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依燃
(中國礦業(yè)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江蘇徐州)
喧囂都市環(huán)境中的一方凈土
——禪茶風格茶館的意境營造
蔣依燃
(中國礦業(yè)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江蘇徐州)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滿足,茶館以其自身的優(yōu)勢契合當代人追求精神追求,在喧囂都市環(huán)境中,為人民們提供一方心靈的凈土。本文以茶館作為研究對象,在分析茶館在當代社會中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上,并結合具體茶館實例,探討禪文化在茶館風格設計中的運用以及其對茶館意境營造的作用。
茶館;禪文化;意境營造
“中國茶文化集琴棋書畫于一體,融歷史、民俗、哲學、禮儀、經(jīng)濟、宗教為一身,成為融匯百川、浩蕩萬里的中華文明長河中一條清澈明凈、幽韻綿長的支流,并成為世界茶文化的主導,推動了別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盵1]茶文化內涵既包含著儒家以“仁”核心的中庸之道與“積極入世”實踐精神,又體現(xiàn)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自然精神與崇尚淡泊、寧靜的處事法則,還表達出佛家空靈、頓悟的自我修行與禪茶一味的人生態(tài)度。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更加追求清靜、優(yōu)雅的精神世界,進而促進茶文化在當代的興盛。作為傳承茶文化的主要載體——茶館,為大眾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的體驗,因此,茶館空間意境營造成為當代茶館設計的重要內容。本文以茶館作為研究對象,在分析茶館在當代社會中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茶館實例,探討禪文化在茶館風格設計中的運用以及其對茶館意境營造的作用。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一方面促進整個社會物質文化的提升與豐富,衣食住行也更加的豐富多彩,另一方面也帶來精神生活的缺失,社會的發(fā)展無形中增加了生活壓力,擴大了工作競爭,使得人們無暇走進大自然釋放內心的緊張與壓力。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舒適、寧靜,哪怕是片刻的放松與體憩,已成為人們的渴望與迫切需求。因此,當前體閑娛樂行業(yè)如茶館、餐飲、會所、體閑度假酒店、度假村等發(fā)展較快,也越來越重視環(huán)境設計與裝飾風格的精神文化意境表達。
茶館本身就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表達形式,其蘊藏著豐富的精神文化與深厚的歷史底蘊,也是當代茶文化內涵主要傳播載體,其以自身的優(yōu)勢既滿足人們品茶的生理需求也契合了人們追求精神文化意境的心理需求。因此,當代社會中茶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大眾視野中,有儒家文化主題茶館如青島的“名人茶館”,體現(xiàn)以“仁”與“禮”為核心的儒家茶道精神;有禪文化主題茶館如福州的茗仕匯茶會所、濟南玉竹園景區(qū)的“東韻至善”茶館、上海的“東方之韻”茶會所等;有以道家文化為主題的茶館如蘇州的錢塘茶人等;還有古典園林式、綜合型、中式以及現(xiàn)代型等茶館其在環(huán)境設計中或多或少地借助不同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彰顯茶館的不同品味,營造自然、悠閑、寧靜、祥和、自然的茶館精神意境。讓消費者在品茶、聊天中,放下心中所有不快與壓力,放松身心享受茶館帶來的清靜、自由精神氛圍,沉浸于或優(yōu)雅或熱鬧或清靜世界之中,品味其間彌漫的茶韻、意韻、文韻、情韻和世韻。正因為茶館獨特的精神文化內容,使其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體閑場所,更是人們精神、心靈棲息的家園。下文重點介紹禪文化在茶館意境營造中運用。
2.1 禪文化
禪文化來源于佛教文化,我們知道佛教是外來文化,其大約在兩漢時期傳入中國,而后魏晉南北朝、唐朝得到快速發(fā)展,雖然其中發(fā)生滅佛活動,但因種種原因佛教不但沒有被滅,其發(fā)展中吸收和融合儒家、道家文化,形成了儒、釋、道三教文化并存的局面,對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園林、文學、藝術等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分析禪文化的內涵,首先要了解“禪”,其是佛教的修行方式,而后佛教融合儒家、道家文化過程中,“禪”又變成佛教的一個派別——禪宗,其次要了解心性、頓悟和不立文字是禪宗思想的精髓。禪宗認為人心有一種空明靜寂的本來心性,其倡導回歸本心去除世俗情感的牽絆,沖破塵世的煩惱獲得精神上的頓悟與解脫。我國建筑與園林設計中的圓融、空、歸一等美學觀點,當代設計中講究重視心靈凈化,簡約、樸素之美以及心造物色營造精神意境皆源自于禪文化的內涵??梢哉f,禪文化與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禪”與“茶”在歷史上一直并行發(fā)展,形成充滿生活哲學的“禪茶一味”人生態(tài)度。古人喝茶講究細微品味、靜默沉思、內斂深省,“禪”的精修把持、明心見性、頓悟成佛思想是相通的。禪宗文化興起后,吃茶變成為教徒們日常生活坐禪、斷食及默思時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促進了茶葉的生產(chǎn)也豐富了茶道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茶是一種載體,禪才是它的本質,禪茶就是在品茶的過程中體悟其中蘊含的一種真諦,依次得到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甚至是一種人生的超脫?!盵3]在緊張繁忙為主基調的生活中以及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的當下,禪文化內涵包含的沉靜、頓悟、超脫的生活方式、質樸的美學韻味以及文化內涵的追求越來越得到大眾的認可,充滿禪意味的設計、環(huán)境空間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2.2 禪文化在當代茶館中的運用
禪文化強調心性、頓悟的思維方式,重視人與自然的圓融關系,其所蘊藏自然、簡潔、質樸以及超然物外的美學韻味與當代人精神追求相契合。禪茶風格的茶館通常會以木、石頭、竹子等自然材料為主,以玻璃、大理石等現(xiàn)代建筑材料為輔,營造空、靜、靈動的禪境空間環(huán)境,為消費者提供隱于市井、陶然物外的心靈凈土。木材料自然肌理和淳樸的色澤,具有與生俱來親切、質樸的和諧美,玻璃的通透與靈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易于表達禪文化的圓融精神。禪宗“心性成佛”與“不立文字”思想精髓注定其崇尚自然本色,如禪文化的家具設計中顏色以沉靜的色彩來呈現(xiàn),以白色與深色胡桃木色搭配為主流,其它大都是接近自然的材質的原色,突出禪文化“空靈”的精神意境與美感。以禪文化為主題的茶館主要以黑、白、灰以及自然色為主,如位于濟南玉竹園景區(qū)的“東韻至善”茶會所以白色為主,結合地面的灰色,突出木色的自然韻味。在材質上使用方面“東韻至善”茶會在其外立面與內部裝飾以木材、石頭及玻璃為主要材質,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有透露出樸素,內斂的精神氣質。其在造型設計上將傳統(tǒng)建筑與現(xiàn)代設計風格相結合,平面上呈現(xiàn)出簡單的幾何三角形,立面上用格柵狀的木條進行立面裝飾和分割,突出禪文化的“空”,既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設計感又充分表達出禪宗思想。
禪文化對我國傳統(tǒng)建筑與園林建筑頗有影響,如古代佛寺建筑基本為奇數(shù)層檐設計[4],這一思想源自于表現(xiàn)出崇高和清白,因此“東韻至善”茶館整體設計為三層。水景也是園林建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該茶會所室外景觀造型以佛教傳統(tǒng)紋樣——“卍”為基礎造型,進行變形設計成映心池與茶館整體建筑和周圍景觀渾然天成。
禪茶風味茶館空間裝飾主要通過禪文化符號的裝飾突出清靜、淡雅的精神氛圍,比如墻壁裝飾畫,多以傳統(tǒng)的書畫作品為主,“東韻至善”茶會所某一包間靠窗戶的墻壁用輕盈的白紗修飾,另一邊用傳統(tǒng)墨竹書法作品裝飾,看似隨意靈動的竹字卻蘊藏豐富的美學意境,設計者采用空白的技法,既契合禪文化“空”的意境,又與墻壁、白沙等等裝飾形成虛實對比,給人一種輕盈、靈動的感覺。此外,設計者將禪文化表征符號——火焰紋、荷花紋等紋樣與現(xiàn)代裝飾相結合,比“東韻至善”茶會所包間中將火焰紋與自然金屬相結合制成獨特的燈具,墻壁上裝飾著鏤空木雕,且木雕上雕刻著荷花紋,整體上形成典雅、清靜的空間環(huán)境。
不僅墻體的裝飾營造出禪文化的意境,在室內的裝飾小品如桌椅、茶器、茶柜等選擇也相當?shù)闹v究。如福州的茗仕匯茶會所在室內空間裝飾中借助有禪意的山石、動植物來突出茶館的風格特征與禪文化的意境,尤其是通過燈光的設計突出光影的變化、虛實的對比,加之室內采用自然的材料,整體上營造出回歸自然,與世俗隔絕的幽靜氛圍,讓人置身其中能忘卻所有煩惱,享受精神放松的愜意。在室內的天花設計中融入了蓮花紋樣:“用一朵蓮花層層卷瓣紋樣裝飾天天花,結合現(xiàn)代燈光設計,不僅展現(xiàn)出蓮花純潔高雅之美,突出禪文化的意境以及通達、參透的人生智慧,”[4]讓人內心獲得一種安寧與堅守。又如南京地區(qū)有家別致的小茶館,其整體風格表現(xiàn)出清靜、安寧祥和之美,其營造出別致、淡雅、回歸自然的空間氛圍,采用了缽的造型作為洗手臺,與旁邊一簇竹子小景交相輝映,不由得讓人產(chǎn)生一種超然物外的清靜與舒適。與此同時,設計師巧妙地借助現(xiàn)代燈光設計,將竹影映射到白色的墻壁上,與地面的鵝卵石又形成虛實相生的空靈之感,使得整個環(huán)境既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設計之感,又體現(xiàn)出禪意情趣提升了整個茶館的文化底蘊,置身其中讓人產(chǎn)生一種親近自然的舒適感,拋開塵世煩惱,享受內心的寧靜。
以禪文化為主題的茶館中十分注重茶具的使用,大都會選擇紫砂茶壺。紫砂茶壺本身無論從材質還是造型都體現(xiàn)出禪宗“空靈”、“清靜”的思想。我們都知道茶壺是以壺體為主的型體是實,而把手或提梁之間構成的空間是虛,以及壺嘴和壺鈕構成的開放空間,都有著與大氣相同的獨特的神韻,其構成的虛實關系營造靈動之氣正是禪文化“虛實相生”的最高境界。[5]紫砂茶具、木制桌椅、布藝或草編為主的墊子等等無不更加突出淡雅、清靜的禪境,這些在當代不同風格的茶館經(jīng)常會用到,不僅突出茶館的精神意韻與文化內涵,而且契合茶館的審美功能。
禪茶風格茶館意境營造得益于對禪文化符號理解,本文僅從細節(jié)之處嘗試分析了抽象的禪文化符號在茶館中的運用,營造出空靈、清靜、淡雅的空間氛圍,為人們遠離喧囂都市環(huán)境提供一方心靈的凈土。
[1]薛海蘭.茶類語匯及其文化修辭闡釋[D].寧夏大學碩士論文, 2005:10
[2]邢東風.禪宗與禪學熱[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12
[3]邱晶.建筑環(huán)境中的禪意表達[D].湖北工業(yè)大學碩士論文.2014:23.
[4]孫英麗.我國傳統(tǒng)裝飾紋樣的變遷[J].時代文學,2009,6.
[5]劉林媛.宜興紫砂茶具禪意研究[D].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63.
蔣依燃(1991-),女,江蘇徐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景觀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