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曲靖市委黨校課題組
(中共曲靖市委黨校,云南 曲靖 655000)
地方黨校黨性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及經(jīng)驗
中共曲靖市委黨校課題組
(中共曲靖市委黨校,云南 曲靖 655000)
80年前,紅軍長征兩次途經(jīng)曲靖,留下了一段完整的“紅軍長征過云南”的歷史。結合這一主題,中共曲靖市委黨校開創(chuàng)名為“紅色之路”的新型黨性教育專題模式,開辟了“一圈、兩線、多點”的教學線路,設置了“三篇”差異化教學主題。根據(jù)實踐活動,積極探索黨性教育活動的規(guī)律和方法,提出必須兼顧方案、效果、內容、方法、隊伍、資源等“六有”元素,做到教學項目化、教師團隊化、教學科研一體化,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長征;黨性教育;教學質量;理想信念
黨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一個永恒主題。2015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yǎng)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各級黨校要把黨性教育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保?]同時,在黨性教育的效果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一”的要求:“不僅能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而且能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2]面對當前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中共曲靖市委黨校依托曲靖市本土紅色資源,積極探索黨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設置了嚴謹?shù)慕虒W模塊,開設了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專題,創(chuàng)新了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黨性教學風格。
紅色資源是干部教育培訓的特殊資源,在加強黨員干部黨性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曲靖市的紅色資源豐富,尤其是80年前的紅軍長征,兩次途經(jīng)曲靖市,留下了一段完整的“紅軍長征過云南”歷史。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紅軍從貴州進入曲靖,途經(jīng)富源(當時的平彝)、沾益、麒麟(當時的曲靖)、馬龍、宣威、會澤,行程600千米。黨中央、中央軍委曾召開了意義重大的三元宮會議,先后發(fā)布了《關于消滅沾益、曲靖、白水之敵的指示》和《關于我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qū)的指示》等文件,攻克馬龍、宣威、會澤縣城,于5月上旬渡過金沙江,“取得了長征以來戰(zhàn)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性的勝利?!保?]1936年,紅二、六軍團經(jīng)過數(shù)月轉戰(zhàn),于3月下旬從貴州進入曲靖市,途經(jīng)宣威、富源、沾益、麒麟、馬龍等六個縣市區(qū),行程約700千米,歷時20天,在宣威來賓鋪虎頭山與滇軍主力展開激戰(zhàn),史稱“虎頭山戰(zhàn)役”,是紅軍過云南時最大、最慘烈的一次戰(zhàn)役。
紅軍長征兩次過曲靖市,不僅在沿途撒下了革命的火種,還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和舊跡。中共曲靖市委黨校依托“紅軍長征過曲靖”的歷史,按照“一圈,兩線,三篇,多點”的總體教學架構,打造了系列“紅色之路”的黨性教育精品課程。
(一)“一圈、兩線”設置教學線路
圍繞這段紅色歷史,依托現(xiàn)有革命遺址等優(yōu)勢紅色資源,根據(jù)教學計劃的時間設置,中共曲靖市委黨校選取了資源集中的麒麟?yún)^(qū)、宣威市、會澤縣為重點區(qū)域,設計了差異化“紅色之路”黨性教育套餐。
“一圈”,即從麒麟?yún)^(qū)出發(fā),向北到會澤縣,再往東到宣威市而后回到麒麟?yún)^(qū)的閉合環(huán)線?!皟删€”,即從麒麟?yún)^(qū)出發(fā),可以選擇單獨向北到達會澤縣,也可以單獨選擇向東到宣威市,再回到麒麟?yún)^(qū)的兩條線路。這種主題明晰,但是有個性差異的教學設置,時間可以短到一天,也可以長到七天,能夠更加靈活地安排黨性教育課程,以滿足各種要求不同、對象不同的培訓班次。
(二)“三篇”明確教學主題
教學主題是黨性教育的靈魂。根據(jù)三個縣(市、區(qū))不同的教學資源,確定了三個不同的教學主題:以三元宮會議為主題的“方向篇”、以虎頭山戰(zhàn)役為主題的“戰(zhàn)斗篇”,以會澤擴紅為主題的“群眾路線篇”,從不同的方面立體呈現(xiàn)“紅軍長征過曲靖”的歷史。
1.方向篇——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1935年4月27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推進至三元宮不遠處的關下村時,截獲了國民黨云南省主席龍云派往貴州的一輛軍車,繳獲了20余份云南軍事地圖和云南白藥、宣威火腿、普洱名茶等物品。當天下午,紅軍總部宿營三元宮。朱德總司令先后向一、三、五軍團首長發(fā)出《我野戰(zhàn)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營》《關于各軍團二十八日行動部署》兩份電文。當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在三元宮召開會議。會議上,毛澤東認為“第一,從遵義會議以后,我軍機動作戰(zhàn),已把蔣介石的尾追部隊甩在側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取得了西進北渡金沙江的最有利時機。但同時,蔣介石在貴陽正調集近七十個團的兵力向我尾追;其中,萬耀煌的第十三師離我后衛(wèi)部隊——五軍團只有兩三天的行程。不過,金沙江兩岸目前尚無敵人正規(guī)部隊防守,比較空虛,對我有利。第二,從進入云南境內的地形條件,特別是從今天繳獲的十萬分之一地圖上看,昆明東北地區(qū)是一塊比較大的平原,不像湖南、貴州兩省有良好的山區(qū)可以利用。我軍現(xiàn)在不宜在平川地帶同敵人進行大的戰(zhàn)斗?!保?]在“三元宮”會議上,“中央作出了西進北上迅速搶渡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蘇區(qū)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對保存紅軍有生力量,實行戰(zhàn)略轉移,順利渡過金沙江,都具有重大的決定性意義。”[5]
正是在曲靖市西山關下村戰(zhàn)斗中繳獲的地圖,使中央得以正確分析了紅軍當時所處環(huán)境,進而作出了西進北上迅速搶渡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蘇區(qū)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方向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們在三元宮紀念園開展以“戰(zhàn)略方向”為主題的黨性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讓廣大黨員干部更進一步明確:無論是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正確的方向和抉擇是指引黨和國家前行的重要基石。
2.戰(zhàn)斗篇——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1936年3月23日,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肖克、王震等人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在宣威虎頭山一帶與滇軍和國民黨中央軍、貴州軍展開激戰(zhàn)。此次戰(zhàn)斗是紅軍在云南境內進行的規(guī)模最大的戰(zhàn)斗,雙方參戰(zhàn)人員多達數(shù)萬之眾。面對槍林彈雨,紅軍將士們英勇奮戰(zhàn),反復沖殺,壓制了敵人的進攻,與敵軍形成對峙狀態(tài)。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紅軍總部決定趁著夜色掩護,主動撤出戰(zhàn)斗。
紅軍二、六軍團在宣威虎頭山遭到敵軍前阻后追的夾擊時,不懼數(shù)倍于己強大的敵人,以寡敵眾、勇猛出擊、浴血奮戰(zhàn),痛擊敵軍。300余位紅軍指戰(zhàn)員壯烈犧牲,這是紅軍長征途經(jīng)云南犧牲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戰(zhàn)役。紅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給今天的黨員干部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3.擴紅篇——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工作方法。1935年4月,云南彝良人羅炳輝率領的紅九軍團途經(jīng)會澤,攻占縣城后,主持群眾大會,公開審判禍國殃民的當?shù)赝梁懒蛹潱_倉放糧救濟百姓,打開監(jiān)獄、釋放無辜群眾,同時沿途宣傳紅軍的政治主張。這些措施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短短幾天,1500名群眾積極報名參加紅軍,水城村也因此成為紅軍長征途中紅九軍團擴紅最多的地方之一。紅軍將士深入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發(fā)揚群眾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我們今天處理好干群關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三)“多點”充實教學內容
曲靖市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據(jù)《曲靖市革命遺址通覽》[6]一書的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2012年,共有革命遺址166處,其他遺址12處,遍布于曲靖市的各個縣(市、區(qū)),其中麒麟?yún)^(qū)13個,會澤縣15個,宣威市24個,富源縣20個,沾益縣6個,馬龍縣32個,陸良縣28個,師宗縣16個,羅平縣12個。根據(jù)上述線路與主題,中共曲靖市委黨校將曲靖三元宮紀念園、宣威虎頭山紅軍烈士陵園、水城擴紅生態(tài)園等革命遺址納入現(xiàn)場教學重點。其中:曲靖三元宮紀念園,位于麒麟?yún)^(qū)城西的關下村,原是一個道觀,是為了紀念紅軍長征時在此召開的三元宮會議而修建;宣威市虎頭山紅軍烈士陵園,位于宣威市城北的大坡山,是為了紀念紅二、六軍團在虎頭山戰(zhàn)役中犧牲的烈士們而修建(大坡山是當年此次戰(zhàn)役的紅軍總指揮部所在之地);會澤縣水城擴紅文化生態(tài)園,位于會澤縣城北面兩公里處的萬額山麓,是為了紀念當年紅九軍團過會澤時的擴紅壯舉而修建。
同時,為了豐富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將沿途與之相關的一系列革命遺跡、歷史人物故居、紅色展館納入培訓內容。包括:“紅軍長征過曲靖”革命英雄烈士碑;宣威市田壩紅軍烈士墓;會澤縣紅九軍團部駐地舊址、娜姑地下組織成立舊址、擴紅生態(tài)園、紅色紀念館等諸多教學點。
創(chuàng)新“紅色之路”黨性教育課程,是各級黨校共同的任務和責任。中共曲靖市委黨校的創(chuàng)新實踐證明,必須兼顧方案、效果、內容、方法、隊伍、資源等“六有”元素,做到教學項目化、教師團隊化、教學科研一體化,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教學設計:注重“三個環(huán)節(jié)”
細致合理的方案,是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在設置教學方案時應把握好培訓前、培訓中和培訓后這三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1.培訓前:成立專門的課題小組,統(tǒng)籌考慮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課題小組深入調研、現(xiàn)場走訪,細致考慮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所涉及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等,嚴格控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基本情況;結合教學實施方案的科學性、課程的針對性、師資的保障性、經(jīng)費的合理性等方面,對方案進行有效的評估;并且嚴格區(qū)分干部的層次性、專業(yè)性、年齡結構等,對其需求展開了多次調查、全面分析。
2.培訓中:積極調動學校、相關部門和學員的積極性。學校、相關部門、學員共同配合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嚴格掌握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和教學態(tài)度,教學設計的合理性、緊湊性、規(guī)范性,課程的政治性、前瞻性、感染性、針對性等,對于教學管理、教學環(huán)境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3.培訓后:綜合評估教學效果、社會影響和部門滿意度。教學小組通過學員談話、問卷調查、回收心得體會等辦法獲得有效訊息,對于教學效果、社會影響、部門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并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有效宣傳,提升社會效應。
(二)教學實踐:念好“五字真經(jīng)”
黨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學活動,使黨員干部思想得以升華?!凹t色之路”黨性教育通過設計一系列能夠“打動人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儀式,使黨員干部堅定了信念,加深了情感,磨礪了意志,規(guī)范了行為,達到了知、情、意、信、行的有效統(tǒng)一。
1.知:明史知理?!爸笔乔疤?。我們今天重溫紅軍長征過曲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解疑釋惑,研機析理,廓清迷霧,指導實踐,堅定理想,堅定信念。
2.情:以情感人?!扒椤笔欠绞健|h性教育要想取得預期成效,震撼人心,銘記于心,就必須在情理交融中“活”起來,通過多種、豐富、新穎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機融合。
3.意:磨礪意志?!耙狻笔墙Y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部分黨員干部在思想上、行為上出了問題,都是因為在意志力方面沒有經(jīng)受得起考驗。通過拓展訓練的方式,學員們可以體驗長征的艱辛,磨礪意志、品質。
4.信:堅定信念。“信”是重點。黨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影響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態(tài)度,提升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yǎng)。通過黨性教育,黨員干部把黨的科學理論內化為政治信念和價值自覺,實現(xiàn)組織發(fā)展愿景與黨員干部個人行為邏輯的內在統(tǒng)一。
5.行:養(yǎng)成習慣?!靶小笔悄康摹|h性教育的終極目的在于對黨員干部從政理念和行為的影響和作用。通過黨性教育,黨員干部主動查找自己理念和行為上的不足,按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規(guī)范并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與言行盡可能地達成一致,做合格的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三)黨性教學內容:突出“三個特色”
特色是課程的靈魂。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的工作重心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這是黨校工作的最大特色。創(chuàng)新黨校教育新模式,必須突出黨性教育這一核心,將時代特征與地方特征相結合,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1.黨性特色。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黨校的工作,必須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校意識,自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jīng)驗,認真按照黨的原則、制度和規(guī)定辦事,把黨校姓黨的要求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管理各項工作之中,滲透到黨校全體教職員工的思想深處,轉變?yōu)樯羁汤砟詈妥杂X行動?!秉h性教育是黨校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是區(qū)別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要品牌。對此,在設計各種課程時,必須嚴格把握“黨校姓黨”這一根本要求,將其與“紅色旅游”以及其他形式的教學活動嚴格區(qū)分開來,充分發(fā)揮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和黨性鍛煉“熔爐”的現(xiàn)實功能。
2.時代特色。黨性的時代特征是由黨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和黨員成分的不斷變化決定的。在革命時期,黨性表現(xiàn)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建設時期,黨性表現(xiàn)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新的歷史時期,黨性被賦予了突出政治堅定、作風優(yōu)良、紀律嚴明、勤政為民、恪盡職守、清正廉潔等時代要求。只有緊扣時代主題,不斷賦予黨性新的時代內涵,黨性教育才更具現(xiàn)實意義。2016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追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當前形勢下,面對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模糊動搖的問題,加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擺在全黨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保?]理想信念教育靠什么?第一,靠真理的力量,即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它提供給我們的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第二,靠人格、道德、榜樣的力量?!凹t色之路”教學模式,嚴格按照黨性教育的時代性要求,結合“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從歷史中挖掘先烈們的感人事跡、革命熱情,通過回顧歷史,樹立榜樣,引導黨員干部提升思想覺悟,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對黨的忠誠和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3.地方特色。地方黨校的受眾主要是地方領導干部,根據(jù)地方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地方建設的歷史經(jīng)驗,有針對性的體現(xiàn)地方特色來合理地開發(fā)課程、完成培訓任務顯得尤其重要。“紅色之路”黨性教育系列課程,深入挖掘本地紅色資源中蘊含的紅色歷史和紅色精神,用革命歷史浸潤思想,用優(yōu)良傳統(tǒng)滌蕩心靈,切實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種深入挖掘,第一,保證了本地學員的參與感與認同感,激發(fā)了領導干部傳承紅色基因,堅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黨性修養(yǎng)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二,極大地節(jié)約了培訓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免去了遠程培訓的高成本和其他煩瑣的事項,擴大了教育的受眾面。第三,立足于身邊人、身邊事,使黨員干部身臨其境的感受紅色文化,體驗紅色精神,引導學員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
(四)教學方法:用好“六種方式”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不能陷入“方法決定論”,不是方法決定內容,而是內容決定方法。也就是說,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由黨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決定的。黨校教育也不例外?!凹t色之路”黨性教育系列課程,在傳統(tǒng)干部教育培訓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形成了一整套集講、讀、看、唱、走、寫于一體的多元化教學法。
1.專題講授法。這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何在傳統(tǒng)中創(chuàng)新?教學小組設置了《紅軍長征過曲靖之歷史回眸》 《會澤紅色記憶》等專題?!都t軍長征過曲靖之歷史回眸》專題,由三位教師分別講解紅軍長征過曲靖的歷史背景、中央紅軍過曲靖的歷史、紅二、六軍團過曲靖的歷史,給學員耳目一新的感覺。課程將史實、案例、現(xiàn)實、分析、概括、理論相結合,使學員對于“紅軍長征過曲靖”這段歷史,既有宏觀系統(tǒng)的了解,又有微觀感性的認識,從而把黨史教學、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有效地結合起來,為“紅色之路”黨性教育后續(xù)課程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人物訪談法。主要是圍繞特定的目標與主題,邀請紅色人物或其后代、時代精英等特殊人群,與學員進行現(xiàn)場交流和互動,以此增強學員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真實感、加深學員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理解與認識、使得學員細膩真實地感受這些人物的思想內涵。在“紅色之路”教學活動中,教學組設計了《我的紅軍爺爺》這一人物敘事環(huán)節(jié),邀請當年任朱德炊事員的會澤籍老紅軍黃興順的孫女講授。通過她聲情并茂的細致演講,使得學員們加深了對于這段歷史的認知,對先烈們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3.經(jīng)典演繹法。即通過“演唱紅色歌曲、朗誦紅色文學、觀看紅色電影的等方式來演繹紅色經(jīng)典的教學方法。”[8]這種方法,第一,可以調節(jié)教學氣氛,增強培訓的生動性。第二,可以在文藝氛圍的陶冶下,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引起學員的共鳴,使得學員接受隱性的培訓內容。為此,教學組除了安排學員朗讀與之相關的紅色經(jīng)典外,每天晚上都安排了“激情教學”和“影像教學”的內容。比如:選取了反映中央紅軍長征過云南的《金沙水拍》、二、六軍團過云南的《大局》等電影,在沿途各種場合播放革命歌曲,組織競猜歌名、唱全歌詞、紅歌接力等趣味游戲為一體的紅歌會等。通過這些方法,使學員增加了對紅軍、對長征的理解和感悟,感受紅軍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的浪漫主義情懷。
4.現(xiàn)場講授法。教師在學員參觀紅色展館、革命遺跡等歷史建筑、革命現(xiàn)場時,結合專題所需要表達的主題,通過教學性講解,將其中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意義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價值觀、精神性等內涵傳遞給學員的一種方法。“紅色之路”專題課程,根據(jù)不同班次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選取各種類型的展館、遺跡,使得“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的系列現(xiàn)場教學活動深入人心。
5.情境體驗法?!扒榫丑w驗法是根據(jù)培訓目標,通過設置模仿特定的紅色場景、人物、事件,再現(xiàn)紅色歷史的某個場景和片段,營造真實化的情景?!保?]激發(fā)學員對當時情景進行認識和想象,提升其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理解和認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組設置了發(fā)班旗、穿紅軍服,列隊訓練、喊口號等教學方式,強化學員們的團結性、組織性和紀律性,凝聚學員的精氣神。更針對不同的班次,設置以“紅軍戰(zhàn)斗”為主題的各種拓展訓練游戲。這些精心設計的游戲,富有思想性、挑戰(zhàn)性、趣味性,再現(xiàn)了紅軍行軍、戰(zhàn)斗過程中的種種場景。
6.交流互動法。教師根據(jù)培訓目標,結合教學實際,引導學員對具體的問題或者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和探討,以加深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為了加深學員對“長征精神”的理解,教學組充分利用行車時間組織流動課堂:圍繞《你對長征知多少》進行互動交流,通過講述紅軍長征的小故事、知識競賽等方法,提升學員學習了解的興趣。這一做法,加強了學員之間、學員與教師之間的了解,拓展了教師對于相關問題的視野,達到了“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的目的。
(五)教學隊伍建設:做到“四個要”
教師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要素。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紅色之路”黨性教育新模式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師必須熟悉黨的歷史和地方史。黨性教育課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地方史知識,才能向學員準確地講述這段歷史,讓學員掌握紅軍長征的歷史知識,了解相關的人物和事件。
2.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飽含激情。著名教育家于漪說:“激情是教師必不可少的素質?!睂τ陂_展黨性教育的黨校教師,更需要有激情。教師要對黨有感情,帶著感情講述歷史,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感染和教育學員,才能激發(fā)學員愛國、愛黨的熱情。
3.教師必須要有團隊協(xié)作意識。“紅色之路”黨性教學涉及的環(huán)節(jié)較多。承擔教學任務、教學管理、后勤保障的教師需要組成一個教學團隊,協(xié)同配合,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4.教師必須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F(xiàn)場教學的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需要教師具備現(xiàn)場把控的能力和獨特的教學藝術,才能吸引學員的注意力,增加教學的感染力,保證黨性教育的效果。
(六)紅色基地建設:挖掘“兩種資源”
紅色教育基地是紅色資源實現(xiàn)的主要渠道。建設紅色基地,是紅色黨性課程開展的基礎之一。然而,加強紅色基地建設,必須同時挖掘紅色資源的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兩大類。這兩個層面的紅色資源在黨性教育中的作用同等重要。必須兼顧紅色教育基地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的健康發(fā)展的原則,兼顧并整合兩種資源,發(fā)揮兩種資源的不同作用,才能實現(xiàn)和提高黨性教育的效果。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應加大整合力度,在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管理水平方面下功夫,對于現(xiàn)有的紅色教育基地,增加投入與保護力度,擴大其影響力,增加感召力;在極富紅色內涵,但開發(fā)現(xiàn)狀并不理想的地方,應提高重視力度,納入建設規(guī)劃,加快建設的速度,確保建設質量,提升建設水平。
2.加強精神層面建設。即加強對共產黨人不同時期展現(xiàn)的精神財富的研究、歸納、總結、提煉。這種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集中體現(xiàn),是黨的精神財富的積淀,是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10]應結合當下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立足于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相關的精神內涵,對于各類人物、建筑、場所、事件等進行系統(tǒng)研究,深入挖掘,進一步探索其內涵,并進行整理歸納提煉,使得其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示范效應。
總之,“紅色之路”黨性教育實踐活動,對于提高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做出了有益探討,但還有待完善。創(chuàng)新黨性教育之路任重道遠,這是貫徹落實黨校工作條例的要求,也是黨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1][2]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yǎng)性必修課[N].人民日報,2015-12-13.
[3][4][5]莫澤.紅軍長征在曲靖的戰(zhàn)略行動是實現(xiàn)北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05).
[6]中共曲靖市委黨史研究室.曲靖市革命遺址通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
[7]共產黨人要在精神上不斷補“鈣[N].人民日報,2014-09-30.
[8][10]王金波.談領導干部紅色教育培訓的多元教學方法[J].農業(yè)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0).
[9]唐海英.論井岡山的紅色資源與干部教育[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9).
責任編輯:劉建文
D 261.4
A
1671-2994(2017)01-0106-05
2016-10-14
課題組簡介:張耀波(1956-),男,云南羅平人,中共曲靖市委黨校副校長,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學,思維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課題組長)
成員:許霽,張華,歐陽傲雪,陳艷,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