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夢琪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土酒,土酒不如商品酒包裝精美,卻承載著人們薪火相傳的生活氣息和文化味道。
桂花冬釀:姑蘇的冬至符號
三年前,居留蘇州的朋友人肉快遞送來兩瓶桂花冬釀,此后這種姑蘇特產(chǎn)便成為每年冬至前后惦記的味道。
桂花冬釀以清泉水浸白糯米,以白面造麴釀成,金桂飄香時,搖一樹桂花,噗簌簌落下。小雪后下缸,待得冬至開封,桂花與酒精碰撞纏綿擠出香氣。
以前,蘇州人自釀冬釀酒,如今則以沽酒為主。每到零售期,等候一年的人們趕來排隊沽酒,能拎上一壺的,如獲至寶。如果賣酒阿姨一句“賣完了,明年再來”,未能買到者只得失落而歸。
百年老店元大昌曾在微博發(fā)出一張圖,“今日售罄,切勿排隊”的公告捆在樹干上,傲嬌之情躍然紙上。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蘇州人半月間要喝掉300噸以上冬釀酒。
桂花冬釀以江南春牌和東吳牌最為知名,前者用的是匯源果汁式的塑料桶,后者則用雪碧同款塑料瓶,包裝簡樸,但味道確實好。如若藏起,每日淺酌,會發(fā)現(xiàn)酒似活的,一直在發(fā)酵,以至每天品嘗味道稍許不同。米香愈漸濃厚。發(fā)酵產(chǎn)生的氣體讓瓶身自然變硬,此時也是桂花冬釀最好喝的時候。
高粱酒:柔情熾烈繞唇舌
相比姑蘇綿柔的桂花冬釀,山東高密的紅高粱酒的釀造過程則蘊(yùn)含著高亢的音韻和儀式感。
莫言的《紅高粱》中有這樣的釀酒場面,圓潤的高粱米放入碩大的蒸鍋,爐火漸旺,濃濃的蒸汽和酒香彌漫開,待到上好的烈性土酒出爐,唱起酒神曲。高粱酒甘洌醇厚,可疏通經(jīng)脈、蠲痹散結(jié)、溫陽祛寒。
高密人好釀酒,且是地道的土酒。按釀制技術(shù)的不同,分為谷酒、甜酒和米酒等,谷酒清、烈,甜酒醇、釅,米酒愈品愈難舍。釀土酒的過程,富于希望且豐實。純包谷釀造的農(nóng)家臘酒,包谷煮熟,涼冷,撒上酒曲。拌勻后裝進(jìn)大隆壇里。那隆壇挺著大肚皮,用泥封了口,和好的酒顆在壇中靜靜發(fā)酵。十天半月,酒香擠出壇口,滿屋飄香,便知酒來了。年長老人腰間總掛有一個被時光磨礪得紫紅錚亮的酒葫蘆,里面隨時裝著自釀的土酒。
土酒飽含的血性、德性、氣質(zhì),小小一口下去,看似柔弱似水,卻有如刀劍刃般鋒利,縱是山一般剛烈的男子,也會酥軟成一堆爛泥。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土酒
相比商品酒,家釀土酒無精美裝潢和商業(yè)推廣,風(fēng)味各異,年年不同。原料、環(huán)境、水源、釀制技藝的差別,呈現(xiàn)出不同的滋味和樣貌,恬淡如水、濃烈似火,酒里滋長出不同的飲酒文化和風(fēng)俗,承載了一方水土的性情,縈繞在舌尖揮散不去的鄉(xiāng)土氣息,最能攪動游子的味蕾和情感。
建德與蘭溪交界的四散里,自古便有釀造土酒的傳統(tǒng)。榨酒在當(dāng)?shù)厥且粦羧思业拇笫?,能有酒榨更是件風(fēng)光之事,“頭酒”清香濃郁,入口綿軟略甜。且好客主人家會在頭天買上一條肥魚,連夜熬成鮮潤軟溫、如膏似脂的魚凍,隔天置于桌上招待來客。
對于國人來說,“年”與“故鄉(xiāng)的酒”,都是古老而幸福的事。土酒不土,“生熟”之間,柔情似水。一束谷物,一把酒曲,一捧山水,釀就熟悉的鄉(xiāng)味,這一缸濃濃的鄉(xiāng)情,時光愈久愈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