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先
內蒙古扎賚特旗人民法院,內蒙古 興安盟 137600
淺析立案登記制下的訴權保障
周繼先
內蒙古扎賚特旗人民法院,內蒙古 興安盟 137600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我國立案登記制度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施行。立案審查是立案登記過程中的核心,也是保障民主權利的一件大事。如何保障人民的訴權問題,是當下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從原因和措施兩個方面對我國立案登記制下的訴權保障作了簡要分析。
立案登記制;訴權保障;立案審查
(一)立法秩序
在權利高度統(tǒng)一的體系當中,司法權的權力與職能相對而言較弱,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具有局限性。此外,我國法律整改力度受多方面的限制,其中主要有兩方面:法律僅管理限定范圍內的糾紛;法律條文的普適性不高,雖然有明文規(guī)定,但有些條文不適用于實際情況,無法落到實處。
(二)立法技術
從技術方面來說,案件審查是立案的必經之路。由審查制轉為登記制,表征了立案模式的轉變,更注重保障當事人的訴權。但這種轉變是在保證法院審查能力及原有審查條件的基礎之上的。立案登記制并不僅局限于字面意思,將整個立案過程簡化為登記工作,而是為了平衡權力與案件之間的關系。造成立案困難的根本原因是起訴要件與訴訟要件間沒有明確的界線。要想切實解決問題,重點應該從是否該審查轉向如何確定正確的審查內容及審查時間。新的制度僅調整了案件受理的流程,大部分條文是關于訴訟要件,不涉及與起訴要件相關的規(guī)定。訴訟要件應該處于訴訟開始之后的階段,但我國制度將訴訟要件作為開始訴訟的條件,這與理論是相悖的。立案登記相當于僅更改了案件受理這一說法,并沒有從根本上處理立案難的問題。
(一)完善審前程序的構建
審前程序是案件受理到開庭審理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訴訟活動,其目的在于審查當事人及判斷案件是否在法院管理范圍內,并搜集案件所需的證據(jù)資料,為開庭審理做準備。一是,要對案件的性質進行審查,然后以此來判斷雙方當事人和法院的管轄權。二是,整理相關材料,對案件的證據(jù)材料進行歸納,對其材料整理到適合審理。三是,明確案件所要爭議的內容,為審理做充足的準備。在我國以及英美等國家都具有獨立的審前程序。比如,在美國聯(lián)邦法院民事訴訟中,其審前需要作的工作主要有三項內容,分別為訴答、發(fā)現(xiàn)以及審前會議。然后再對其交換證據(jù),確定主要爭議點并收集證據(jù)以及爭議要點等。
(二)進一步細化立案受理程序
當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的那一刻起,人民法院對于符合法律的材料的,符合訴訟法第二十五條和第四十九條中規(guī)定的,應當立即給予登記立案。對于當場不能判定的,法院要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給予接收起訴狀,并對其出具書面憑證,注明收到日期,在7日之內要作出決定,是否立案。另外,立案庭要在7日之內組織開展討論會議,合議庭進行統(tǒng)一的編號,然后在移送法庭審理。對通過書進行受理,對于預交的訴訟費應由立案庭給予辦理。法院在向當事人送達受理通知書時,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訴訟的范圍,以及舉證的時間和提供的證據(jù),并對其告誡符法律后果,對向當事人的提示訴訟不當?shù)?,并超過起訴期限的,相當減少其訴訟風險,并減少當事人的訴訟。對于那些當事人不予受理和駁回的裁定,當事人可以對其提起上訴,然后由二審法院進行立案審理。對于那些駁回的起訴,當事人再提起上訴的,對于實體的問題,法字要給予審查,并建議由二審法院對此進行審理。
(三)在立案環(huán)節(jié)充分行使釋明權
在案件的立案環(huán)節(jié),法院立案庭要不斷加強對案件立案過程的釋明指導工作,在立案過程中,立案法官在審查時,要依法指導起訴人的行為,并對其做具體的確切指導,對具體的請求,要準確的確定被告。對于原告主體不適合的,要及時告知原告相關條件。然后對其進行變更發(fā)證,對于原告不適格的。對于起訴人的訴訟表示不夠具體和不確切的。法院應當向起訴人闡明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并引導其正確的表達方式,并對起訴案件進行明確描述。另外,對于相同的起義案件,合議庭應當明確被訴的行政行為。
(四)加強立案檢察監(jiān)督和不斷完善立案登記模式
人民在立案審查過程中,要時刻公開立案程序,進一步規(guī)范立案行為,并不斷加強對立案流程的監(jiān)督工作。而對于上級人民法院要充分發(fā)揮其監(jiān)督職能,對于下級法院有案不立,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加強立案流程的監(jiān)督工作。作為上級人民法院要充分發(fā)揮其監(jiān)督職能,對于下級法院部門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警告與糾正,并對于有案不立的部門,責令給予警告,必要時,可以讓其他下級的法院部門立案審理。人民法院要不斷加林監(jiān)督監(jiān)查力度,一旦發(fā)現(xiàn)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以及人為控制立案的行為,對有關的法院部門責任人要給予依法追究責任。對其造成嚴重后果的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受現(xiàn)實條件的影響,立案登記制度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解開司法制度的一些限制,要不斷明確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但就目前來看,為了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訴權,還需要進一步改革法律法規(guī)制度,完善起訴條件、起訴程序,不斷完善立案登記制度,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
[1]谷佳杰,黃文官.論訴訟要件的審理裁判原理——以比較法的考察為視角[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5(02).
[2]田海鑫.淺析民事訴訟要件理論——以德、日、美民事訴訟為中心的考察[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3).
D925.1
A
2095-4379-(2017)32-0218-01
周繼先(1982-),男,法律碩士,內蒙古扎賚特旗人民法院新林法庭,副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