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香+葉盛
摘 要:本文通過對中學田徑教學中學生表現出的逆反情緒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對策,提高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從而發(fā)揮其應有的健身價值。
關鍵字:中學田徑;教學;逆反心理;策略
田徑運動作為各種項目訓練的基礎,是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形體塑造和健康的重要保證。然而在現在的中學體育教學中,由于田徑項目的特殊性,枯燥乏味,教學方法單一,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產生冷漠、反抗、拒絕等行逆反心理。
1 中學田徑教學中學生逆反情緒產生的原因分析
1.1 田徑課學習效果考評方面
當前,大多數體育教師在考察田徑課的學習效果時都是劃定一個成績作為達標線,只要學生的成績能達標就說明田徑課的學習效果很好,但是在確定達標線的時候很多教師都忘記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學生情況。因為一個班里學生的 身體素質是高低不一的,有些學生可能很輕松的就能達標,而另一些學生則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達標,在這種情況下前一種情況的學生在田徑課的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就不如后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這種評價方式的話,就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對于經過努力而達標的學生得到的與他們平時付出的不成比例,這樣長久下去就會使他們對田徑課失去興趣, 甚至會出現逆反情緒。
1.2 教師在田徑課中的組織教法方面
目前,大部分中學體育教師在田徑課的組織教法方面一直沿用以前的組織教法,這種老的田徑課的組織教法由于缺少趣味性,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很難被學生接受。田徑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走、跑、跳、投等練習組成。田徑項目本身相對于其它如球類等項目來說比較枯燥。田徑課講授內容和方法是以為競技訓練為基礎的,與中學生愉悅的心態(tài)和新課標下對田徑課的要求以及對促進學生終身體育的改革方向不吻合。
1.3 學生自身情況方面
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大多數中學生對體育課價值的認識程度和對體育項目技術理論的理解程度沒有產生本質的變化,自覺參與健身鍛煉的意識淡薄。一些中學生甚至在思想上對田徑課存在有很大的誤區(qū),體育興趣低落。此外,在考試達標這一無形的壓力下,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不好,學習體育項目有困難,不容易達標,不想也不愿意學,進而產生自卑心理,喪失信心。
1.4 環(huán)境因素
目前,中學田徑課一般都在室外進行。課程本身受到天氣條件的影響較大,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田徑課會被阻斷,使田徑課教學的連續(xù)性受到影響,這樣會影響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另外,許多學校田徑場地設備比較簡陋,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塑膠操場,一到有風的天氣塵土飛揚,影響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2 消除學生逆反心理對策研究
2.1 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必要的改革
《田徑教學大綱》把與發(fā)展跑、跳、投能力的有關內容如短跑、中長跑、接力跑、跨欄跑、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等項目作為田徑課的教材。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田徑教學大多在室外,無可厚非地要受氣候條件影響,氣候條件對田徑教學有利又有害,作為教師要善于利用,化弊為利,否則在惡劣的條件下教學,勢必使學生產生逆反情緒,田徑教師還要掌握好課的密度和運動量,并增加趣味性游戲,來進行課的調節(jié)以及間歇的次數,冬季要調配教學內容適合冬天教學; 教師可根據教學大綱來按排教學內容,在室內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比如進行一些身體素質練習,仰臥起坐、負沙袋做跑跳或進行原地扶物后蹬跑練習,方式靈活多樣,很大的提高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消除逆反心理。
2.2 加大田徑教學的成績考核
成績考核是教學工作的組成部分,在田徑教學成績評價中應把學生看作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人,要體現和重視學生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要將學生的出勤率與學習態(tài)度考慮進去,要防止只看技術技能或運動素質成績的片面性,而要把學生鍛煉的意識、鍛煉的積極性等方面統(tǒng)籌考慮。成績評定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真實反映學生學習成績的變化,體現區(qū)別對待,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要求。在田徑教學成績評價中要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以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知識及努力程度為主的個性化評價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2.3 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促進師生關系和諧
首先,教師在上課之前應熟悉學校的環(huán)境、場地、器械,提前備課做好準備。在課前與項目相適應的場地上,器械的布置井然有序,合理得當。其次,教師應提高教學能力,提高個人修養(yǎng)和個人魅力。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平時要注重與學生和諧相處,多鼓勵,多關心,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課堂上應該注意對學生要一視同仁,批評教育時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和學生產生正面沖突。此外還要加強心理學知識的學習,要善于把握學生心理特點和變化。
2.4 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客體,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究,在體育學習中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自身要認識到田徑對自身素質發(fā)展和形體塑造的重要性,并且認識到田徑自身的枯燥性,并借此鍛煉自身的耐心、毅力等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學生在田徑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合老師的教學,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更好的開展更多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3 小結
在解決中學田徑教學中學生出現的逆反情緒時,教師必須深入的研究教材,制定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必須承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策略使所有學生在經過學習以后都能得到滿足,獲得成就感!
參考文獻
[1]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6
[2]曹波.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fā)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
[3]劉建國.田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