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由于教師經(jīng)驗不足、指導不夠,可能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當學生朗讀并不生動、準確時,有的授課教師就只是“點到為止”,并不加以指導和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朗讀水平就不會提高。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朗讀訓練方面的問題,闡述了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表演式朗讀”對學生進行訓練及產(chǎn)生的效果和影響。
【關(guān)鍵詞】表演式朗讀;語文教學;感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睆某踔须A段講授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到教科版小學語文書中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朗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古詩詞的明朗流暢和含蓄之美。古人云:“書當?shù)?自然段,要適當變換語氣、速度和音調(diào),讀出《月光曲》讓哥哥產(chǎn)生美妙的聯(lián)想,就像是在表演一場舞臺劇,這樣才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文章的感情。
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笨梢娎首x不僅是學好語文的重要途徑,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小學教學中讀的基本目標,也是衡量一節(jié)語文課任務完成的標準?!钡窃趯嶋H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缺乏實踐經(jīng)驗,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景:當學生讀得不生動時,有的授課教師只是用“要注意讀出感情”這樣的語言略加評價,或讓學生再讀一次就過去了。在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點撥和訓練的情況下,這種朗讀方式必將會阻礙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長此以往,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也會隨之失去應有的準確性,更不利于對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深度挖掘和準確把握。因此,必須改變這種現(xiàn)狀,在語文課堂上切實高效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結(jié)合小學教材的特點和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總結(jié)出了“表演式朗讀法”,它就是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以學生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的形式,通過表演的方式把課文的內(nèi)容創(chuàng)作性地朗讀出來的一種新型的朗讀模式,它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1 體悟中心——宏觀把握表演式朗讀情感
要想朗讀得聲情并茂,必須先深入文本,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情感,才能在朗讀時以聲傳情,以演達意,以讀促學。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演員了解了劇本的內(nèi)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再用語言的力量去詮釋劇中的人物一樣。表演式朗讀就是讓朗讀者用演員的心態(tài)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這就需要朗讀者從重點的句子入手,借鑒藝術(shù)表演的情感表現(xiàn)方式,還要突出文本的特點。朗讀時才能從宏觀上準確地把握朗讀的語氣,才能真正地做到表演式的朗讀。
如我在講授《長城》一課時,先是以一個導游的口吻真情導入,創(chuàng)設了一個表演的情景,仿佛真的帶領(lǐng)同學們登上了萬里長城。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我又以一個表演者的身份,通過飽含深情地朗讀,幫助同學們完成“登長城做好漢”的心愿,在情感上,引起了全體學生的共鳴。運用表演式朗讀就是根據(jù)課文的主題思想,朗讀文章時應用昂揚的語氣和高亢的語調(diào)讀出長城的宏偉壯觀,讀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贊美。特別是文章的結(jié)尾部分一定讓同學反復誦讀、體會,感受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美和崇敬。又如《月光曲》這篇課文,通過講述貝多芬同情窮苦的兄妹而為他們彈琴,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激發(fā)了貝多芬即興演奏出《月光曲》的故事。文章表現(xiàn)了音樂家貝多芬對窮苦人的同情,從而展示出他在音樂方面卓越的才華。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和思想,分角色朗讀兄妹的對話時,要突出“隨便說說”一詞,表現(xiàn)出妹妹對哥哥的體諒和理解。
2 賞析語言——分段訓練表演式朗讀方法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讀,學生也同時獲得了說的內(nèi)容和寫的素材。這些口語和寫作技巧都來源于分段訓練表演式朗讀。
2.1 選擇感情細膩充沛的句段
課文中某些句段,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了作者某方面強烈的思想感情。比如《豐碑》一文中“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與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边@段話應該用低沉、悲傷的語調(diào)和情緒,加之適當肢體表演,才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將軍內(nèi)心的激動和悲痛。
2.2 選擇意境含蓄深刻的句段
課文中部分句、段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蘊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思考、討論,才能徹底地理解、領(lǐng)悟。如當讀到《月光曲》的第9自然段,要用適當?shù)恼Z氣變換、速度和音調(diào),讀出貝多芬的琴聲讓哥哥產(chǎn)生美妙的聯(lián)想,要由舒緩到激昂。這就像是在表演一場舞臺劇,讓扮演皮鞋匠的人演繹出聽到樂曲時的陶醉和驚喜之情,通過朗讀,生動地表現(xiàn)出文章的感情。
2.3 選擇描寫精彩絕倫的句段。
課文諸如運用了比喻、排比、夸張等手法,或者具有渲染氣氛、烘托環(huán)境的句子,都是學生有效運用表演式朗讀法,學習語言表達方法的優(yōu)秀范例。如《我愛大?!罚且黄茏寣W生在表演式朗讀訓練中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化無窮的典范。朗讀“狂風驟起,海浪呼嘯,巨浪也是黑的,水天一色,是黑漆漆的一片……”一段時要讀出大海洶涌的氣勢,聲調(diào)必須高亢有力,與前文用舒緩的語氣讀傍晚風平浪靜的海形成鮮明的對比。
3 傾聽范讀——逐漸提高表演式朗讀水平
在小組分段朗讀或分角色表演等方式的訓練初見成效時,更應該以聽促讀。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必須結(jié)合實際語境,了解句與句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大意,學生要邊聽范讀邊跟著模仿,表演。因此,教師要多作范讀,突出文章的語言特點,多給學生模仿朗讀,表演朗讀的機會。不斷堅持這樣的練習,學生就會慢慢增強語感,提高朗讀水平。
如讀《狼牙山五壯士》,應用表演式朗讀,聲情并茂,以讀激情,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用激昂的語調(diào),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讓學生感受五壯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教師的示范性朗讀在課堂上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會成為朗讀的典型范例,達到了表演式朗讀貫穿課堂教學和德育滲透的有機結(jié)合。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做好朗讀的示范和指導,做一個語文朗讀教學中成功出色的“表演者”。
作者簡介
程鑫(1985-),黑龍江省雞西市人。大學本科學歷?,F(xiàn)為黑龍江省雞西市太陽升小學一級教師,“梨樹區(qū)優(yōu)秀教師”,曾獲“黑龍江省科研成果二等獎”,“梨花杯”課堂大賽二等獎。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雞西市太陽升小學 黑龍江省雞西市 15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