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銘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江蘇 南京 210031)
何謂“教歌”?本文中的“教歌”是指合唱排中教師唱一句,學生學唱一句,從音高到節(jié)奏,從歌詞到發(fā)聲,直到學生完全唱會唱練熟為止。由于歌是一句一句教出來的,所以,筆者稱之為“教歌”。那么“教歌”有哪些特點呢?
其一,教歌的目的
往往是為了一個活動的需要臨時集中學生進行集訓,盡快地把歌學會以能夠登臺表演。
如某學校紀念“一二·九”進行的合唱比賽,這時就需要有人去“教歌”。
其二,教歌的對象
識譜、演唱的能力較低。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學生很難拿到譜子就開始視唱,因此,只得采取一句一句教的辦法,把各聲部的旋律都教會,最后進行合成。
其三,教歌的周期
教歌的周期是短暫的,很少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科學訓練,往往一個活動結束,教歌也就結束了。
“教歌”是好是壞呢?
正是因為教歌的對象基礎薄弱,練習的時間短,所以不可能先唱譜再唱詞,因此,教歌是繞開“識譜”直接教唱詞的。常常出現(xiàn)跑調跑音的現(xiàn)象。如果要求再高一點,特別是變化音稍多的多聲部作品,由于難度的增加,勢必會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結果一定是不甚理想的。因此這種教歌的方式只能應用于簡單的單聲部歌曲教唱,對于復雜的合唱教學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既然教歌有這么多的弊端或者不足,為什么還有很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排練合唱時還停留在教歌的層面呢?這需要從目前的中小學合唱生存和發(fā)展的狀況談起。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興起,許多學校都建立了合唱團,以筆者所在地區(qū)初中學段為例,應該說從上級領導以及政策層面是支持合唱的發(fā)展的,但是在學校具體訓練的時候卻由于學業(yè)重等原因很難保證時間。也就是說,合唱隊剛剛進入一個好的狀態(tài)就面臨解散的尷尬局面。當面臨地區(qū)舉行合唱比賽時,只好匆忙上馬,也許短期內會有一個提升,但是學生最終的音樂表現(xiàn)力很難有大的提升,另外,密集的加班加點也使學生苦不堪言,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對音樂、對合唱的興趣。
照理說,初中學段的學生經(jīng)過小學6年的音樂課教學進入初中應該能正常識譜了,但是現(xiàn)狀堪憂。關于識譜在合唱教學中的重要性,中國音樂學院吳靈芬教授在2002年時給她的老師鄭小英的信中寫道:中國只有徹底學習五線譜,合唱才會有質的提高。前些年正好是教改轟轟烈烈進行的時候,老師們不是在給學生打音樂基礎,而是在“表演課”。目前,外界對這場改革頗有否定之意。我個人覺得,這次教改是否成功或者失敗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教革我們收獲了什么,我充分意識到之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不足之處:過于注重形式上的豐富,過于關注學生的興趣,嚴重忽視和淡化了音樂基礎教學。我們的學生依然沒有大范圍學會讀譜。正是由于讀譜的缺失,導致了大部分中小學合唱團的排練仍然停留在“教歌”的層面。
一個好的學生合唱團,他的指揮必定是優(yōu)秀的。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合唱指揮必定是個好的音樂教師,但是一個好的音樂教師卻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合唱指揮。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合唱指揮的專業(yè)性很強,而我國中小學音樂老師往往畢業(yè)于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非正式的音樂學院),合唱只是大學時的一門選修課,并沒有正式列入課程??赡墚厴I(yè)后這類學生教聲樂、器樂或者樂理都是得心應手的,但是對于合唱指揮這一課程來說卻是十分陌生。即使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積累了很多一線教學的教學手段和經(jīng)驗,但合唱指揮卻是一個集多個音樂要素為一體的工作,一個合格的合唱指揮至少應具備以下能力:一、較好的研讀分析多聲部樂譜的能力(五線譜)。二、必須要精通一門樂器,以鋼琴為最佳。三、精通合唱團聲音的訓練(有別于獨唱)。四、指揮動作:省、準、美。五、音樂作品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除了完成譜面上的表情記號,還需要有指揮自己的二度創(chuàng)作。六、較強的音樂駕馭能力和現(xiàn)場教學能力。合唱團人多,聲部多,排練時指揮一定要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七、精通和聲,具備一定的合唱改編能力。八、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如果音樂教師沒有經(jīng)過全面深入的學習和較強的領導能力,是很難具備一個合格的合唱指揮的要求的,如此貿(mào)然參與到合唱活動中來,注定只會出現(xiàn)“教歌”的現(xiàn)象。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作為高雅音樂范疇的合唱顯然是促使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最佳途徑之一,學生在合唱團中除了學到音樂技巧,更能夠學到“自己在合唱團中的地位”“懂得尊敬老師,懂得有禮有節(jié)地與其他同學人合作”,“在排練和表演中克服困難樹立自己的信心”,“在多聲部合唱中鍛煉自己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可見合唱教學在整個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只要“教歌”依然存在,合唱教學的功效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音樂教師們應在平時音樂教學中做好音樂基礎普及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利用業(yè)余時間拜師學藝勤學苦練提高自身合唱指揮素養(yǎng);爭取家校各方支持保證合唱的訓練時間,如此方能帶領學生們走進合唱之門,以突破合唱訓練中“教歌”這一瓶頸。
[1]馬革順.合唱學新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2]陳巧姑.童聲合唱輔導與指揮[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