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才
(山東省壽光市人民醫(yī)院羊口分院,山東壽光 262714)
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內科常見的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其列為胃癌前狀態(tài),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胃疼、食欲不振等上消化道受納障礙[1]。本研究將我院近三年收治的CAG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阿莫西林聯(lián)合果膠鉍治療CAG的臨床效果。
將本院消化內科自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研究組74例,對照組26例,其中研究組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齡32~77歲,平均年齡(46.62±6.19)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62±2.19)年;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46.21±5.98)歲;病程3~14年,平均(5.48±2.2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使用阿莫西林(商品名:海莫;生產(chǎn)企業(yè):四川援健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0.25 g/片*24片)進行治療,2片/次,每隔6~8 h服藥一次,每日劑量不超過4 g。
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果膠鉍(商品名:瑞斯達;生產(chǎn)企業(yè):上海迪冉鄲城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50 mg*36粒)進行治療,成人一次3粒,4次/d,于三餐前1 h及臨睡時服用。
注意:使用藥物治療期間不能同時服用強酸、牛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治療15 d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觀察比較臨床效果。
治療后患者疼痛、食欲減退等臨床癥狀消失,胃鏡檢查炎癥區(qū)域消失或減輕2個級度以上判為顯效;治療后癥狀和體征減輕,胃鏡下炎癥區(qū)域減輕1個級度判為有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的判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
觀察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
使用件SPSS19.0對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百分率和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或t檢驗,P<0.05為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5.95%(71/74),明顯高于對照組76.92%(20/26),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情況[例(%)]
研究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86.49%(64/74),明顯高于對照組73.08%(19/24),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91,P < 0.05)。
臨床上發(fā)生慢性萎縮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10%~20%左右,大多數(shù)患者病機是由于胃黏膜長期受到多種致病因子刺激后發(fā)生淺表炎癥,病情逐漸進展后炎癥程度加深,胃黏膜固有腺體逐漸減少,泌酸受到影響后表現(xiàn)出噯氣、惡心、腹脹等癥狀[2]。
目前臨床治療CAG主要采取預防+治療的方案,由于臨床診斷的CAG患者有超過80%的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因此治療時必須要選擇適宜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給予阿莫西林聯(lián)合果膠鉍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和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這就說明阿莫西林聯(lián)合果膠鉍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單純使用阿莫西林治療,果膠鉍是由金屬離子鉍、鉀離子和生物大分子果膠酸組成的膠狀鉍制劑,屬于復合型藥物,患者服用后與黏蛋白結構形成螯合物,在胃黏膜形成一層具有保護功能的黏膜,同時刺激胃黏膜分泌粘液保護胃黏膜,與此同時果膠鉍還能促使幽門螺桿菌細胞內的酶失去生物活性,發(fā)生空泡變性后細菌細胞壁破裂,從而發(fā)揮抗菌作用,通過上述作用是患者胃炎創(chuàng)面達到愈合的目的。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類抗生素,其抑菌作用是抑制細菌細胞壁肽葡萄糖合成達到殺菌的目的,本研究中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達到聯(lián)合治療的目的,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CAG患者使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果膠鉍治療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
[1] 黃慧民.阿莫西林聯(lián)合果膠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2):89-90.
[2] 李杰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5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6(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