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摘 要:在高中英語書面表達的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合理展開思維進行寫作任務分析,構建符合邏輯的寫作框架結構,準確運用相關詞匯和句型進行寫作。
關鍵詞:書面表達;支架;思維;內容
書面表達教學是整個高中英語教學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強調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然而在實踐中,大多數的書面表達教學依然停留在淺層次的語言指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多的是簡單模仿和機械照搬,而思維參與度較低。如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較高質量的書面表達成為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基于建構主義理念的核心教學模式之一,依托于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其本質為學生在教師搭建的學習支架的幫助下,通過團隊合作和獨立探索等形式,實現知識體系的自主建構。“支架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教師所搭建的支架對學生知識發(fā)展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朱永舉認為支架式教學模式一般分為確定最近發(fā)展區(qū)、選擇學習任務、提供支架、進入情境、合作探究、效果評價六個階段。近期,筆者以支架理論為依托,執(zhí)教了模塊五第二單元Task板塊的研究課。筆者發(fā)現,在書面表達技能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發(fā)掘利用教材,為學生的寫作搭建多維支架,幫助學生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一、語匯支架
優(yōu)秀的書面表達離不開準確優(yōu)美的遣詞用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多地側重于詞法、句法的分析和記憶,而準確進行實際運用的能力通常較弱。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時,可以首先選定主題,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激活學生相關的語匯儲備;再通過聽力、閱讀等學習活動,形成有針對性的語匯輸入,并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提煉。為了提高學生對于語匯應用的靈活性和準確性,教師可以設置與寫作主題相關的情境,鼓勵學生在仿真情境中進行表達訓練。
二、結構支架
書面表達本身應該遵循一定的邏輯。例如,記敘文往往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和因果關系進行寫作;說明文的寫作邏輯一般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或者從整體到局部,從現象到本質等等;議論文通常情況下先提出問題,然后陳述觀點、闡述理由,最后進行總結概括,而本課的教學設計則遵循了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或者進行小組討論,并適時干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找到書面表達的內在邏輯。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學會對所寫內容進行謀篇布局,使習作的框架結構更完整、更合理,邏輯性更強。
三、內容支架
目前的高中生英語書面表達常出現的問題之一是作文內容空洞,言之無物,往往是將一些極其簡單的信息套用在某些所謂的“萬能句型”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對于給定話題的相關知識匱乏,聯想遷移能力薄弱。在支架式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多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活動,鼓勵學生在討論中發(fā)散思維,豐富與話題相關的信息,擴展書面表達的內容。
四、思維支架
語言歸根到底是一種工具、一種載體。學生應該通過這種工具接收更多的信息、領略更多的智慧、碰撞更多的火花。因此,思維的發(fā)展才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而書面表達的教學既是學生提升思維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的展示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設計教學活動,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師可以呈現現象或者數據,鼓勵學生通過數據分析問題;或者運用自身的知識和經驗,提出問題的解決措施等等。
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中,學習者要善于利用別人協助搭建的支架實現自身的認知發(fā)展,因此無論是師生的互動還是生生的互動都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有比較準確的了解,并且巧妙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其次,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恰當的引導和適時的干預,既不能全盤告知,也不應放任自流;最后,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其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李玉苑.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1(11).
[2]朱永舉.例談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 英語教師,2013(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