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巧梅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中醫(yī)院,江蘇 淮安 211600)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觀察
涂巧梅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中醫(yī)院,江蘇 淮安 211600)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將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jù)患者的病歷號尾數(shù)奇偶分為實驗組85例與參比組71例。在相同的治療條件下,參比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干預;實驗組則應用全程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等。結果實驗組85例患者接受全程健康教育之后血糖控制率、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優(yōu)于參比組,差異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夠促進糖尿病護理工作的制度化和流程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全程健康教育;糖尿??;護理管理;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一種以全身糖類、脂肪與蛋白質代謝異常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慢性終身性疾病[1],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隨著病程的發(fā)展可能導致腎臟、心臟和血管等多系統(tǒng)與多器官損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本文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干預,獲得良好的成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之間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滿足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颊叩募{入標準有:①年齡在18歲以上;②病情診斷明確,思維意識清晰;③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患者的排除標準有:①存在精神疾病、心理問題的患者;②伴隨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③隨訪過程中失聯(lián)的患者[3]。
根據(jù)患者的病歷號尾數(shù)奇偶分為實驗組85例與參比組71例,實驗組85例患者中有男性48例、女性37例;年齡最小的為36歲、最大的為81歲,平均為(55.43±6.72)歲;患者的病程在6個月~15年,平均(6.64±2.12)年。參比組71例患者中有男性37例、女性34例;年齡最小的為32歲、最大的為78歲,平均為(53.09±6.17)歲;患者的病程在8個月~17年,平均(7.44±2.52)年。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較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參比組患者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沒有時間限制、由護理人員隨機對患者與健康宣教;實驗組患者則用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計劃地制定健康教育路徑,通過靈活的實施方法進行,采用科學的效果評價方式進行評價,具體為:①建立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中心在醫(yī)院批準之后由科室主任、護士長、??谱o師等成員構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護理管理小組,同時配備專業(yè)的眼科醫(yī)師、心理醫(yī)師和營養(yǎng)師,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指導。②制定全程健康教育路徑 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實際需求,參照國內外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資料,針對性的全程健康教育護理計劃。結合患者的治療方案以及在不同階段存在的健康問題找到有效的解決對策[4]。從患者入院之后開始、到入院治療、出院、出院后進行有計劃的、連續(xù)性的、動態(tài)化的健康教育。在實施路徑的過程中結合專業(yè)醫(yī)師與護士的意見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③全程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a.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院內或院外教育。院內教育主要包括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糖尿病病變專項教育以及出院注意事項;院外教育結合門診隨訪與電話隨訪,加強健康教育成效。b.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飲食健康教育、藥物指導、運動指導、生活方式指導、以及心理干預,此外,還包括患者尿糖、血糖、血壓與肝功能等指標監(jiān)測的意義、并發(fā)癥的預防等。c.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針對性的預約指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量身打造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專題講座的方式,在醫(yī)院中設專門的糖尿病知識講座,分為講解和答疑兩個模塊,每個月進行兩次活動;也可以舉辦知識競賽與聯(lián)誼活動,促進糖尿病患者相互之間的交流,邀請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組織進行戶外游園活動,向患者發(fā)放專門的糖尿病宣傳手冊。
1.3 效果的評價:①血糖控制情況:空腹血糖,良好:患者隨訪6個月的在4.4~6.1 mmol/L為良好;一般:6.2~7.0 mmol/L;差:>7.0 mmol/L為差。餐后2 h血糖,良好:患者隨訪6個月的在4.8~8.0 mmol/L為良好;一般:8.1~10.0 mmol/L;差:>10.0 mmol/L為差。血糖控制有效率為良好患者與一般患者之和除以總患者人數(shù)。②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應用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價,得分在21分以下為差、22~28分為一般、高于28分評價為良好[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錄入到SPSS19.0軟件實施數(shù)據(jù)處理,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自我管理情況等指標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現(xiàn),比較采用卡方值檢驗。以P<0.05代表實驗組和參比組的差異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和參比組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對比:實驗組患者空腹血糖評價為良好、一般、差的分別為47例、31例、8例,有效率為91.76%;而參比組則分別為31例、24例、16例,有效率為77.46%,明顯低于實驗組,P<0.05;在餐后2h血糖上,實驗組良好、一般、差分別為49例、31例、5例,有效率為94.12%,參比組則分別為32例、25例、14例,有效率為80.28%,低于實驗組,P<0.05。
2.2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異對比:實驗組患者中僅有1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良好53例,一般31例,有效率為98.82%,而參比組中存在8例差,良好24例,一般39例,有效率為88.73%,對比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好壞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的治療單純依靠藥物控制難以得到理想的效果,健康教育也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更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礎。加強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醫(yī)療開支,但是傳統(tǒng)的、短期的健康教育難以達到長效的管理作用。而全程健康管理能夠通過長效的管理機制,在患者出院之后繼續(xù)進行電話與門診隨訪,強化宣教工作、促進患者健康習慣的形成,最終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情況,提示我們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應用價值顯著。
[1] 馬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69-2171.
[2] 戴莉敏,貢浩凌,方英,等.PDCA循環(huán)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對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隨訪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82-885.
[3] 楊成萍,李乃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30):159-160.
[4] 劉艷華.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3,5(4):43-44.
[5] 楊事欣,崔英杰,李靜,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用于糖尿病護理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7):231-232.
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7-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