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明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遼寧 沈陽 110041)
糖類抗原72-4與胃癌的相關研究
楊 明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遼寧 沈陽 110041)
目的檢驗胃癌患者血清腫瘤相關糖類抗原72-4的含量,分析其與胃癌之間存在的關系。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胃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應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ECLIA)對其血清進行檢查,測定其中糖類抗原72-4的含量,與60例健康人以及同時期檢查的57例胃良性腫瘤患者的糖類抗原72-4含量進行對比。結果胃癌患者血清糖類抗原72-4的平均水平為(45.89±7.03)U/mL,對于健康人的(1.54±0.62)U/mL以及胃良性腫瘤患者的(2.87±0.48)U/mL明顯要高,對比差異結果具有顯著性(P<0.05)。以5.3 U/mL作為臨界值,血清糖類抗原72-4對胃癌的敏感性為79.25%、特異性為90.57%、陰性預期值達到98%以上。結論胃癌患者血清中的糖類抗原72-4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以及胃良性腫瘤患者,且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在胃癌診斷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胃癌;血清糖類抗原72-4;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腫瘤標志物
胃癌在消化道腫瘤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占我國惡性腫瘤病死率的23%以上[1],對人們生命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臨床上通常應用胃鏡下活檢進行確診,但是對于早期胃癌患者而言,應用胃鏡下組織活檢容易發(fā)生漏診,而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防治胃癌以及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由于腫瘤基因非常復雜,存在單一類型的腫瘤,選擇合理的腫瘤標志物進行篩選和診斷是提高早期診斷和治療效果重要途徑。有文獻報道,CA-199以及CEA對于胃癌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高,在12%~48%,不能為疾病的鑒別與診斷提供精準的資料。糖類抗原72-4是一種糖蛋白類癌胚抗原,分子量在100萬道爾頓以上,其水平與胃癌有著密切的關系[2]。本文就53例胃癌患者進行研究,對比健康人、胃良性腫瘤患者的糖類抗原72-4水平,分析與胃癌的關系,現(xiàn)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胃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病理學診斷結合影像學表現(xiàn)確診,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齡最小的為35歲、最大為72歲,平均(45.83±6.27)歲;選擇同期來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最小的為31歲、最大為70歲,平均(43.64±5.88)歲;選擇胃良性腫瘤患者57例,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齡最小的為30歲、最大為69歲,平均(43.04±5.58)歲。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抽取受檢對象的靜脈血2 mL,通過離心分離出血清,放置在冰箱中冷凍保存、待測;技術方法為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選擇進口CA72-4試劑,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上的規(guī)程進行操作,參照實驗室標準曲線,糖類抗原CA72-4超過6U/mL的為升高,同時加強室內質量控制,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錄入到SPSS16.0軟件實施數(shù)據(jù)處理,選擇糖類抗原72-4>5.3 U/mL作為臨界標準,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值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健康人平均為(1.54±0.62)U/mL,其中男性的水平剛稍高于女性,但是差異結果不具有顯著性,同時年齡在40歲以上和40歲以下的患者血清糖類抗原72-4水平差異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年齡和性別對血清糖類抗原72-4的影響??;胃癌患者血清糖類抗原72-4的平均水平為(45.89±7.03)U/mL;胃良性腫瘤患者的糖類抗原72-4平均水平為(2.87±0.48)U/mL,健康人與良性腫瘤患者的糖類抗原72-4平均水平對比胃癌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以5.3 U/mL作為臨界值,腫瘤標志物血清糖類抗原72-4對胃癌的敏感性為79.25%、特異性為90.57%、陰性預期值達到98%以上。
腫瘤標志物指的是腫瘤細胞或組織中由于癌基因或者是抗癌基因或產(chǎn)物異常表達而產(chǎn)生的生物活性物質[3],其能夠反映出癌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可能存在與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以及排泄物中,只有具有以下特征的腫瘤標志物才能夠稱得上理想:①敏感性高;②較強的特異性;③不受腫瘤的轉移和程度等因素影響,并能夠準確判斷腫瘤的分期和預后;④與病灶的大小無關;⑤檢測方便;⑥較短的半衰期,切實反應腫瘤的情況[4]。胃癌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胃癌的病死率居惡性腫瘤之首,名稱中使用的胃癌標志物CEA檢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強,對于早期胃癌不能夠很好的確診。就目前而言,人類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具有較強特異性和敏感性的腫瘤標志物超過100種,其中與胃癌相關的腫瘤標志物主要有端粒酶、CEA、MG7-Ag、CA72-4以及CA19-9等,其中端粒酶是非常特殊的一類核糖核蛋白多聚酶,有研究資料提示胃癌是由于多種致癌與抑癌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端粒酶引起細胞永生是非常關鍵的步驟,有文獻提示,超過85%以上的惡性腫瘤細胞表達端粒酶活性[5]。CEA屬于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異性決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在胚胎時期廣泛存在于胎兒的胃腸道、肝臟和胰腺中,而出生后在組織中的含量很低,但是發(fā)生胃腸道惡性腫瘤之后,可見明顯的CEA升高現(xiàn)象。
糖類抗原72-4是一種蛋白類癌胚抗原,主要存在于人體胰腺癌組織當中,被認為是胃腸道腫瘤標志物之一。最早由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在乳腺癌肝臟轉移中發(fā)現(xiàn)的相關糖蛋白,通過組織化學研究發(fā)現(xiàn),糖類抗原72-4在50%的乳腺癌組織以及85%-95%的胰腺、胃、結腸、卵巢和肺部腫瘤中。CA19-9對于消化道腫瘤具有較高的特異性的腫瘤相關抗原,早在1979年,國外學者通過大腸癌細胞系SW116免疫小鼠雜交骨髓瘤得到116-NS19-9的單克隆抗體。后來的研究逐漸發(fā)現(xiàn),CA19-9在健康人的胃、胰腺、膽囊等組織器官中有微量存在,當這一部分組織器官患病之后,尤其是當發(fā)生惡性腫瘤之后,CA19-9分泌亢進的現(xiàn)象明顯,經(jīng)過腫瘤血管進入到血液循環(huán)中,產(chǎn)生高CA19-9血癥,對于胃癌的診斷同樣具有較高的價值。
在本組研究中,應用腫瘤標志物CA72-4對胃癌患者、健康人以及胃良性腫瘤患者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胃癌患者血清CA72-4的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以及胃部良性腫瘤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為了尋求更加精準的診斷依據(jù),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將進一步探索胃癌腫瘤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儀器進一步提高敏感性和準確率,提高診斷的可靠性。
[1] 于海英,呂文輝,郝云霞,等.癌胚抗原、癌相關糖類抗原19-9、72-4在不同病理分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12):1796-1798.
[2] 潘桂蘭,黃春紅.血清相關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臨床價值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11):1537-1539.
[3] 劉羽,張志棟,李勇,等.胃癌血清CA72-4、MG7-Ag、CEA與臨床生物學行為的關系[J].河北醫(yī)藥,2011,33(11):1622-1624.
[4] 楊明.端粒酶和糖類抗原72-4與胃癌發(fā)展、預后的關系研究[D].沈陽: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
[5] 吳興平,陳躍瓊,賴長春,等.胃癌患者外周血CEA和TSGF及糖類抗原聯(lián)合檢測診斷價值的探討[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1,18(21):1688-1690.
R73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7-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