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娟
眼部疾病并發(fā)抑郁癥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
劉淑娟
對于患有眼部疾病的老年患者, 其心理改變較年輕人可能要明顯, 發(fā)生心理疾病的風險因素比較多, 因此護理人員對于這部分患者需要密切觀察, 時刻注意患者的體征和癥狀是否發(fā)生改變。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發(fā)生心理疾病如抑郁癥的傾向則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
抑郁癥;老年性黃斑退化癥;青光眼;白內障;老年患者
相關學者對391名視力障礙老年患者, 年齡>75歲, 視敏度低于6/24(20/80)進行視覺殘疾與生理機能及抑郁癥患病率之間的關聯(lián)研究, 結果發(fā)現(xiàn)在這些老年患者中抑郁癥患病率非常普遍[1]。老年性黃斑退化癥(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 AMD)影響視網膜后部中心附近區(qū)域黃斑功能,導致中心視力降低。相關學者對AMD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經常處于心情抑郁狀態(tài)并具有自殺想法, 其抑郁癥發(fā)病幾率為視力正常老年患者的2倍[2]。相關學者對151名平均年齡為80歲的重度AMD患者進行隨機對照性試驗, 結果顯示49名(32.5%)患者患有嚴重抑郁癥[3]。
抑郁癥患病常常與視覺特殊性和一般功能障礙評分相聯(lián)系, 相關學者在對55名AMD患者進行隨訪研究中發(fā)現(xiàn), 17名(30.9%)患者達到抑郁癥診斷的基線標準, 并且視敏度越差、視力殘疾程度越高、一般功能障礙評分越高則抑郁癥患病幾率越大[4]。在隨后6個月的再一次隨訪中發(fā)現(xiàn)這些患者抑郁癥程度加重, 而且視覺和獨立于視敏度變化的一般功能發(fā)生惡化[5]。在一項對13900名年領>75歲的老年人所進行的以人群為基礎的橫斷面研究中發(fā)現(xiàn), 1876名(13.5%)視力受損患者老年抑郁量表評分≥6分[6]。相關學者利用醫(yī)院焦慮和抑郁量表對慢性開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進行評價, 發(fā)現(xiàn)慢性開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焦慮癥和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很高[7]。相關學者利用貝克抑郁量表在血糖控制作為風險因素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抑郁癥相關縱向調查研究中總結數據后發(fā)現(xiàn),抑郁癥與血糖控制不佳具有顯著相關性[8]。
在眼科醫(yī)院中護理人員在老年視力障礙患者抑郁癥中的作用主要是做到心理護理有效傳遞并滿足患者需要, 幫助患者減輕抑郁癥狀, 使其重新獲得自信并維持生活質量。護理人員能夠認識和簡單評估抑郁癥狀, 對老年視力障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并傳遞信息和建議, 進行正常咨詢與情緒支持服務。關于成人抑郁癥患者標準中對于護理人員要求主要為確保抑郁癥患者接受評估以確定患病嚴重性、相關功能損害程度和持續(xù)時間, 因此護理人員需要警惕老年視力障礙患者抑郁癥狀, 尤其是具有抑郁癥家族史的老年視力障礙患者。護理人員可以用“患者是否在上個月中有困擾沮喪或絕望的感覺或患者是否有感興趣的事情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2個問題來檢測患者是否有抑郁癥可能性。當患者給予回答后,護理人員再使用老年抑郁癥自評量表和ZUNG抑郁自評量表協(xié)助來支持判斷并提供進一步評估, 在檢測過程完成后, 護理人員請專業(yè)精神科醫(yī)生對認為可能患抑郁癥的老年視力障礙患者再進行更為完善的治療[9]。
白內障、AMD和慢性開角型青光眼是可導致老年人視力障礙的三個重要眼部疾病, 導致視力相關生活質量下降使老年患者陷入抑郁狀況中。對于幫助和護理老年視力障礙患者的家庭成員了解視力障礙伴隨著抑郁癥發(fā)病的原因非常關鍵, 因為其在試圖處理患者的憤怒、苦惱和挫折時自己也可經常覺得抑郁。
3.1 白內障老年患者 白內障為眼晶狀體變得渾濁從而造成人體的視力變得模糊。對于患有白內障的老年患者而言, 最重要的是幫助其找到生活的期望, 并培養(yǎng)其對于視力逐漸喪失的健康信念和態(tài)度。許多老年患者認為當年齡大了以后視力不太重要, 視力減退所帶來的制約作用作為衰老過程一部分應該接受。白內障所產生的視力障礙對于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可為一個主要的負面影響, 當最基本的日?;顒?如做飯、讀寫、觀看電視或走路)受到限制后可能發(fā)生抑郁癥[10]。
3.2 AMD患者 當患者了解到自身的眼部疾病還沒有根治方法時或許會感到心理或情緒動蕩。AMD分為濕性AMD和干性AMD。干性AMD患者表現(xiàn)尤為突出, 干性AMD為黃斑部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發(fā)生破裂或變薄, 迄今為止還沒有治愈方法, 但患者仍然需要進行常規(guī)性檢查和支持治療,應用低視力助視器可幫助很大[11]。在濕性AMD發(fā)病機制中,黃斑氧氣供應鏈發(fā)生斷裂, 缺氧后黃斑生成不正常血管?;颊呋即思膊『? 視覺障礙的變化非常迅速, 令患者沒有時間去適應, 不可避免地生活質量受到影響而導致患者抑郁, 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并不少見。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積極和令人鼓舞的信息可減輕患者的抑郁感覺。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對于濕性AMD有較好療效, 雷珠單抗0.5 mg玻璃體內注射于眼球后部可防止退行性性血管再生和滲漏,雷珠單抗在>90%的病例中可穩(wěn)定視力, 并使40%的患者視力改善[12]。部分AMD患者可能經歷Charles Bonnet 綜合征,患者經常發(fā)生幻視現(xiàn)象導致焦慮和嚴重苦惱, 這種狀態(tài)可惡化已存在的抑郁癥狀[13]。護理人員對這種癥狀進行詳細的說明可使患者安心并幫助其減輕某些視覺困擾, 護理人員應當解釋這只是一種視覺癥狀而不是一種心理健康疾病, 并且60%的患者幻覺18個月后可能減輕, 避免現(xiàn)有抑郁癥狀進一步惡化[14]。
3.3 慢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 當患者被告知慢性開角型青光眼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目前還沒有可以治愈的方法有可能導致失明時可能會變得抑郁。患者被確診為慢性開角型青光眼后將終生需要檢測和治療以控制視力損傷的進展, 堅持遵守醫(yī)囑進行治療對于保持眼內壓在正常范圍內、維持當前視力、阻止進一步視力喪失非常重要?;颊咭缽男圆顣夯委熃Y果, 導致嚴重的視野和視力喪失。對于依從性差的老年患者可通過提供必要信息和發(fā)展眼部滴灌輸技術來克服老年患者的恐懼心理, 作為長期獨立性治療的一個基礎, 這將有助于減少焦慮、促進自信和減輕抑郁癥某些感覺, 另外同家屬做好信息聯(lián)絡工作能幫助患者最大化堅持遵守醫(yī)囑治療依從性[15,16]。
[1]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1:16-25.
[2] 余瑤, 馮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成人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及對生存質量的影響 .廣州:暨南大學, 2010.
[3] 陳樹林.社區(qū)老年人抑郁障礙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現(xiàn)代康復, 2000, 4 (8):1167 -1169.
[4] 劉艷.老年白內障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況調查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3):51.
[5] 夏婷.老年視力障礙患者并發(fā)抑郁癥心理護理體會.醫(yī)藥與保健, 2015(4):231.
[6] 李艷英, 陳俊娥, 王敏.青光眼手術患者健康教育.河北醫(yī)藥, 2009, 31 (2):250.
[7] 張東華.心理護理對白內障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中外健康文摘, 2013(23):423-424.
[8] 魯方方, 車小新.探析糖尿病并發(fā)白內障老年患者手術及整體護理.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1(22):197-199.
[9] 馬維瑾, 曾曉莉, 曾藝.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藥品評價, 2016(B12):256-257.
[10] 崔紅霞, 逯奎麗.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21):2953-2955.
[11] 王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焦慮、抑郁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當代護士:??瓢嫜? 2016(11):24-27.
[12] 許新梅.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眼病患者術前心理狀態(tài)影響分析.健康大視野, 2013(9):211-212.
[13] 盧艷紅.126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得心理護理.中外醫(yī)療, 2010, 29(31):35.
[14] 葛蕓.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體會.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20):261-262.
[15] 代福蘭, 侯非非.老年性白內障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及飲食護理研究.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2, 39(19):58.
[16] 莫永紅.糖尿病合并眼部疾病術前心態(tài)分析及護理.內科, 2007, 2(2):295-2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92
2017-03-17]
250200 濟南市明水眼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