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賢(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流行歌曲的藝術特征及其對音樂教育的影響力
曹智賢(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在現代音樂文化中,流行音樂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眾多音樂家不被看好的流行音樂,如今已經成為音樂界的半壁江山。眾多藝術類高職院校中,流行音樂已經成為一個吸引著眾多年輕人專業(yè)。
流行音樂;藝術;高職院校
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潑且情感真摯的歌曲,這些歌曲與傳統(tǒng)音樂比較而言,一般都表現得輕松活潑,被人們廣泛傳播。流行音樂因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也被稱為“大眾音樂”。
第一,流行歌曲的旋律比古典藝術歌曲簡單。對于古典藝術歌曲而言,講究的是嗓音的純凈,流行歌曲則多強調情感和表現力,因此流行歌曲的旋律比古典音樂要簡單很多,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王菲的《明月幾時有》,歌詞是蘇軾的一首詞,經過改編,整個歌曲變得朗朗上口,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首詞的過程中可能背不下來,但是學習歌曲后,課文背誦就變得簡單很多。
第二,流行歌曲在演唱處理﹑節(jié)奏方面強調用個性去尋求自身的藝術價值。流行歌曲作為最標新立異,最能展現自我風采的音樂形式,一直被眾多音樂愛好者所青睞。在流行音樂的世界里,歌手們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節(jié)奏和演唱形式的改編,盡情展現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
第三,流行歌曲在內容上更擅長情感的抒發(fā),更容易打動人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流行歌曲雖然具有一定的時限性,但是之所以能夠被人們廣為傳唱,就是因為它的歌詞描述出了人們共同的情感,不管是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還是分手的戀人,總有很多情歌可以慰藉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找到心理共鳴,因此流行歌曲才會在人們之間廣為流傳。比如陳奕迅的《好久不見》,講述了分手后對對方的思念,歌詞深刻的描述了戀人之間繾綣的愛戀,很多分手后的戀人在聽歌的過程中都會情不自禁的流淚。
第四,流行歌曲在表演傳播上更具現代化特點。以前我們聽流行歌曲的時候都是卡帶,現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唱片﹑無線電視﹑隨身聽﹑手機軟件等使得流行歌曲的傳播越來越簡單,跑步﹑閱讀﹑洗澡時候都可以通過手機軟件來進行流行歌曲的欣賞,而且錄制唱片的成本也越來越低,人人都可以為自己錄制一張專屬唱片,流行音樂利用現代化傳播手段,走進千家萬戶。
第一,教師要轉變思想,具備現代化音樂理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首先對流行歌曲的歷史和唱腔都十分熟悉,了解流行歌曲從一開始的注重氣聲唱法﹑到后面的注重旋律﹑注重節(jié)奏﹑吶喊搖滾等,最終形成了現在包羅萬象的流行音樂形式的歷史。同時要了解我國眾多歌手的獨特風格如張學友的深情﹑王菲的空靈﹑張惠妹的熱情等等,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導學生,只有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能被觀眾所認可和熟知,才有發(fā)展的可能性。
第二,教師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作為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用一首好聽的流行歌曲或者樂器演奏﹑街舞等吸引同學,讓同學被老師吸引,拉近老師和學生們的距離,通過這些技能讓同學們對老師產生敬佩之情,樹立教師的威信。高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不斷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F在的學生通過互聯網可以了解到自己想要學習的任何知識,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只有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和專業(yè)音樂技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吸引住學生,讓學生愿意跟隨老師學習,愿意聽從老師的教導。
第三,在教學內容選擇上要適合學生的歌曲。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挑選那些明星演唱的歌曲,比如汪峰的《存在》《北京北京》《當我想你的時候》﹑周杰倫的《雙節(jié)棍》《青花瓷》等,希望通過j211名人效應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但是流行歌曲具有一定的時限性,老師們在挑選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適當的選擇一些經典曲目進行教學,通過不同類型的流行歌曲,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技巧,比如民歌騰格爾的《天堂》《蒙古人》等;快節(jié)奏的歌曲如陳慧琳的《不如跳舞》《花花宇宙》等。通過讓學生們學習這些不同種類的流行歌曲,增加學生們對流行歌曲的理解。
第四,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老師可以用現場演唱會的方式,讓學生們感受作為歌手的榮耀。老師可以扮演歌手,然后讓同學們扮演歌迷,在自己演唱的過程中揮舞熒光棒和自己進行互動;也可以邀請學生們上臺進行演唱,讓學生們現場感受舞臺的魅力?,F在很多音樂節(jié)目都會邀請高校學生現場觀看,或者采取搶票的方式,比如《我是歌手》等節(jié)目,老師可以想辦法獲取門票,然后帶領同學們現場進行感受,返回學校后讓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愿望,以此來讓學生感受流行文化的魅力。
流行歌曲承載著人們的悲歡離合,同時也詮釋著人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它的存在是音樂發(fā)展的結果,是人類夢想和理想進步的結果,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理解其歷史發(fā)展和內涵,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有激情,流行音樂才會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1]牟俊琪.流行歌曲的藝術特征[J].現代婦女(下旬),2013(06):25-29.
[2]薛瑞芝.周杰倫流行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征研究[J].戲劇之家,2015(17):64-67.
[3]陸正蘭.流行歌曲中意象符號的性別使用差異[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6):19-21.
G632.5
A
曹智賢(1990—),女,漢,湖南長沙人,就職于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本科,研究方向:音樂學(音樂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