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翔
(安徽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校音樂教學中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關系探討
周子翔
(安徽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是兩種重要歌唱方法,也是構成音樂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在當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將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教學方法區(qū)分開來并在二者之間找到聯(lián)系是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因此,本文對高校音樂教學中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與分析。
民族唱法;美聲唱法;音樂教學
由于不同民族在性格、審美、經濟以及政治等方面的不同,在藝術方面的表現(xiàn)形式也體現(xiàn)出巨大的差異,所形成的演唱風格,同時也受該民族的語言風格、藝術階層群體特點的影響,也正是這種原因某一特定民族的表現(xiàn)張力、感染力與生命力才能夠為世人所熟知,相關的理論值得研究。
(一)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來源于意大利,成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作為一種演唱方法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懊缆暢ā钡奶攸c主要體現(xiàn)在演唱力量方面,柔聲演唱階段,歌唱者只使用半分力量,待演唱進行到高音階段,則改以強烈的沖擊單調來彰顯音樂的力量。美聲唱法重點對重音區(qū)進行修飾,強調單調的轉換自如,不僅具有較強的穿透力,音色也十分圓潤,需要演唱者音域要寬廣,表現(xiàn)出極強的聲音共鳴。
(二)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唱法,是通過歌唱藝術來表達民族精神的一種歌唱形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的民族唱法既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有一定程度的區(qū)別。該唱法體現(xiàn)出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一)呼吸方法比較
氣息的連貫、自然的呼吸是美聲唱法的核心要求,演唱者需要經歷嚴格的尾聲訓練,具體的呼吸方法主要為胸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胸式呼吸三種。其中胸式呼吸方式在美聲唱法中的應用最為普遍。不同于其他的呼吸技巧,胸腹式呼吸難度相對較大,演唱者需要深入了解共鳴呼吸與氣息沖擊的有關原理,盡量用少量的氣息來提高聲音共鳴的厚度。
與美聲唱法相同,民族唱法也十分重視呼吸的作用,“綜小腹,開肋繃胃”,“氣沉丹田”是美聲唱法呼吸的核心方法。民族唱法以“吟”為基礎來強調呼吸的重要性,具體表現(xiàn)特點為自如舒緩、悠長圓潤。
由此可知,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二者之間在發(fā)音技巧方面有一定的聯(lián)系,而在外在表現(xiàn)上,由于發(fā)力位置的不同,在音色上也有著十分明顯的區(qū)分。因此在具體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任課教學需要對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分別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二)表現(xiàn)形式上的差異
民族唱法長期受到曲藝與戲曲的影響,在演唱方式上也可以參照曲藝與戲曲的部分特點。尤其是表演者的肢體、聲音以及表情神態(tài)上,民族唱法也對我國的傳統(tǒng)曲目進行了廣泛的借鑒,力求從體態(tài)、動作等方面的來實現(xiàn)肢體與音樂之間的協(xié)調,提高歌唱表演的感染力。而在美聲唱法中,則不提倡表演者在演唱過程中盡量保持高昂的表情神態(tài),幾乎沒有肢體動作修飾。這種演唱方法與歐洲的歷史文化特點有著很大的關系。由于歐洲教會性質以制約與統(tǒng)治為主,不要求音樂表達方式過于張揚。另外,美聲唱法在高音部分聲音有力而穩(wěn)定,不可以被過大的肢體動作擾亂發(fā)音。
(三)演唱處理與藝術風格的比較
“美聲唱法”涉及到較多演唱形式,比如詠敘調、宣敘調以及詠嘆調等,不同演唱形式在風格表現(xiàn)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結束意大利民族語言,能夠表現(xiàn)出一種完善、融洽的唱腔,將民族歷史文化與高昂的藝術表現(xiàn)融為一體,無論是在表現(xiàn)風格上還是在語言旋律上,都有著十分突出的獨創(chuàng)性。美聲唱法的獨特性、系統(tǒng)性與科學性是該藝術形式受到廣泛歡迎的根本原因。俄、法、德等音樂流派均針對美聲唱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該演唱方法的技巧。
演唱者在接受訓練時,需要通過全方位的研究與學習來塑造自身的聲音表現(xiàn)特點。美聲演唱技巧的學習需要從多角度來劃分男女聲部,學習內容也涉及到音樂發(fā)展史、風格、民族以及發(fā)聲等。國內的表演者在學習美聲唱法的時候也需要加強意大利語言的學習,任何一種音樂演唱形式都需要解決不同民族間的語言障礙問題,也只有解決語言問題,演唱者才能夠對該民族唱法的精髓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在民族唱法方面,演唱者可以對美聲唱法進行大膽地學習與借鑒,將美聲唱法的優(yōu)點與民族唱法的特點有機結合起來,運用真假音混合聲來保留真聲色彩,拓展藝術發(fā)揮空間。在聲音共鳴到達某一極限時則需要綜合運用各種聲音輔助手段使聲音更加清亮、洪徹。由于發(fā)聲方式上所獨有的特點,使得民族唱法在借鑒其他唱法的能力上也體現(xiàn)出了巨大的優(yōu)勢。在聲樂觀念方面,由訓練所得到的音色與天生的嗓音之間有著不一樣的表達效果。民族唱法的地方特色也需要由質樸自然的聲音展現(xiàn)出來。歌唱訓練在方法上也需要依照藝術表現(xiàn)的客觀需求對不同層次的表現(xiàn)內容進行劃分,在學習過程中感情民族唱法的內涵。
聲樂藝術作為語言與音樂的重要結合形式,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都是一種受到廣泛關注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演唱者需要統(tǒng)籌兼顧不同音樂流派的演唱技巧,通過科學合理的發(fā)聲訓練,提高藝術感染力與音樂表現(xiàn)力。
[1]李璐.改革開放以來美聲唱法中國化發(fā)展進程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13).
[2]管成鋒,欒珍珍.高校音樂教學中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關系[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05):150-151.
[3]林琛.淺析高校聲樂教學中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關系[J].大眾文藝,2012(22):275-276.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