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紅
宣漢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達州 636150
臨床微生物檢驗是臨床醫(yī)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檢驗能夠起到幫助醫(yī)生判斷患者病情的效果,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應用效果尤為顯著。其次,通過采取臨床微生物檢驗可以合理地對于病因進行檢測,然后可以對于疾病的類型進行判斷,并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多的幫助。且需要注意的是,臨床微生物實驗本身并不是盡善盡美的,仍舊存在許多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微生物病原體積很小,并且種類較為豐富,并且還會受到不合理操作的負面影響。因此微生物檢驗中標本的不合格率難以得到徹底的控制。此外,檢驗結果中的誤差會使得臨床檢驗的質量難以保證。故針對這一情況選取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間檢驗科存檔的臨床微生物檢驗報告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檢驗科存檔的臨床微生物檢驗報告400份。2014年與2015年分別為130份,2016年135分,考慮到標本采集、標本運送及標本處理均影響標本質量,且對最終檢驗質量有一定影響。因此為了能夠切實避免造成檢驗誤差。需要規(guī)避采集量過多或過少的現(xiàn)象,并對樣本的采集時間進行嚴格的核對,從而使得標本的質量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因此在資料選取時應當提升樣本的甄別力度。
統(tǒng)計該次研究對象(400)份報告中,不合格的數(shù)量,并且對于造成檢驗不合格的原因進行分析,對于臨床微生物檢驗不合格的影響因素進行判定。對2014、2015、2016年3年微生物檢驗合格率的對比,分析微生物檢驗不合格的原因以及措施實施的可行性。
采用專業(yè)的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中所有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處理與分析,而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用 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400份微生物檢驗報告中,共存在58份不合格報告,不合格率為14.50%。
對于臨床微生物檢驗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最主要造成檢驗不合格的因素多為人為的因素,占36.20%(21/58);其他為操作不規(guī)范,占 32.75%(19/58);而標本因素所占比例為18.96%(11/58),其本身的比例為12.06%(7/58)。由上述分析可知,最主要造成檢驗不合格的因素多為人為的因素和操作因素以及標本因素。
與2014年、2015年微生物檢驗情況相比,2016年微生物檢驗合格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014—2016年的微生物檢驗合格率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詳情見表1。
表1 2014—2016微生物檢驗合格率
該院從2015年開始就以各種實踐性措施來增強臨床微生物檢驗的整體質量。其中取得較為顯著成果的措施有護理人員培訓、專業(yè)領域新知識培訓、檢驗技能再學習等措施。這些措施的執(zhí)行一方面能夠讓院方更好地了解到醫(yī)學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并可以讓更多的醫(yī)學人員在臨床實際操作過程中做到對于檢驗技能的溫故知新。其次,院方增強對于檢驗人員的考核還能夠更好地對其檢驗實際操作正確與否進行評判,然后分析、評價評判的結果,分析對微生物檢驗合格率影響因素,最終提出針對性的檢驗措施。另外,還可以通過有效的獎罰措施,提升檢驗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而檢驗表現(xiàn)較差的人員,需要接受再培訓,經過考核后才能通過。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院方通過將再考核的機制應用于臨床檢驗技能的培訓中就能夠對于檢驗人員的評估考察力度進行強化,最終可以達到強化微生物檢驗質量的效果。并且對上文中的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該院在2014—2016年間的的臨床微生物檢驗合格率穩(wěn)定超過70.00%,相比往年的數(shù)據(jù)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其整體概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說明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措施的應用于實可以顯著提高微生物檢驗的合格率與質量。
此外,院方在強化臨床微生物檢驗時還應當進一步嚴格規(guī)范標本送檢程序并嚴格控制標本質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若在微生物標本采集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的規(guī)則制度,則可能污染標本,對檢驗結果造成極大的影響,最終對患者診斷造成偏差。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在標本采集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的章程,不斷提升自己的操作規(guī)范性,在標本運輸、處理、檢測過程中,認真對待,提高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此外,當工作人員在取樣普通標本時應當知道哪些標本適合臨床檢驗。
與此同時,院方在強化臨床檢測時應當使臨床醫(yī)生與檢查人員的關系更加和睦,使的檢測結果可以更加有效。此外,臨床檢驗人員在執(zhí)行標準操作程序時應當對于監(jiān)控環(huán)境進行測試。監(jiān)控的關鍵在于無菌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孵化室和潔凈室,在這一過程中檢驗人員可以對相關環(huán)境實施探測,選擇先進的探測儀器,避免有害物質或微生物入侵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另外,根據(jù)規(guī)定,檢驗人員實施微生物臨床檢驗過程中,應當采取標準化穿著,并在使用無菌實驗室之前定期、定時使用紫外線燈消毒,在確保環(huán)境安全的同時也能夠使得檢測精度可以得到保證,最終能夠提高臨床微生物學質量。此外,對于實驗室或實驗室產生的廢物和有毒廢物則檢驗人員需要的按照有關程序處理而不能夠直接扔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出現(xiàn)。
綜上所述,院方可以通過細化檢驗操作、強化人員培訓和完善檢驗機制等措施來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最終為臨床微生物檢驗精確度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1]陳峰英,王作艷,王硯,等.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控制管理實踐及效果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16):32-34.
[2]董維維,朱仙芝,邱建達.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對策[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5,6(35):812-813.
[3]王志超,杜豪偉,栗朋輝.有效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針對性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3(12):4800-4801.
[4]黎從飛,周照華,楊永先.影響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因素與對策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17(3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