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虎
錘煉“三重境界”,爭做“合格法官”
●劉念虎
“合格”看似簡單,甚至有人反問“我不合格嗎”,但知易行難,既要辯證思維認識,又要與時俱進努力。尤其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化司法改革的新形勢下,想成為一名合格法官,需要咬定“忠誠、干凈、擔當”目標,不斷完善自我、凈化自我、錘煉自我,努力達到“三重境界”:
一、學習之境界——知不足,無止境。古人講“腹有詩書氣自華”。成為一名合格法官,應當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境界、一種追求,讓學習成為個人成長進步的階梯、矯正人生航向的羅盤,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一是以學習定航向?!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睂W習可“補精神之鈣”、鑄“黨性之魂”,培養(yǎng)大眼光、大胸懷、大境界,善于登高望遠,但又防止好高騖遠。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要通過學習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為我黨“核心凝聚、集體堅強”貢獻微薄之力,以執(zhí)著我的夢去助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二是以學習補短板。當今社會瞬息萬變,新知識新事物層出不窮,每個人不可避免面臨“本領恐慌”“能力不足”。這就需要堅持“每日三省吾身”,常懷“空杯狀態(tài)”,認清能力短板,適時歸零學習,周而復始磨練,常年累月積累,定會從量變到質變,此時“驀然回首”,于“燈火闌珊處”領悟學習真諦,正所謂“學習不能增加人生長度,但可以積淀人生厚度”。三是以學習強實踐。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司法是一門實踐藝術,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懂得社會、熟悉國情、了解民意。做一名合格法官,不僅要讀“有字之書”,還要學“無字之書”,堅持向群眾學、向先進學、向身邊老同志學,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升自我。
二、干事之境界——不知足,精益精?!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敝泻弦?,貴在行動,要有“建功必有我”的精神,提升工作境界,堅持一流標準,既想干、敢干、積極干,又能干、會干、善于干,力爭成為本領域的行家里手、專家權威。一是高點定位工作。有這么一個故事,有三名建筑工人在干活,有人分別問他們在做什么,第一個人回答“在砌磚”,第二個人回答“在蓋房子”,第三個人回答“在美化城市”,最終第三個人成為了一名建筑工程師。做一名合格法官,應當高點定位工作,決不能把司法職業(yè)作為一份簡單的工作或謀生的飯碗,而是作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崇高事業(yè)來對待,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讓事業(yè)成為人生最絢麗多彩的風景。二是敢于擔當責任。我們在工作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或棘手難辦的案子,應當大力弘揚擔當精神,學做“駿馬”而不是當“鴕鳥”,落實工作不折不扣而不是拈輕怕重。特別是隨著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推開,大家都面對利益再調整、職業(yè)再選擇,需要用“合格”的標準審視定位自己,不僅把入額作為一份榮譽和待遇,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和重托,既積極迎接改革勇立“潮頭”,又腳踏實地做好手頭工作,確保高標準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三是堅持用心工作。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日常工作中,身邊有些同志不時抱怨大材小用、無用武之地,但在同樣崗位、干同樣工作有人卻成為業(yè)務尖子、模范典型?!安换紵o策、只怕無心”,一個人學識、能力固然重要,但用心工作更重要,既要保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豪言壯志,又要樹立“想當將軍首先從士兵做起”的實干作風,弘揚工匠精神,堅持落細落小,以“不知足”態(tài)度干好每一項工作、辦好每一件案子,以“涓涓細流匯集成河”,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三、做人之境界——常知足,重品行。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常知足不是阿Q精神,也不是“酸葡萄”理論,而是一種思想境界。從古代介子推“無功不受祿”、鮑叔牙讓賢、孔融讓梨,到當代毛澤東自降工資、周恩來“不當接班人”、朱德不領“元帥薪俸”等,都被傳為佳話流傳,視為做人楷模學習。法官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牢記“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山望著那山高”的警語,堅持“知足常樂”,信奉“吃虧是?!?,才能達到“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至高境界。一是淡泊名利“不糾結”。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身背生存的壓力、生活的重負,面對紛繁復雜、燈紅酒綠的世相,面對社會上高談闊論房子、車子、票子,必須以信念之燈穿透紛繁的迷霧,以知足之劍刺破糾結的繩網,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才能站得直、行得正、扛得住、硬得起,無愧中共黨員、人民法官的稱號。二是遵規(guī)守矩“不大意”。古人說:“矩不正,不可為方;規(guī)不正,不可為圓”。毛澤東在1942年整風運動時強調:“身為黨員,鐵的紀律非執(zhí)行不可,孫行者頭上套的箍是金的,共產黨的紀律是鐵的,比孫行者的金箍還厲害、還硬”。尤其在當前多媒體時代,微信、微博傳播信息更快、更廣,負面消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更需要增強政治鑒別力,不該發(fā)的信息不發(fā),不該說的話不說,防止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栽跟頭、吃苦頭、犯錯誤。三是廉潔自律“不變色”。清正廉潔好比我們衣服的第一??圩樱绻谝涣?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不能越界,底線必須堅守?!弊鲆幻细穹ü?,必須把住人生“第一次”,扣好第一??圩?,堅決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慎始如初、善始善終,這樣的人生才會圓滿。
總之,合格法官不僅僅是一種身份象征,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價值追求,需要在真抓實干中踐行忠誠干凈擔當,也應當在披荊斬棘中感悟奮斗人生的多重境界。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責任編校: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