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華
鄭州人民醫(yī)院骨一科,河南鄭州 450000
探究跟骨骨折手術及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
張耀華
鄭州人民醫(yī)院骨一科,河南鄭州 450000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手術治療以及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42例,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方法,觀察組進行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跟骨寬度和Gissane角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效果比較,觀察組的治療優(yōu)良率為90.48%,對照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78.57%,對照組治療效果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跟骨骨折采取手術治療可以恢復患者正常的跟骨解剖形態(tài),治療效果與保守治療相比較更明顯,手術后并發(fā)癥少。
跟骨骨折;手術治療;保守治療
跟骨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跟骨屬于松質骨,血循供應豐富,一旦復位不良或者骨折線進入關節(jié)面,容易出現(xiàn)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等后遺癥,會對患者以后生活造成一定影響?,F(xiàn)如今對于跟骨骨折通常采取手術或保守治療,兩者的治療方式和效果也有所不同。文章對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28~56歲,平均年齡(35±2.5)歲。將8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2例,觀察組4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進行手術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治療方法為:用硬膜進行外麻醉,患者取側臥位,在跟骨外側進行骨膜下剝離,將腓腸皮神經皮瓣和腓骨長短肌腱掀開,使跟骨外側露出[1]。用小號骨膜剝離子撬起塌陷的關節(jié)面骨塊,使跟骨的Gissane角恢復。
對照組患者采取保守方法治療。將2枚斯氏針在患者麻醉后從跟骨結節(jié)跟腱止點兩側打入到關節(jié)面下,之后撬撥骨折復位,擠壓跟骨兩側使增寬的跟骨復位。再將鋼針打入跟骨前部或者骰骨內。用石膏進行外部固定,6周之后拔除鋼針,繼續(xù)用石膏外固定4~6周。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治療前后Gissane角和跟骨寬度進行詳細記錄,療效判定標準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評定標準。從功能與疼痛兩方面來進行具體判定,總分為100分,優(yōu):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文章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t檢驗計量資料,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治療后效果,觀察組治療后跟骨寬度和Gissane角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效果比較,觀察組的治療優(yōu)良率為90.48%,對照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78.57%,對照組治療效果明顯低于觀察組,組間數(shù)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表1 兩組根骨寬度和Gissane角比較
R521
A
1004-6569(2017)01(a)-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