老師采取這種課后總結,這也就造成一種老師對于想要講授的課程講授完畢,并沒有考慮學生們是否理解,是否吸收,這種單方面的教學,導致其教學內容根本不會完整的被學生們所吸收,導致其教學效果不理想。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在當代高校思想政治課堂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教育形式的完善以及教學水平的提升,客觀認識這些問題,才能夠更好的完善思想政治教學。
很多學校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識教育相互區(qū)分的不是很明顯,許多老師比較注重在知識方面的教育,重點放在了知識層面上,并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行什么確定的行動,導致學生們也會以為知識很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要,給學生帶去了錯誤的想法。還有就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因為素材單一,又沒有什么理論體系,缺少一些課外素材的補充,使整個教學內容顯得枯燥,學生們對于這些內容提不起興趣,這其中也沒有對一些傳統(tǒng)文化進行融入,使得學生對本國的傳統(tǒng)文化理解不到位。在這里,茶文化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將茶文化融進思想政治教學中,相信會有不同的效果。
2.1 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促進傳統(tǒng)文化繼承、發(fā)展
民族的發(fā)展離不開文化的傳承,而這種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不知道或者一知半解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有很大的阻礙作用。一個民族如果缺少了傳統(tǒng)文化的支撐,這個民族是走不遠的,現在的青年對于本國的文化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卻對一些日韓或是歐美的文化有很多了解,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所以學校作為社會中的一個主體,應該主動承擔起這份對文化傳承的責任。茶文化的歷史悠久,歷久彌新,是學生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敲門磚,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還能促進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發(fā)展。
2.2 幫助學生養(yǎng)成全面價值觀念
當代大學生中很多人都缺乏動手能力,借助茶文化來告訴大學生們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因為茶文化中蘊含著實際大于理論的概念,同時這樣不僅讓學生們養(yǎng)成了動手的能力,還讓學生們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價值觀念。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知道怎么做?如何做是正確的。
2.3 理性認識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不同
隨著改革開放,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同時,許多西方的文化涌入我國,對于這些文化,大學生們顯現出更多的熱情相對于本國的文化,這種對外國的文化意識大于本國的文化意識是不應該的,相對于西方的文化,我國的文化更具有悠久性,它是經過幾千年來積累流傳下來的,更具有魅力,通過茶文化讓大學生們認識到我國文化也是應該被大家所重視的,只要你認真去感受這些文化,你就會有新的收獲,正確的看待東西方的文化。
茶文化的引入不僅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學內容得到補充而且還將傳統(tǒng)文化不被重視的問題給解決了,一舉兩得,當然,為什么茶文化會有如此的能力呢?還是和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價值相關的。
3.1 思想引導價值—行為規(guī)范的豐富
因為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理念是多種多樣的,而這其中的文化對于當代大學生都是有幫助的。首先,茶中所富有的靜的氣息,讓大學生們在當今這個社會中保持著平心靜氣,不會因為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得心浮氣躁。其次,茶文化中具有對人的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這樣就可以幫助大學生們正確的對待所面臨的事,不會逃避問題,因為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再次,將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內容相結合,豐富了以往單調乏味的課程,可以用茶文化中的一些典故來引導學生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學習,既增進了學生的主觀學習性又幫助老師教學。最后,將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們全面價值的養(yǎng)成。
3.2 文化學習價值—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
茶文化中存在著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價值是值得大學生們加以學習,并使用。這樣對學生的價值體系的培養(yǎng)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價值體系是覺得人們的行為等方式的重要因素,在原來的思想政治教學中,過于注重對于課本的理論內容的講授,沒有考慮到這些內容的實際價值對于學生們,現在,茶文化的引入不僅可以幫助充實教學內容,還可以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讓學生們接受,用茶文化做引子,讓學生們開始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并愛上這種傳統(tǒng)文化,久而久之,這就會成為學生們將來對更多的文化感興趣的鋪墊。
3.3 人才培養(yǎng)價值—理性、健全價值觀念的形成
現在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只是注重對于學生們在知識方向的教育,把學生們的實際的思想狀態(tài)給忽略了,這就使得對學生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在大學生中,他們的價值觀念已經開始形成,這種老師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視性會給學生帶來錯誤的信號,導致學生們形成的價值觀念是不正確的。將茶文化的引入,讓學生通過學習茶文化,吸取茶文化中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結合自身的發(fā)展需要,開始重新樹立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幫助學生們形成一個積極地健康的價值體系。從而達到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目的,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的人才,具有理性、健全價值觀念的人才。
從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式落后等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思想政治教學枯燥無味,學習興趣自然不高,當然這也大大降低了思想教育的作用。基于這些問題,教師必須要客觀分析和對待,通過引入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思想,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挖掘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不僅能夠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完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更好的創(chuàng)成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使當代的大學生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并能夠主動去承擔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真正成長為一名有責任心、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1]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價值與實現[J].福建茶葉,2015(5): 58-60.
[2]洪牧,馮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研究[J].未來與發(fā)展,2016(1):72-74+79.
[3]張詣,常學洲.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J].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109-112.
[4]殷東來.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2):32-33.
[5]張師帥.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實現[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8):56-61.
[6]付曉男,付秀榮.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J].教育與職業(yè),2014(23):56-57.
[7]張翔宇.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價值思考[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2):13-16.
2016年6月-2017年4月瀘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課題《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編號:LZ16A13)
侯 萍(1988-),女,四川南充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