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幼年時被媽媽偷看日記的陰影依舊揮之不去,每每想起來,內(nèi)心還有一絲隱痛。近日網(wǎng)上曝出一位奇葩媽媽就像“克格勃”(俄羅斯特工組織),成了監(jiān)視孩子的標準保鏢,日記、QQ、博客、微信、短信,沒有不看的,孩子的QQ好友,每一個都要問是誰、怎么加的,孩子都想去法院告她。處于青春期的同學們遇到“克格勃”媽媽,該怎么辦呢?
@迷霧007:我寫日記有四五年了,半年前發(fā)現(xiàn)父母在偷看我的日記,機智的我立馬改用英文寫日記,父母看不懂,英語成績上升,一舉兩得!
@中二聯(lián)盟:對付“克格勃”,我有妙招——關鍵詞日記法,把需要記的事情用關鍵詞、特殊符號甚至圖片的方式記錄,不僅防盜而且以后自己翻看時別有一番趣味。
@可樂小公舉:我從不寫日記,但在微信中對父母向來采取“嚴防死守”的策略。每次發(fā)朋友圈狀態(tài)都特意把父母屏蔽掉,然后為了心安,再發(fā)一條陽光積極的狀態(tài)只拾爸媽看。
@微微一笑很傾城:每次和朋友出去玩都被老媽的“奪命連環(huán)call”逼回家,感覺好丟臉,所以現(xiàn)在我出門都不帶手機了。
@格蕾是醫(yī)生:我的媽媽偶爾也會想看我的日記。為了避免這點,我好好地和她談了一次。然后我發(fā)現(xiàn),她其實是想了解我平時做了些什么。后來我就把有趣的、想和她分享的部分給她看,她漸漸就不偷看我的日記了。
小編: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會越來越害怕我們與他們慢慢疏遠。如果我們平時多和父母聊聊天,讓他們了解我們的思想狀況,這樣他們就會放心,進而放手。
下期話題:
今年,由楊冪、黃軒主演的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引發(fā)收視熱潮。在陪伴熒屏上翻譯官喜怒哀樂的同時,人們也將目光投向“同聲傳譯”這一神秘職業(yè)。同傳,指譯員在口譯過程中,持續(xù)同步地為聽眾提供翻譯。因門檻高、壓力大,同傳譯員常被貼上“多金”“早衰”等標簽。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