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清
淺述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護理方法
宋麗清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 并淺述一些個人見解。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 以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行綜合護理干預(yù)。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 研究組護理前的收縮壓為(167±15)mm Hg(1 mm Hg=0.133kPa)、舒張壓為(98±16)mm Hg、興奮激越評分為(75±7)分, 護理后分別為(137±20)mm Hg、(89±13)mm Hg、(38±8)分;對照組護理前的收縮壓為(168±14)mm Hg、舒張壓為(97±14)mm Hg、興奮激越評分為(74±7)分, 護理后分別為(160±14)mm Hg、(95±12)mm Hg、(67±6)分。兩組護理前收縮壓、舒張壓、興奮激越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后收縮壓、興奮激越評分均低于本組護理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興奮激越評分均低于本組護理前及對照組護理后,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為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yù)可以顯著降低其血壓水平, 改善其精神狀態(tài), 臨床應(yīng)加以推廣。
精神分裂癥;高血壓;綜合護理干預(yù)
精神分裂癥起病于青壯年, 缺少明確病因, 患者因長期服藥而存在精神萎靡等不良狀況, 該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壓,高血壓本身危害較大, 會對臨床治療及護理的開展帶來阻礙[1]。對于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 臨床在護理方面應(yīng)更加注意。本文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 試探究綜合護理干預(yù)的應(yīng)用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 以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研究組:男27例, 女13例;年齡最小45歲, 最大65歲, 平均年齡(55±5)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20年, 平均病程(11±5)年。對照組:男29例, 女11例;年齡最小46歲, 最大66歲, 平均年齡(56±5)歲;病程最短3年, 最長19年, 平均病程(11±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的病區(qū)環(huán)境, 改善患者焦慮情緒, 使其可以放松, 獲得更強的安全感與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同時, 還應(yīng)觀察患者情緒波動, 若患者頭暈、失眠則要及時測量血壓、評估其精神狀態(tài), 為其保證充足的臥床休息, 必要時服藥緩解癥狀。
研究組行綜合護理干預(yù), 包括:①飲食護理:為患者安排低鈉鹽、低膽固醇、低脂肪食物, 多安排新鮮果蔬, 通過食療控制患者血壓[2];②健康教育:為患者進行高血壓預(yù)防常識的宣講, 提高其對高血壓的重視, 使患者意識到精神狀態(tài)對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 自覺正確服藥, 主動排除負性情緒,確保睡眠良好;③心理護理:精神分裂癥患者缺乏自知心理,堅稱自己無病, 抵觸治療與護理, 護理人員應(yīng)通過心理護理來建立良好的護患互動關(guān)系, 傾聽患者主訴, 給予患者心理支持, 提高其認同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舒張壓、收縮壓)水平與興奮激越評分, 其中興奮激越評分來源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 用于評估患者有無精神癥狀以及癥狀的輕重程度, 其分值高低與癥狀輕重、有無呈正相關(guān)[3,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收縮壓 研究組護理前的收縮壓為(167±15)mm Hg, 護理后為(137±20)mm Hg;對照組護理前的收縮壓為(168±14)mm Hg, 護理后為(160±14)mm Hg。兩組護理前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08,P=0.759>0.05);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收縮壓均低于護理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589、2.556,P=0.000、0.013<0.05);護理后研究組收縮壓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958,P=0.000<0.05)。
2.2 舒張壓 研究組護理前的舒張壓為(98±16)mm Hg,護理后為(89±13)mm Hg;對照組護理前的舒張壓為(97±14)mm Hg, 護理后為(95±12)mm Hg。兩組護理前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97,P=0.767>0.05);研究組護理后舒張壓低于護理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761,P=0.007<0.05);護理后對照組舒張壓與護理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86,P=0.495>0.05);護理后研究組舒張壓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45,P=0.035<0.05)。
2.3 興奮激越評分 研究組護理前的興奮激越評分為(75±7)分, 護理后為(38±8)分;對照組護理前的興奮激越評分為(74±7)分, 護理后為(67±6)分。護理前兩組興奮激越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39,P=0.525>0.05);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興奮激越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014、4.802,P=0.000、0.000<0.05);護理后研究組興奮激越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8.341,P=0.000<0.05)。
作為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 精神分裂癥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 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活動缺乏協(xié)調(diào)性, 情感、思維、行為出現(xiàn)分裂, 基本個性發(fā)生明顯的改變, 這種疾病通常起病于青壯年, 隨后經(jīng)過多年的緩慢發(fā)展, 病情大多遷延不愈[5]。直至進入中老年, 患者因體循環(huán)動脈高壓而發(fā)生高血壓, 這種慢性疾病會引發(fā)心腦等重要器官的病變, 患者的精神分裂癥將會變得愈加嚴重或復雜, 患者社會功能將會受到更加嚴重的損害, 同時也會對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影響[6,7]。對此, 臨床應(yīng)該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 以實現(xiàn)緩解精神癥狀、有效控制血壓的目標[8-10]。而從本文結(jié)果可以發(fā)現(xiàn), 研究組的血壓控制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其興奮激越評分也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原因在于對照組采取的常規(guī)護理缺乏針對性, 而研究組采取的綜合護理干預(yù)從飲食、健康教育、心理等多個角度采取了更加全面、更具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因此其緩解精神癥狀、控制血壓的效果要更加顯著。
[1] 孫長麗. 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yīng)用.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33):6418, 6420.
[2] 盧月芝, 植秋嬋, 陳緒煥. 運動療法對老年精神分裂癥合并脂肪肝和高血壓患者的療效觀察. 沈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7, 19(1):34-36.
[3] 張鳳華. 精神分裂癥患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護理干預(yù).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8):89.
[4] 王果仙, 龍麗芬, 張桂玲. 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研究.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月刊, 2016(2):96-98.
[5] 鐘紅英, 謝小玲, 武瑩英. 針對性護理干預(yù)對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病人的影響. 護理研究, 2015(31):3935-3938.
[6] 張晶波. 綜合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伴高血壓康復的干預(yù)價值.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3(5):141-142.
[7] 薛云霞, 嚴曉珍. 淺述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護理方法.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1, 9(23):65-66.
[8] 童麗琴. 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39例的臨床護理. 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 2011, 9(23):65-66.
[9] 張玲玲. 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 心理醫(yī)生, 2016,22(22):125.
[10] 李艷梅. 精神分裂癥患者合并高血壓的護理. 中外健康文摘,2013(31):235-2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100
115001 營口市精神病醫(yī)院二病區(qū)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干預(yù)對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病情有顯著改善作用, 臨床應(yīng)加以推廣。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