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措施與護理干預分析
●徐娟
目前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方案總體來說種類較多,沒有規(guī)范和統(tǒng)一,主要是因為各種方案均存在母嬰阻斷失敗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對于HBsAg陽性母親比較常用的母嬰阻斷方法包括:1.對新生兒單用乙肝疫苗主動免疫;2.對新生兒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聯(lián)合免疫;3.除了對新生兒免疫以外,對孕晚期母親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4.除了對新生兒免疫以外,對高病毒載量的孕晚期母親予以抗病毒藥物治療等等。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阻斷;護理干預
目的:探討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阻斷措施及護理干預的作用。方法:從產科門診選擇200多例孕婦攜帶乙肝病毒攜帶者,對孕婦和新生兒進行乙肝免疫阻斷,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200多例HBV攜帶者在幾年隨機抽查僅2例阻斷失敗。結論:加強圍手術期免疫阻斷及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乙型肝炎母嬰傳播。
對照組產婦的傳統(tǒng)治療及護理。遵醫(yī)囑并遵守婦產科的相關護理標準。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由護士實施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產婦從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中,有計劃地實施護理服務是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主任和護士長定期檢查,并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或補充計劃。
我們的阻斷措施主要是以聯(lián)合免疫阻斷為主,依孕婦乙肝體內病毒水平而確定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劑量。即:
(1)對于HBsAg和HBeAg雙陽性、HBV DNA陽性孕婦,在新生兒出生后1小時內給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后半月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在出生1月齡、2月齡和7月齡時分別接種一針1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即乙肝疫苗接種時間相應推遲1個月。
(2)對于HBsAg陽性、HBeAg陰性、HBV DNA陽性孕婦,在新生兒出生后1小時內給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后半月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在出生1月齡、2月齡和7月齡時分別接種一針1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即乙肝疫苗接種時間相應推遲1個月。
(3)對于HBsAg陽性、HBeAg陽性或陰性、HBV DNA陰性孕婦,在新生兒出生后1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00 IU和在出生24小時內及1月齡和6月齡分別接種一針10μg 重組酵母乙肝疫苗。隨機抽取我院感染產科共分娩200多例乙肝孕婦新生兒,其中很多孕婦均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處于免疫耐受期,病毒載量均在107 IU/ml以上,但在隨訪資料完整的120多例兒童中,僅有2例兒童阻斷失敗,阻斷成功率為98.33%
2.1.1 對于高病毒載量組,不論HBeAg是否陽性:
(1)根據孕婦意愿,如果孕婦決定口服抗病毒藥物干預,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在懷孕中晚期(孕28周以后)給與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新生兒出生后,給與標準方案阻斷。采集幼兒完成第三針乙肝疫苗接種后1個月的外周靜脈血(一般均是在幼兒出生后第7個月),分離血清,實驗室凍存。
(2)對于孕期不愿意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干預者,新生兒出生后在1小時內給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后半月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在出生1月齡、2月齡和7月齡時分別接種一針10μg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即乙肝疫苗接種時間相應推遲1個月。采集幼兒完成第三針乙肝疫苗接種后1個月的外周靜脈血(一般均是在幼兒出生后第8個月),分離血清,實驗室凍存。
2.1.2 對于低病毒載量組:
(1)不論HBeAg是否陽性,不建議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干預。
產后48小時,參與手術的護理人員應該再次來到病房進一步了解產婦的情況,特別關注產婦的心理變化,用關心愛護的態(tài)度贊揚、鼓勵產婦戰(zhàn)勝疾病。期間,可以征求產婦家屬意見,對參與手術的護理人員進行滿意、非常滿意、不滿意的評定,這樣做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醫(yī)院的護理質量。
大多數(shù)嬰兒圍產期受HBV感染的機率較大,因此產后早期干預對HBV感染至關重要。因此,新生兒出生即采用主、動聯(lián)合被免疫的結合方法。新生兒出生12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iu,同時在不同的位置注射10克乙肝疫苗進行接種。在半個月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個月和6個月時接種乙肝疫苗,這種方法對乙型肝炎母嬰傳播有90%以上的阻斷效果。在新生兒登記處登記所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新生兒,并告誡新生兒父母妥善保存預防接種本并按時帶嬰兒進行疫苗接種。6個月后,電話隨訪進行疫苗接種的嬰兒。
對于乙肝攜帶者是否可以母乳喂養(yǎng)有不同的看法。應該根據孕婦的情況,選擇喂養(yǎng)方式。HBsAg陽性、小三陽的母親可以選擇母乳喂養(yǎng);小三陽但HBV-DNA陽性、大三陽具有感染性等在遵循母親和他們家庭意見的基礎上建議選擇人工喂養(yǎng)。
孕婦乙肝病毒攜帶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兒注射疫苗能有效阻斷宮內感染,產生抗體并通過胎盤免疫保護胎兒。同時,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樹立HBV攜帶者母嬰傳播阻斷的正確意識,在妊娠期和新生兒接種方面積極配合,糾正不良習慣,熟悉嬰兒保護性隔離,降低HBV感染率,對預防HBV攜帶孕產婦的新生兒感染HBV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作者單位:蘇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1]劉穎琳,鄺健全,張睿.12胎兒感染乙肝病毒的臨床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8):465.
[2]俞蕙,朱啟熔.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2):81.
[3]夏國良,龔健,王繼杰,等.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方案的保護效果評價.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362-365.
徐娟(1987~),2011年8月參加工作,畢業(yè)于蘇州大學護理學院,現(xiàn)在是蘇州第五人民醫(yī)院八病區(qū)產科護士,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