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增桑姆
摘要:藏文教學因固定的區(qū)域特色和社會使用率的因素,在教學實踐中總體質量的提升緩慢而范圍日漸縮小,學生對學習藏文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認識,更有教師在工作教學中的種種因素使藏文的學習和發(fā)展得不到應有的成績。所以,我們應該轉變思想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使藏文的教學質量達到更高點。
關鍵詞:藏文教學;提高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45-01
藏文字的形成和發(fā)展里程經(jīng)歷了1400年的歷史,期間在不同的時代進行過幾次全方位性文字改進和改革,可以說它是世界文化史的一顆明珠,更是中國文化寶庫的重要成員。然而,近幾年雖有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廣發(fā)展民族語言文字的相關政策,學校藏文教學質量始終沒有明顯提高,學生學習藏文的興趣越發(fā)淺淡。究其原因,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分析:
1.對初中藏文教材的看法和理解
現(xiàn)在教學中使用的初中藏文教材的內容、編版、深淺、易難、重點可以和"實、新、中"三字來概括。實,即教材具有應用性,從教材內容上看,初中藏文教材既包括文法、語法等基礎性知識,又包括詩學、應用文寫作、寫作等應用性知識。既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又有應用文,既有翻譯文,又有藏民族優(yōu)秀作品。內容豐富,很有實用性,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新,即具有創(chuàng)新性,通過認真的改編,從內容編版、深淺易難、重點等內容上很有創(chuàng)新,內容上選編了不少世界的、民族的優(yōu)秀作品,既有以往著名學者的優(yōu)秀著作,又有現(xiàn)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比較重視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編版上,改變過去混亂、條理不明的編版結構,采秀各優(yōu)秀教材編排的方式,在程序、審編、紙張等各方面予以重視、注重創(chuàng)新。中,即具有時中性,就是說教材在內容上,深淺、易難、重點上都具有時中生,有深有淺,有易有難,重點突出,適合現(xiàn)在初中生的發(fā)展和接受能力??傊F(xiàn)在實用的初中藏文教材具有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和時中性,對發(fā)展學生能力、提高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是可信的。但也有一些不可忽視之處:一是教材中翻譯文過多,而對翻譯的基礎知識不多。很容易在學生思想上產(chǎn)生已學過這篇課文的誤解。二是教材內容中有些文法等基礎性知識過淺,重復了小學的基礎,沒有深入提出。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繼承合理的教學方法
正確處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繼承合理教學方法的關系。教學方法的發(fā)展,首先應注意繼承,繼承是事物發(fā)展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的聯(lián)結紐帶,它客觀存在于藏文教學方法歷史發(fā)展的全部進程中。唯物史觀認為,沒有繼承,便沒有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教學方法的形成和發(fā)展,是隨著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學基礎上逐步豐富的,特別是新課改的前景下以傳統(tǒng)教學經(jīng)典為基礎,改變學習方式為重點,采用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和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熱愛學習,敢于實踐,敢于思索,注重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今天的課堂,教師們已不再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圍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例如,《藏語文》初中九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略談藏民族文字發(fā)展情況,這一節(jié)課講課之前,首先聯(lián)系舊知識,讓學生自己思考或者理解藏文字的創(chuàng)始人和藏文字對社會的作用,但是,學生們在那時還不可能真正理解它,需要對學生強調藏語言文字是由七世紀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時期,吞米?桑波扎首創(chuàng)的,從而到至今藏語文成西藏民族最為普遍使用的語言交際工具,對西藏社會發(fā)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文字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特別是當今信息時代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新單詞和語句。因此,我們在重視繼承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同時善于學習中外先進文化來彌補自己民族文化的缺陷,從而進入正課,講完新課后進行復習性的總結,將本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加以綜合概括,突出重點,才能有血有肉地理解它,從而有死記硬背而過渡到領會其真諦的高度。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提高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一種教學方法從來都是在個體或群體的改革創(chuàng)新中發(fā)現(xiàn)出來的,它還需要經(jīng)過許許多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實踐和理論探索。比如筆者在平時上課時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多寫作文,多分析課文內容,遇到課文中的比喻句等較重要內容時,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學生會說出許許多多生動形象的觀點,再加以鼓勵,多給學生思索和回答問題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讓他們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
3.采取更多樣的教學模式
想要提升學生對于藏文教學的參與時效性首先需要教師在教學模式上做出改進與革新。良好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一以貫之的課堂的主導,學生應當更加被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與引發(fā)學生思考,將學生帶到文字的描述中,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文字的意蘊以及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學生在一段時間的藏文學習后已經(jīng)具備了相應的理解能力,對于很多知識要點,他們可以獨立思考,可以自己領會文章的內涵,對于不懂或不太理解的地方,需要的是老師的引導。當然,老師在引導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技巧,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應讓學生在思維上有所轉變。很多時候,學生對于有些問題一時理解不了,這樣的情況大多是因為思維有所禁錮,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只需要給予學生相應的點撥,讓他們從固有的思維中走出來,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對于藏文這門語言自然會有另一番領會。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tǒng)的藏文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導地位得不到凸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低,學生學習不主動,也不愿意獨立思考,這個過程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一種禁錮。高效的藏文課堂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的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這也是一個切實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相應的變換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可以更多的采用小組討論合作的模式。學生間的討論過程中每一個同學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對于學生的思維是一種鍛煉,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討論過程中,通過聆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可以完善自己的思維,同時也可以看出自己看問題時的遺漏與缺陷,這是一個很好的自主學習的過程。此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淖尪嗝襟w走進藏文課堂,這首先很好的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以藏文文章為背景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觀看開始時可以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影,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過程中也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5.教師要關注每位學生學習的情趣,注意調整好課堂上師生的情緒
一堂課上學生是否有效的參與課堂活動,與教師的情緒、學生的情緒產(chǎn)生互動有相當大的關系。如果教師心情愉快,面帶微笑,學生看著微笑,自然而然地也會微笑起來,情緒愉快起來,這樣整個教學過程也就會其樂融融。學生放松了,再也不會有膽怯的心理,就能集中注意力聽課,課堂效率也相應得到提高。相反,教師板著臉,自然就拉開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出現(xiàn)畏懼心理,學生擔心著教師的情緒,就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梢姡處熢谡n堂上必須超越自己的個人感情,調整好上課時的情緒,才能與學生以更加良好的心態(tài)參與課堂活動。
總之,回首起來很是充實,學生成長為一個苦讀求學的學生,甚是讓老師感到欣慰。在長久的教學過程中,隨之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苦抓學生讀、寫、聽等的能力,對學生"嚴"字當頭,培養(yǎng)學生的藏語文學習能力和藏語文文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