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潔
(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401331)
試析漆畫藝術元素與茶壺造型設計的碰撞和融合
林文潔
(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401331)
漆畫是我們中國獨有的繪畫藝術,其是從傳統(tǒng)漆藝中衍生出來的,燦爛的漆畫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并且曾一度作為優(yōu)秀文化代表到世界各國展覽。本文以漆畫藝術元素為切入點,在先后論述了漆畫的色彩元素、畫面構成以及風格定位后,又從兩個方面就其對茶壺造型設計的積極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最后據(jù)此對漆畫藝術元素與茶壺造型設計的融合之路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漆畫藝術;茶壺造型;碰撞融合;文化內(nèi)涵
漆畫是繪畫形式的一種,其與傳統(tǒng)中國畫相比并沒有實質區(qū)別,除了材料的差異外,其本質都是在物質載體上作畫,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漆畫與繪畫都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而漆畫也憑其獨特的美學品性在璀璨的繪畫藝術之林占據(jù)一席之地,并因其所散發(fā)出來的古老藝術氣息,一躍躋身于世界藝術的殿堂。所以,漆畫藝術對于茶壺造型的設計大有裨益,其鮮艷的色彩、精美的圖案以及獨有的風格都會為茶壺的造型設計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同時,茶壺造型設計大多取材于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美術。因而,茶壺造型設計與漆畫藝術元素可能會在彼此的交融中相互碰撞,擦出文化藝術之火花,而后又以融合之態(tài)向前發(fā)展。
漆畫藝術是我們民間藝術文化的一種,是以天然大漆作為繪畫的主要材料。一般而言,金、銀、鉛貝殼與木塊都可以成為漆畫的材料。所以,漆畫因其獨特的藝術屬性通常以裝飾品的形式而存在,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無限趣味。漆畫藝術融合了繪畫與工藝雙重屬性,既是一種生活藝術品,又是一種實用的裝飾品,經(jīng)常與壁飾、壁畫以及屏風聯(lián)合使用以增強空間物體的可視性。我國是世界上產(chǎn)漆最多的國家,漆畫歷史源遠流長。我國最早的漆畫藝術是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朱漆碗,其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幾千年的傳承,我國的漆畫技藝日臻成熟,并形成了科學的漆畫構造藝術體系。漆畫的技法極其豐富,根據(jù)不同的技法可以將其分為刻漆、堆漆、雕漆與磨漆等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近年來,漆畫由于其特有的文化藝術內(nèi)涵,而成為了裝飾設計領域的新寵,被廣泛應用于室內(nèi)裝修設計中。
1.1 色彩元素
漆畫藝術是以漆作為主要的上色材料,先從漆樹上刮下乳白色的生漆,而后經(jīng)過風干后再變?yōu)樯詈稚?,被運用到漆畫的制作中。一般來說,生漆是經(jīng)過人工調(diào)制后,做成透明狀的熟漆再經(jīng)過加工而成。所謂的透明狀熟漆并不是指完全的透明色,而是半透明狀的褐色。不同地區(qū)的漆料顏色會因為地域的差異性而有所不同,甚至在不同歷史時期漆畫的顏色也會有所區(qū)別。例如,秦朝的漆器大多以紅色與黑色為主,通過鮮艷的紅色與肅穆的黑色來表現(xiàn)漆器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后,在漆畫藝術的發(fā)展歷程中,黑紅二色也成為了漆器的顏色標志。隨著漆畫藝術的發(fā)展,調(diào)色師也研制出了新的上色材料——桐油,其與大漆、金銀、蛋殼以及聚脂清漆相融能調(diào)制出各種艷麗的色彩。漆畫的顏色也從傳統(tǒng)的黑色與紅色向五彩繽紛化過渡,其藝術氣質也在不同顏色的襯托下愈發(fā)濃郁。
1.2 畫面構成
漆畫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圖案類型與繪畫大致相同,不是取材于大眾的日常生活場景,就是選自于自然的秀美風光。漆畫藝術的圖案設計是其畫面構成的主要因素,畫面編排構造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了漆畫作品的優(yōu)秀與否。因而,畫面構成對于漆畫藝術來說至關重要。漆畫的畫面構成主要是運用繪畫藝術的形式法則對漆畫藝術不同元素進行規(guī)則化,通過對圖案符號進行均衡、對比、疏密以及統(tǒng)一的布局,來營造一種整體的和諧之感。高明的漆畫藝術師,也是深諳畫面構成的形式法則的,其能通過合理的布局設計,將圖案置于相應的位置,然后通過色彩漸變原理,對其進行均勻著色,從而,營造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感,進而將漆畫的藝術魅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總而言之,漆畫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從現(xiàn)實中尋找畫面構成的靈感,利用個性化的藝術元素,對漆畫的畫面構成進行創(chuàng)新布局。
1.3 風格定位
漆畫作為一種裝飾元素,其風格卻是多變的。在中國畫的影響下,漆畫的繪畫風格大多是寫實主義,其通常是以人物、動物、風景作為主要繪畫主體。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漆藝技術水平有限,人物的造型、景物的色澤與動物的特征都無法通過當下的漆畫藝術展現(xiàn)出來,然而漆畫師們借鑒了西方明暗的繪畫理論,利用鋁箔粉研制出了新漆,打破了漆畫的平面設計格局,將其以立體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進而使得其寫實風格愈發(fā)鮮明。同時,漆畫的藝術表現(xiàn)力很強,半透明的天然漆打造出的肌理效果,使得整個漆畫變得愈發(fā)生動化,厚薄不一的漆料也營造出了一種虛實相生的畫面感。傳統(tǒng)的留白處理手法與現(xiàn)代的明暗關系設計相結合的漆畫藝術,其藝術感染力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漆畫是一種抽象畫,深深淺淺的顏料渲染出了立體化的層次感,縱橫交錯的紋路刻畫出了漆畫的主體輪廓,其與抽象畫的精神本質是一致的,遠遠看來畫面完整立意鮮明,但細看卻只有模糊的影子。
2.1 豐富了茶壺造型的設計風格
漆畫藝術的繪畫元素異常豐富,其精致的圖案造型與多變的色彩因子對于茶壺造型的整體設計具有不言而喻的推動作用。不同時期的茶壺造型所沿用的設計理念也不同,唐代、宋代以及明代的茶壺造型設計就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性。盡管,飲茶之風已經(jīng)有千年歷史,茶壺的造型設計也一直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其風格類型卻逐漸趨向于同一化,茶壺的造型設計也越來越相似。碧螺春、鐵觀音、普洱茶均為不同的茶葉,其自然屬性也不同,但是其所盛用的茶壺卻都是一樣的。殊不知,飲茶有講究,盛茶的器具——茶壺更有講究。而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唯有特色鮮明的東西才能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湮沒。漆畫的藝術形態(tài)多姿多樣,其色彩元素、圖案符號以及風格定位都可以成為茶壺造型設計的新亮點。茶壺造型設計可以借用漆畫的抽象主義對其造型進行抽象化設計,也可以利用漆畫顏色的明暗處理,對茶壺造型的紋路進行細化設計??傊?,從傳統(tǒng)藝術文化中分離出來的漆畫藝術對于茶壺造型的設計而言猶如一筆寶貴的財富,極大地促進了其風格多樣化的形成。
2.2 增添了茶壺造型的藝術氣息
漆畫藝術是我們傳統(tǒng)優(yōu)秀藝術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所包孕的藝術內(nèi)涵以及潛藏的文化底蘊都是不經(jīng)意間散發(fā)出來的。因而,漆畫藝術與茶壺造型設計相融合,也就意味著茶壺造型的設計也會被漸染上漆畫的藝術氣息。漆畫中琳瑯滿目的圖案符號、魚、鳥、花、石等都可以作為漆畫的主體畫面,而茶壺造型也可以依據(jù)漆畫中的經(jīng)典元素,擷取其中的精彩分子,作為茶壺造型設計的原型。例如,茶壺造型設計可以根據(jù)秦代的《彩繪魚鳥紋漆盂》中奔跑的鷺鳥和游動的魚兒,對茶壺造型進行生動化設計,從形象設計上提高茶壺造型的藝術氣質。另外,漆畫藝術的色彩運用對于茶壺造型的藝術設計也有啟示性意義,黑色與紅色的印染效果以及不同色彩的組合應用將會使茶壺的形象設計更加立體化,從而平增了茶壺造型的藝術內(nèi)涵。
3.1 立足于大眾的文化審美需求,對茶壺造型進行特色化設計
漆畫是伴隨著漆器而生的,其是從漆器裝飾藝術中剝離出來的一種繪畫藝術文化,展現(xiàn)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目前,飲茶之風的再度盛行,精致的茶葉用具也因其別具匠心的設計而為大眾所關注。然而,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使得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日提高。傳統(tǒng)的茶壺造型設計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好茶者的審美品味了,單一同質化的茶壺造型設計與當前的時代發(fā)展潮流不相契合,也不能凸顯茶葉的溫潤之質。所以,茶壺的造型設計可以結合漆畫的藝術內(nèi)涵,將茶文化的深沉意蘊融入到其造型的設計之中。一方面,根據(jù)不同茶葉的不同屬性,結合漆畫材料顏色的不同性質,利用漆畫中的圖案元素,對茶壺的造型設計進行定位處理。另一方面,立足于大眾的文化審美需求,以漆畫藝術的藝術特性為切入點,挖掘漆畫中的特色化因子,并將其以潤物無聲的形式注入到茶壺造型的設計中。
3.2 利用精湛的漆畫技藝,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茶壺造型的設計方法
繪畫水平的深入發(fā)展促進了漆畫技藝的提升,也為茶壺的造型設計融入了新鮮的血液。我國當前市場上的茶壺大多以紫砂壺為主,其造型設計也都是大同小異。雖然,紫砂壺的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千篇一律的造型設計卻讓人產(chǎn)生審美疲勞。所以,茶壺的造型設計可以從其藝術屬性出發(fā),以精湛的漆畫技藝為出發(fā)點,綜合運用漆畫的變涂、堆塑、磨繪以及鑲嵌與填刻技法,對茶壺造型的設計進行多樣化處理,兼顧茶壺用料的密度與硬度,在壺身與壺嘴以及壺把上刻制描摹不同的圖案,進而將茶壺的藝術化氣息彰顯得酣暢淋漓。而后,設計師也可以立足于茶壺設計的本意,結合當前熱銷茶壺的造型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性發(fā)揮,利用漆畫藝術設計中的流行因素,對茶壺的造型設計進行突破處理,不斷改進茶壺的造型,也進一步完善茶壺的功用性能。
[1]朱學勤.從傳統(tǒng)造型走向現(xiàn)代設計———淺談紫砂茶壺傳統(tǒng)造型對現(xiàn)代產(chǎn)品設計的啟示[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6):58-61.
[2]李云歌.古典漆畫對民間元素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探索[J].芒種, 2012(23):185-186.
[3]陳天籟.傳統(tǒng)漆畫與像素化圖像創(chuàng)作的碰撞演繹[J].美與時代:中,2015(11):131-132.
[4]盧純福,鄭盛娜,吳劍鋒.從茶畫探究茶壺造型發(fā)展及其影響因素[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4-68.
[5]莊玉林.風過竹林動鳳翔天地和——簡論"六方鳳翔壺"的方圓結構、虛實布局與意境表達[J].中國陶瓷工業(yè),2016(1):52-54.
林文潔(1979-),女,廣西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漆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