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海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體現學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主導者,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并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教師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新課改下構建高效課堂談點體會.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正確與否必將決定其行為的效果與價值.因此,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在先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策劃自己的教學行為.
1.主體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使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發(fā)展的舞臺.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觀念,實現從傳統(tǒng)教學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
2.啟發(fā)意識.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不是全盤授予,而是相機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教師要適時適當地點撥誘導、設疑搭橋、總結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亮學生思維的明燈,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民主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諧人際關系,切忌“畫地為牢”、“以我為準”、“唯我獨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和服務者,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促使師生、生生平等對話,淡化教學活動的預設性和統(tǒng)一性,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高效課堂需要充分準備
關注教學內容是教師準備的一方面.“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yè).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課堂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這是關系到課堂活動能否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關鍵所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三、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fā)現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者,并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充滿求知欲,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課堂教學中,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節(jié)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jié)奏變化而變化.教師還要端正一種認識——培優(yōu)補差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yōu)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四、重新構建課堂結構、知識結構
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陶行知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怎樣學.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重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現在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這些學習方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fā)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同時,學生要讓這種主動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課堂上應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學中,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huán)節(jié)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都可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強化課堂的互動,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此外,高效課堂離不開學生的有效合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按照不同的層次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學習,共同進步.
總之,高效課堂雖然不是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雖然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已經超越傳統(tǒng).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從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