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對平等主義的兩個挑戰(zhàn):優(yōu)先主義與充足主義

        2017-01-13 08:58:49謝寶貴貴州師范學院馬列主義教學部貴州貴陽550018
        關(guān)鍵詞:平等主義優(yōu)先主義

        謝寶貴(貴州師范學院 馬列主義教學部,貴州 貴陽 550018)

        對平等主義的兩個挑戰(zhàn):優(yōu)先主義與充足主義

        謝寶貴
        (貴州師范學院 馬列主義教學部,貴州 貴陽 550018)

        平等主義在當代政治哲學中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分配正義觀,但是還有另外兩種學說對之構(gòu)成了兩個挑戰(zhàn),它們就是優(yōu)先主義和充足主義。盡管這兩種學說各自的側(cè)重點不同,但是它們至少有一點是一致的:它們都不承認平等本身是好的。平等主義區(qū)別于它們的本質(zhì)之處就在于,平等主義承認平等本身就是好的,因而具有內(nèi)在價值。在對優(yōu)先主義與充足主義進行了若干分析與批判之后,它們對平等主義的挑戰(zhàn)就顯得站不住腳?;诒容^性公平的觀點,可以比較合理地論證平等的內(nèi)在價值。而且,從這一論證中,還可以引出一種“比例性平等觀”,它可以成為平等主義所要追求的新目標。

        平等;平等主義;優(yōu)先主義;充足主義;比例性平等

        在當代英美政治哲學中,平等已經(jīng)成為一個被熱烈討論的話題,這與以前對自由的熱烈爭論形成了對照。對平等的這種熱烈討論在很大程度上與近幾十年來對分配正義問題的高度關(guān)注是分不開的。隨著對分配正義問題討論的不斷深入,對平等的含義、性質(zhì)、價值及其在分配正義中的地位的思考也取得長足的進步。基于平等的理念而發(fā)展起來的平等主義亦成為了一種在當代政治哲學中頗具影響力的分配正義觀。與此同時,和平等主義相競爭的優(yōu)先主義與充足主義這兩種分配正義觀也發(fā)展起來。一些學者主張用優(yōu)先主義或充足主義來取代平等主義,這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對后者構(gòu)成了重要挑戰(zhàn)。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梳理這三者之間的差別,試圖應對這樣的挑戰(zhàn),并進一步澄清和辯護平等主義的某些核心主張。

        一、優(yōu)先主義

        關(guān)于分配中的優(yōu)先性問題是由德雷克·帕菲特在評論托馬·斯內(nèi)格爾的《平等》一文時最先提出來的。內(nèi)格爾設(shè)想他自己家庭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健康快樂的,而另一個則是具有某些痛苦的殘疾的。內(nèi)格爾面臨著兩種會影響他兩個小孩成長的搬家選擇:要么搬到一個城市去,以便在那里能夠讓第二個小孩接受特殊的治療;要么就搬到一個能使第一個小孩得以茁壯成長的郊區(qū)去。內(nèi)格爾寫道:“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為了檢驗平等的價值,我想假設(shè)該事例具有如下特征:移居郊區(qū)給第一個小孩帶來的所得要比移居城市給第二個小孩帶來的所得大得多?!盵1]75內(nèi)格爾接著評論說:“如果某人選擇移居城市,那么它將是一個平等主義的決定。促進第二個小孩的利益更為緊迫,盡管我們能給予他的利益要小于我們能給予第一個小孩的利益。”[1]75這樣的選擇中就體現(xiàn)了優(yōu)先性的問題:促進第二個小孩的利益要優(yōu)先于促進第一個小孩的利益。而且與此同時這樣的選擇還促進了平等。

        然而,在什么意義上說,選擇移居城市就是一個平等主義的決定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作兩點說明。首先,在內(nèi)格爾的這個例子中,并不涉及哪個孩子對相關(guān)利益有更大的要求權(quán)(claim)。換句話說,沒有哪個孩子比另一個孩子應得更大的利益。*本文所討論的分配,除非特別說明,都屬于人們在同等要求權(quán)或同等應得的情況下所進行的分配。其次,平等主義的決定是與效用主義(utilitarian)的決定區(qū)別開來的。按照效用主義,內(nèi)格爾應該選擇遷居郊區(qū)。因為這樣做會帶來更大的總效用。我們可以借用帕菲特的一個表格(見表1)[2]203來說明這一點。

        表1 帕菲特利益選擇表

        表格中的數(shù)字表示利益水平。如果遷居郊區(qū),給兩個小孩帶來的利益是34個單位;要是遷居城市,給兩個小孩帶來的利益則只有30個單位。因此,效用主義者會主張遷居郊區(qū)。遷居城市給兩個小孩帶來的總利益相對于遷居郊區(qū)而言雖然減少了,但是兩個小孩享受的利益分配會更加平等。就遷居城市所帶來的利益分配的結(jié)果而言,遷居城市是一個平等主義的決定。但是,有人可能會質(zhì)疑遷居城市的決定。遷居城市只給第二個小孩增加了1個單位的利益,而遷居郊區(qū)卻可以給第一個小孩增加5個單位的利益。既然如此,為什么要選擇遷居城市而不是郊區(qū)呢?這一質(zhì)疑引出了一種重要的道德考慮。利益增加相對于不同的利益承擔者,不同的個人處境會產(chǎn)生不同的道德價值。比如說,100美元不管是對于窮人還是富人而言,所具有的購買力都是等價的。因此,這100美元不管是給誰都會增加接受者的利益。然而,這同樣的100美元卻會給富人和窮人帶來不同的道德價值:窮人得到這100美元要比富人得到它具有更大的道德價值。窮人的需求相對于富人來說是更為緊迫的,因此100美元能夠緩解窮人這種需求上的緊迫,其道德價值的相對優(yōu)先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事實上,如果效用主義對效用采取一種帶有主觀色彩的解釋的話,對于上面的這個例子,它也會主張將這100美元給予窮人。因為它能給窮人帶來更大的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根據(jù)邊際效用遞減原理(the 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一般來說,一個人每增加額外一個單位的利益給他增加的滿足感是逐漸減少的。由于富人本來的利益水平就要比窮人高,因此,通常而言,額外增加100美元給他增加的滿足就要低于窮人。然而,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并不總是普遍適用的。我們完全可以設(shè)想某種情形,同樣100美元給富人帶來的邊際效用要大于窮人。也許是因為窮人清心寡欲,而富人則貪得無厭。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形,效用主義則又會主張把這100美元給予富人而非窮人,因為富人比窮人得到這100美元能帶來更大的總效用。然而,從道德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主張是不可接受的。改善窮人的處境比改善富人的處境具有的更大的相對道德重要性,往往并不受窮人或富人主觀感受的影響。也就是說,衡量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是否過得好或壞,并不完全取決于當事人自己的主觀感受,而是具有某些客觀指標的。

        但是,就算有時候根據(jù)人們的決策會帶來更為平等的結(jié)果,也并不一定說明這樣的決策就具有真正的平等主義性質(zhì)。帕菲特區(qū)分了兩種平等主義:一種被稱為目的論平等主義(teleological/telic egalitarianism),另一種被稱為義務論平等主義(deontological/deontic egalitarianism)。目的論平等主義者相信,“如果人們過得一樣好,那將是一個更好的事態(tài)?!盵2]204而義務論平等主義者則認為,“盡管有時候我應該把平等作為目標,但那不是因為我們就會因此而使結(jié)果變得更好,”[2]207而是基于某些其他的道德理由。質(zhì)言之,目的論平等主義者認為,平等本身而非它之外的其他事態(tài)可以作為人們合理追求的目標。換句話說,根據(jù)目的論平等主義,平等是具有內(nèi)在價值??闪x務論平等主義者并不認為平等本身就是好的,而只認為它具有工具價值。如果他們主張平等是好的,可能僅僅是指它能帶來好的效果。因為“如果人們是不平等的,比如,那可能生產(chǎn)沖突,或傷害過得較差的那些人的自尊,或讓一些人處于了另一些人的權(quán)力之下”。所以,“對真正的平等主義者而言,平等具有內(nèi)在價值,或曰它本身就是好的?!盵2]206那么,按照這一標準,嚴格來說,真正的平等主義就只能是目的論平等主義了??蛇@樣一來,在上面內(nèi)格爾的例子中,選擇遷居城市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平等主義決定。因為一個真正的平等主義決定必須是把平等本身當成是追求的目標之一。然而,在帕菲特看來,內(nèi)格爾支持遷居城市的理由卻并沒有體現(xiàn)出這一點。他的理由是因為第二個孩子的需求更為緊迫,而“改善他的處境要比同等或更大地改善第一個孩子的處境更加重要”[1]76。內(nèi)格爾以上的論述雖然也表現(xiàn)出了對平等的關(guān)注,但是關(guān)注的角度是來自一種非常不同的觀點。因此,內(nèi)格爾這種對平等的關(guān)注看起來只能算作是一種義務論的而非目的論的平等主義立場。*本文所主張的平等主義就是目的論平等主義,強調(diào)平等不只具有工具價值,而且平等本身就是好的,它是具有內(nèi)在價值的。為了方便起見,下文中意指目的論平等主義的地方,都以平等主義來取代了。

        概括而言,內(nèi)格爾的關(guān)注點首先落在第二個孩子身上是因為他過得較差:他承受著更大的痛苦,基本的健康都無法達到。由此,引申出的一個被廣為接受的觀點是,我們應該優(yōu)先去幫助那些過得較差的人,這些人過得越差,幫助他們的緊迫性就越大,越應該優(yōu)先幫助他們。這樣一種觀點通常被稱為優(yōu)先主義(prioritarianism)。按照理查德·阿尼森(Richard Arneson)的表述,優(yōu)先主義認定“一個人從一份利益中獲得的福祉(well-being)越大(失去的福祉越小),這個人獲得這份利益(避免這份損失)的道德價值就越大;在得到這份利益(避免這份損失)之前,這個人終生的福祉期望值越低,其道德價值就越大?!盵3]優(yōu)先主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把這樣的道德價值最大化。所以,優(yōu)先主義與效用主義的區(qū)別在于,效用主義只把道德價值聚焦在人們所得利益的大小之上,而優(yōu)先主義則主張道德價值不僅在于人們所得利益的大小,而且也在于得到利益的人過得怎樣。因此,根據(jù)效用主義,如果人們所得的總利益是相等的,那么不管誰得到了這些利益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但是,優(yōu)先主義者卻恰恰認為,誰得到這些利益具有完全不同的道德價值。把同樣的利益給予過得較差者而具有的道德價值要大于把它給予過得較好者。對于優(yōu)先主義而言,受益的主體不是無關(guān)緊要的,相反,它是判斷道德價值的一個重要依據(jù)。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過得較差與平等的要求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guān)系。很多時候,優(yōu)先主義被誤認是平等主義,即是為了促進平等本身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優(yōu)先去幫助那些過得較差的人。然而,通過帕菲特細致地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看法是難以成立的。盡管在很多涉及益品(goods)分配的情況下,按照優(yōu)先主義的方案,的確會帶來平等主義的結(jié)果。但是,優(yōu)先主義并不是把促進平等本身作為它的目標。從本質(zhì)上來說,優(yōu)先主義并不像平等主義那樣認為平等本身就是好的或正義的,也即不平等本身就是壞的或不正義的。但是為什么優(yōu)先主義會帶有這樣的假象呢?根據(jù)帕菲特的觀點,這因為人們錯誤地把有幫助過得較差者比幫助過得較好者更為重要這個論點與人們之間的相對關(guān)系聯(lián)系起來了。

        對此,可以用帕菲特的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當人們處于海拔很高的地方,會感到呼吸困難。但是我們能說這是因為他們比其他人站得更高嗎?在一種意義上的確如此,比如當其他人都處于能夠輕松呼吸的低海拔地區(qū)時。然而,即便人們比其他人處于海拔更低的地方,我們也可能仍然難以呼吸。因為,盡管他們的所處之處在海拔上要比其他人的所處之處低,但是他們所處之處的海拔的絕對高度很可能足以導致呼吸困難。所以,在這一意義上,人們是否呼吸困難與人們和其他人所處之處的相對高低并沒有關(guān)系,真正與之相關(guān)的是人們所處之處海拔的絕對高度。同樣的道理,人們之所以過得差,并不是由于他們相對于他人過得差,而是他們在絕對水平上過得差。所以,根據(jù)優(yōu)先主義,促進過得較差者的利益更為重要,不是因為他們相對他人過得差,而是因為他們過得差本身這種狀況。帕菲特總結(jié)了平等主義與優(yōu)先主義之間的實質(zhì)性差異:平等主義關(guān)注相對性(人與人之間的相對狀況),而優(yōu)先主義只關(guān)注絕對性。

        然而,優(yōu)先主義只關(guān)注絕對性是否可能呢?還是它在關(guān)注絕對性的同時也常常不可避免地要關(guān)注相對性呢?我們不妨來看下面這個例子[4]755:

        表2 不同人群的分配方案

        表2中的分配方案所用的數(shù)字代表所在人群中的每一個個體都相等的福利水平。從優(yōu)先主義的觀點來看,表格中的I、II、III這三種分配方案,哪一種才是最佳的呢?優(yōu)先主義的答案似乎應該是方案II。因為相對于人群2中的超級富豪來說,人群1中的富豪過得相對較差??墒?,按照帕菲特的觀點,這種考慮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它關(guān)注了富豪與超級富豪之間的相對性了。如果優(yōu)先主義只關(guān)注絕對性的話,那就應該去追問80個單位的福利水平,從絕對性的*這里假設(shè)個人能夠達到的最高福利水平為100。角度來說,算不算過得好。既然人群1都是富豪的話,那么他們福利的絕對水平應該算很高了。這也意味著,單從絕對性的角度來看,方案I并不比方案II要差,而方案II也并不比方案III要好。如果從極端優(yōu)先主義的觀點來看,我們更應該選擇方案II,因為原來在方案I中相對較差的人群1在方案II中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因而也縮小了不平等。然而,這種極端優(yōu)先主義關(guān)注的不只是人群1的絕對福利水平了,而且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關(guān)注了他們與人群2相比的相對福利水平。因此,這種極端優(yōu)先主義變得不再純粹,已經(jīng)滲透了某些平等主義的成分在里面。從絕對性的角度來看,給人群2的10000個超級富豪增加2個單位的福利所產(chǎn)生的總效用(20000)要遠遠大于給人群1的10個富豪增加兩個單位的福利所帶來的總效用(20)。雖然人群1的福利水平要比人群2要差,但是這種差距真的大到給人群1增加20個單位的福利所具有的優(yōu)先性足以壓倒給人群2增加20000個單位的福利?僅從絕對性的觀點來看,對此的回答并不是那么肯定的,甚至回答更應該是否定性的,至少在直覺上是如此。因此,許多論述平等的學者,為了避免走向這種包含有平等主義因素的極端優(yōu)先主義,在思路上很自然地邁向了另一種分配主張即充足主義(sufficientarianism)。

        二、充足主義

        由于充足主義是從優(yōu)先主義發(fā)展而來的,因此,后者的一些論點是為前者所接受的。一如充足主義的代表人物哈里·法蘭克福(Harry Frankfurt)所論述的一樣:“賦予改善處于貧困狀況的人們比改善不處于貧困狀況的人們更大的優(yōu)先性,的確是合理的?!钡牵麖娬{(diào)賦予有效性的關(guān)鍵在于人們的貧困狀況,而非他們過得較差。他認為人們沒有去優(yōu)先改善過得較差者的一般義務。因此,他主張“畢竟我們往往對生活小康者與富人之間的不平等很無動于衷……一些人的所有比其他人要少這一事實在道德上并不令人困擾,當他們很明顯都擁有足夠多的時候”[5]31-32。另一位充足主義的代表人物羅格·克瑞斯普(Roger Crisp)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與法蘭克福相呼應的。他也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有理由給予一個人相對于另一個人的優(yōu)先性??梢坏┧麄兊母@?welfare)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門檻,換句話說,他們都過得足夠好,僅僅基于其中的一個人過得較差而賦予他對另一個人的優(yōu)先性的理由就不再成立了。[4]758

        充足主義的一個根本主張是:“從道德的觀點看,重要的并非每個人的所有應該是一樣的,而是每個人的所有是足夠的。如果每個人的所有是足夠的,那么是否一些人比另一些人的所有更多,并不產(chǎn)生什么道德后果。”[5]21從該主張看,充足主義也是強調(diào)人們生活水平的絕對性,并不關(guān)注與他人生活水平比較而言的相對性。充足主義對絕對性的關(guān)注,是與日常的道德觀念是相契合的。貧窮和痛苦,無需在人們之間做比較,它們本身就是壞的。努力消除貧窮和痛苦,讓人們都過上富足、舒適的生活,這是充足主義的內(nèi)在要求。的確,我們應該關(guān)注人們生活絕對性的維度,但這并不足以表明就可以完全不考慮人們生活中相對性的維度。在很多道德考慮中,人們之間的相對性維度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只考慮絕對性的維度而忽略或放棄相對性的維度,會導致片面的道德思考和結(jié)論。

        根據(jù)充足主義的觀點,它總是希望有最多的人在生活福利或福祉上都達到或超過充足的門檻。可這樣的目標有時候卻引發(fā)某些爭議。比如有亟需某種資源的10個人,他們每個人至少要得到5個單位的這種資源,才可能全部存活下來。但現(xiàn)在的處境是,總共只有40個單位的這種資源可用。[5]30法蘭克福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平等主義者會主張把這40個單位平均分給這10個人,每人4個單位??扇绱艘粊?,很可能導致每個人都得不到足夠存活下來的資源,從而統(tǒng)統(tǒng)死去。很顯然,這樣的主張無疑是荒謬而不可接受的。法蘭克福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把這40個單位只分給10個人中的8個,每個人平均可得到5個單位,這樣他們都能因此而存活下來。這樣可以保證最大多數(shù)的人得到足夠的資源。在他看來,充足主義的這一主張與平等主義的主張之間的對比恰恰凸顯出充足主義是合理的,而平等主義是不合理的。

        然而,這樣的結(jié)論未免有點過于草率。在上面這種特定情況下,平等主義并不必然要求40個單位的資源應該平等地分配給10個人。平等主義,在這一點上與充足主義并不沖突。因為如前所述,平等主義也關(guān)注人們生活絕對性的方面,希望人們首先都能存活下來,然后活得好。如果這40個單位平均分配給8個人,就能夠挽救這8個人的生命,平等主義當然不會反對而且還會竭力主張這樣做。但是這里的關(guān)鍵問題是,這40個單位應該分配給這10個人當中的哪8個幸運者呢?對此,法蘭克福卻語焉不詳。平等主義不同于充足主義之處就在于,平等主義不但重視充足,也強調(diào)平等的重要性。因此,平等主義會要求給予與分配相關(guān)的每個人以平等的機會去獲得某些稀缺的資源。[6]就這個例子而言,讓這10個人以抽簽的方式來決定其中哪8個幸運者能都獲得平等的5個單位的資源,可能算是給予他們以平等的機會。

        充足主義的另一個成問題的看法是,只要人們的生活水平都達到了充足的門檻之后,他們之間在生活水平上的差異就不再重要了。

        設(shè)想有甲乙兩人生活都過得一樣好,可以說都超過了法蘭克福所說的充足的門檻?,F(xiàn)在有一筆飛來的橫財落在他們兩個人的頭上??呻S之而來問題是,面對這樣一筆財富,他們該如何分配呢?如果按照充足主義的想法,這筆財富在甲乙之間無論如何分配,并不會導致什么道德上的問題。但是這樣的結(jié)論真的能夠被接受嗎?很顯然,通常的道德直覺告訴人們,在這種情境下,并非所有的分配結(jié)果在道德上都是等價的。只有在甲乙之間平等地分配這筆財富才是公平的分配。充足主義在此的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論甲乙哪一方都不能以自己生活得不夠好為理由而要求獲得這筆意外財富中較大的部分。另外,從公平的角度來看,甲乙對這筆突如其來的財富沒有做出過任何努力和貢獻,因此,也沒有誰能夠聲稱他有資格比另一方應得該財富中更大的部分。既然如此,甲乙就應該平分這筆財富,這種分配結(jié)果顯然比不平等的分配結(jié)果要好。極端言之,哪怕甲乙兩人都無法獲得這筆財富中的任何一點,從公平的觀點看,其結(jié)果也要好于把它不平等地分配給甲乙兩人。所以,充足主義認為如何分配這筆財富其結(jié)果在道德上是不重要的,無疑是講不通的。

        充足主義的另一個毛病,在于它關(guān)于充足的標準或曰門檻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充足主義從絕對性的角度來看待一個人的生活在不與他人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是否過得好,其本意是認為“過得好”(即充足的標準)這問題本身可以有一個至少比較客觀的標準。從人類生活的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而言,充足的標準是具有客觀性的。比如,不管一個人處于什么樣的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環(huán)境之中,基本的飲食、衣服、住宿、保健等生存性需求總是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他,直到他死亡為止。保障這些需求得到滿足,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們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絕對性。然而,一旦超出這個程度,充足的標準就變得不再那么客觀和絕對。因為,除了生存性的需求以外,人們什么樣的需求算是合理的需求,滿足哪些需求才算是“過得好”,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其所處的社會的文化、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一個人能夠上影院,擁有汽車、電視機、洗衣機等等東西,如果身處西方發(fā)達國家,這并不表示他一定已經(jīng)“過得好”。因為在這樣的社會中其他許許多多的人都能達到他這種生活條件。但是,如果他要是身處某個貧困的非洲國家,那么他所擁有這種生活條件足以說明他已經(jīng)“過得很好”了。[7]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承認充足的標準或“過得好”的標準往往依賴于一個社會的文化、經(jīng)濟環(huán)境,這并不意味著否認它具有客觀性、絕對性的一面,更不意味著它完全是主觀任意的。而是意味著,衡量一個人是否過得好,是不可能脫離對他與所處的社會中其他成員的生活狀況的比較而單獨加以確定的。正如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說,“重要的不只是一個人的絕對收入,而且還有他的收入相對于其他人的收入的狀況?!盵8]因此,充足的標準不可避免地包含著絕對性與相對性這兩個維度,然而,充足主義者卻往往有意無意地只強調(diào)前者而忽略后者。

        此外,充足主義關(guān)于充足標準的表述看起來還存在主觀主義的傾向。盡管充足主義只著眼從絕對性來定義什么是充足,然而在描述這種絕對性標準的時候,卻顯得并不確切。法蘭克福認為,根據(jù)充足主義,一個人在經(jīng)濟方面是充足的,就意味著他滿足于現(xiàn)在的所得,而不再想要更多的金錢,或者他認為自己的這種滿足是合理的。當然,對充足標準的這種描述,肯定不止限于經(jīng)濟方面,對于生活的總體而言應該也是同樣適用的。一個人是充足的,用法蘭克福自己比較拗口的話來說,就是指“他對他已經(jīng)擁有的滿足數(shù)量感到滿足?!盵5]40從法蘭克福這里的觀點來看,他對充足標準的界定并非是客觀的,相反帶有相當程度的主觀色彩。判斷一個人過得好還是不好或者說是否充足,固然要把當事人自己的主觀感受考慮進去。這是一種第一人稱的角度。可是如果完全拋開當事人自己之外的角度即第三人稱的角度,只從第一人稱的角度來看待充足的標準,那么這個標準在相當程度上將會變得主觀任意,在很多情況下根據(jù)這樣的標準所得出的判斷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同樣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一個人可能感到很滿足,可另一個人卻可能覺得并不滿足。人們欲望的大小、對生活的期望值,存在著巨大而深刻的個體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又往往與個人成長和生活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正如阿馬蒂亞·森所言:“一個人欲望的滿足并不一定表示他的福祉(well-being)或生活水平很高。憔悴的奴隸、潦倒的失業(yè)者、無望的窮人、溫順的家庭主婦可能只有勇氣去欲求一星半點,但是那些被規(guī)訓(disciplined)的欲望的滿足,并不意味著巨大的成功,也不能與處境更好的人的那些狂妄而過分的欲望的滿足相提并論?!盵9]因此,充足主義關(guān)于充足標準頗具主觀主義色彩的描述,并不能成為判斷人們生活是否良好的有效指南。只有透過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相結(jié)合的視角,才能對人們的實際生活狀況做出良好的判斷。其中,第三人稱的視角又包括從兩個方面去看待人們的實際生活狀況。一方面,第三人稱的視角要求客觀地、絕對地考察人們實際擁有或具有的各種物質(zhì)和非物質(zhì)的東西;另一方面,它又要求客觀地、相對地比較不同的人之間在物質(zhì)和非物質(zhì)方面的差異。

        三、平等主義:邁向比例性平等

        前文的論述表明,優(yōu)先主義與充足主義各自在理論上存在著種種不足和缺陷。因此,它們對平等主義并不構(gòu)成真正的挑戰(zhàn)。實際上,平等主義并不是完全排斥這兩種理論。與此相反,它們?nèi)咴谀撤N意義上是相互補充的。優(yōu)先主義對改善過得較差者的狀況在道德考慮中賦予優(yōu)先性,充足主義強調(diào)從絕對性角度來考慮人類福祉或福利的狀況,這些都是平等主義所贊同的。而且,如果按照優(yōu)先主義和充足主義的很多主張去做,其結(jié)果常常能促進平等。不過,平等主義試圖做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要打破前面這兩種理論的片面和狹隘:只關(guān)注絕對性,而否定相對性。由于對絕對性的片面關(guān)注,這兩種理論雖然都會得出促進平等的結(jié)論,可它們認為那不過是在追求其他東西同時所帶來的副產(chǎn)品而已。也就是說,平等本身并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它們所追求的是另外一些東西,比如:減輕痛苦、消除貧困和疾病、緩和沖突、帶來快樂等等。這意味著,對優(yōu)先主義與充足主義而言,平等本身并不是好,因而并不具有內(nèi)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不平等本身也不是壞的,因而并不具有內(nèi)在的負價值(intrinsic disvalue)。平等主義不同于優(yōu)先主義與充足主義的一個根本之處就在于,它是主張平等本身就是好的,是具有內(nèi)在價值的。然而,需要強調(diào)的是,這并不意味著平等主義主張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平等,反對不平等。

        平等并不是人類社會所追求的唯一價值,而僅僅是許許多多各種各樣價值中的一種。而且,在這眾多的價值之中,平等與其他任何一種價值一樣,并不占據(jù)著至高無上、不可超越或壓倒的地位。在社會生活中,各種價值常常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彼此沖突。在這樣的沖突中,平等是不可能總勝出的。設(shè)想張三、李四兩人目前的生活水平是平等的,現(xiàn)在有一個機會可以讓他們倆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但是,這樣做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也許張三只提高10個單位,而李四則提高30個單位,最終他們提高后的生活水平則是不平等的。在這種情況下,平等主義者并不一定主張,為了保持平等,張三、李四就必須放棄這個可以改善他們生活水平的機會。保持平等固然重要,但是改善生活水平也重要。平等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也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平等主義者完全可以贊成張三和李四不應該放棄這個機會,以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但是這并沒有否定“平等本身是好的”這一平等主義主張。因為盡管利用這次機會之后,和以前相比,張三、李四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他們中沒有誰因此而變得更差,但是改善后的這一狀況,至少可以說在一個方面,要比原來的狀況要差。這個方面就是平等本身。[10]無論如何,其中的不平等總是令人遺憾的。因此,人們總是有理由向往一種更好的情形,即不但張三、李四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改善,而且還是過得一樣好。

        即使平等主義者堅持認為平等本身就是好的,但是為此提供的辯護卻各不相同。本文對平等具有內(nèi)在價值的辯護,主要依賴于比較性公平(comparative fairness)的概念。這種辯護進路是由拉里·特姆金(Larry Temkin)提出來的。根據(jù)這一進路,平等之所以具有內(nèi)在價值,是因為平等的概念是內(nèi)在于公平的概念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內(nèi)在聯(lián)系。換句話說,沒有了平等也就不存在公平。眾所周知,公平本身就是好的,是人類社會竭力追求的一種重要的內(nèi)在價值。由于平等內(nèi)在于公平之中,所以對公平的追求就等價于對平等的追求,平等的內(nèi)在價值也因此得以體現(xiàn)出來。不過,需要著重補充的是,特姆金所說的“作為比較性公平的平等”并非排除一切不平等,而只排斥不應得的不平等(undeserved inequalities)。因為從比較性公平的觀點來看,這樣的不平等是不公平的,所以也是壞的。那么什么樣的不平等是不應得的呢?起初,特姆金對不應得的不平等做了這樣的限定:“一些人并非由于他們自己的過錯(或選擇)而過得比別人差,這是壞的——是不正義或不公平的。”[11]如果一個人由于他偶然的出身而過得比別人差,那么這樣的不平等就是不應得的。然而,特姆金后來發(fā)現(xiàn),“并非由于他們自己的過錯或選擇”這個限制性條款(以下簡稱“選擇條款”)對于不應得的平等而言,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12]說它是不必要的是指,即便一個人是由于他自己的選擇而過得比別人差,他和別人的這種不平等也可能是不應得的。而說它是不充分的是意味著,即使一個人并非由于他們自己的過錯或選擇而過得比別人差,這種不平等也不一定是不應得的。下面用兩個事例來分別闡明“選擇條款”的非必要性與非充分性。

        先來看它的非必要性。假設(shè)小王在某個地方經(jīng)營一家餐館,而且他是心地善良、認真負責、誠實守法的一個人。因此他對自己餐館從一開始就執(zhí)行嚴格的衛(wèi)生標準,從不使用不衛(wèi)生的食材、調(diào)料和食用油等東西,餐館的各項衛(wèi)生指標完全符合當?shù)氐南嚓P(guān)法規(guī)。然而,除小王的餐館以外,當?shù)厮衅渌习宓牟宛^都一直非法使用地溝油來做菜,但由于當?shù)貓?zhí)法的漏洞,這種違法行為一直未得到查處。這樣一來,一直使用是合格食用油的小王餐館,其成本要遠高于使用地溝油的其他餐館。經(jīng)過一段時間殘酷地競爭之后,小王的餐館由于相對于當?shù)仄渌宛^過高的食用油成本而漸漸陷入虧損。盡管如此,小王出于做人的良心,始終堅持使用合格的食用油,而從不使用地溝油。最終,小王的餐館在日益虧損的壓力下而破產(chǎn)。該事例想要突出的是,由于小王堅持自愿選擇使用品質(zhì)合格但成本過高的食用油,且堅決抵制使用不合法的地溝油,才導致其餐館的破產(chǎn),從而使得他本人比當?shù)厥褂玫販嫌偷钠渌宛^的老板過得差。根據(jù)“選擇條款”,小王陷入的這種不平等可以歸咎于他的自愿選擇,因此他應該為這種不平等自己負責。在此意義上來說,這種不平等并不是不應得的。然而,從“選擇條款”所得出的這一結(jié)論明顯是違背人們的道德直覺的。無論如何,人們也很難接受,小王由于他遵紀守法的行為而應該比其他違法的餐館老板過得差。這種不平等顯然是不應得的。因此該事例足以說明,不滿足“選擇條款”的不平等也可能是不應得的。這也就意味著,“選擇條款”對于不應得的不平等而言不是必要的。

        “選擇條款”的非充分性則可以用另一個事例*該事例借鑒了特姆金所舉的一個例子。Cf.Larry Temkin,“Exploring the Roots of Egalitarian Concerns”,Theoria,Vol.69,Issue 1-2,(August,2003),144-145.來說明。設(shè)想小王與小明兩人原來過得一樣好。但小王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而小明則經(jīng)常會從事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根據(jù)法律,如果對小明所有違法行為進行追究的話,小明足以被判處死刑??尚疫\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小明的違法行為總是逃脫了法律的懲罰。與此同時,小明也不斷通過他各種違法行為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小王一直只是安分守己、勤勤懇懇地從事著一份普通的工作。久而久之,小明的生活就過得遠比小王要好。然而,突然有一天,小明死于一次意外的車禍。雖然小明的這種下場完全是由純粹的運氣而導致的,與他的選擇并無任何關(guān)系。但是,可以說,人們還是忍不住會認為小明的這種下場是罪有應得。與此同時,小王所處的生活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自己的選擇而得來的,因而它也是小王應得的。如此一來,小王與小明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結(jié)局是應得的。可這種看法與從“選擇條款”引出的結(jié)論是沖突的。因為根據(jù)該條款,小明不是出于自己的選擇或過錯,而是由于純粹的偶然死于非命的,因而過得比小王差,這樣的不平等是不應得的。很顯然,從道德直覺來看,人們對于這一結(jié)論是難以接受的。相反,人們往往會認為,這種不平等就是應得的。以此看來,即便某些不平等滿足“選擇條款”也并不表明它們是不應得的。這恰恰說明了“選擇條款”并不構(gòu)成不應得的不平等的充分條件。

        如果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了“選擇條款”并不是不應得的不平等的必要或充分條件,那什么樣的不平等是應得的呢?也許從某種意義來說,并不存在應得的不平等。以往對人們之間平等或不平等的理解常常局限于對人們各自所得進行比較。但是,倘若人們各自所付出的真誠的努力是不相同的,即使他們各自的所得卻是一樣的;或者反過來,倘若人們各自所付出的真誠的努力是相同的,即使他們各自的所得卻是不一樣的,我們都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不平等的。具體而言,這種不平等就在于人們各自的付出與所得之比是不相等的。從廣義的比較性公平的角度來看,每個人的付出與其所得之比都應該是相等的。這種對平等的看法可被稱為比例性平等觀。*值得指出的是,在一個社會中人們的付出與所得之比應該有一個標準值。確定這個標準值的一個看起來比較合理的方法就是用這個社會中所有人的付出的總量除以所有人的所得的總量。如此以來就會得到一個關(guān)于該社會付出與所得之比的平均值。這個平均值就可以作為該社會中人們的付出與所得之比的標準值。從應得的角度看,凡是其付出與所得之比大于該標準值的人,他們的所得就相對不足,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凡是其付出與所得之比小于該標準值的人,他們的所得就相對過多,應該進行相應的減少。其中,從過多所得中應減少的量應該等于不足的所得應獲得補償?shù)牧?。然而,如何對每個人的付出與所得進行準確的定性與定量的說明與計算,是一個極其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這已經(jīng)超出本文的討論范圍。而且,缺乏這種說明與計算并不對本文的觀點構(gòu)成實質(zhì)性的影響。根據(jù)這一平等觀,對于人們而言,沒有什么不平等真的是應得的。從表面上看,也許人們各自的所得是不一樣的??蛇@種不一樣的所得不外乎兩種情況:要么不一樣的所得中每一個人的付出與其所得之比都是相等的,要么是不相等的。如果是前一種情況,那么這種不一樣的所得滿足比例性平等,因此他們是平等的。如果是后一種情況,那么這種不一樣的所得不滿足比例性平等,因此他們是不平等的,而這種不平等也是不應得的。

        既然從比例性平等觀來看,沒有什么不平等是應得的,那么就無所謂應得的不平等了。邁向比例性平等,就成為了平等主義的新目標。在當今這個依然存在巨大的比例不平等的世界,平等主義者就更有理由去努力減少它們。這不只是因為減少這種不平等可以促進人類社會的其他價值,更重要的是因為降低這種不平等本身就是公平的和好的。

        [1]NAGEL Thomas.Equality[M]//CLAYTON Matthew and WILLIAMS Andrew eds.,The Ideal of Equalit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2.

        [2]PARFIT Derek.Equality and Priority[J].Ratio (new series),1997,10(3).

        [3]ARNESON Richard J.Luck Egalitarianism and Prioritarianism[J].Ethics,2000,110(2):343.

        [4]CRISP Roger.Equality,Priority,and Compassion[J].Ethics,2003,113(4).

        [5]FRANKFURT Harry.Equality as a moral ideal[J].Ethics,1987,98(1).

        [6]CASAL Paula.Why Sufficiency Is Not Enough[J].Ethics,2007,117(2):308.

        [7]MARMOR Andrei.The Intrinsic Value of Economic Equality[M]//Rights,Culture,and the Law:Themes from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Joseph Raz,ed.MEYER,PAULSON and POG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132.

        [8]STIGLITZ Joseph E.The Price of Inequality[M].London:Penguin Books,2012:131.

        [9]SEN Amartys.The Standard of Living[M].ed.HAWTHORN Geoffre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1.

        [10]TEMKIN Larry.Equality,Priority,and the Levelling Down Objection[M]//CLAYTON Matthew and WILLIAMS Andrew eds.,The Ideal of Equalit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2:153.

        [11]TEMKIN Larry.Inequality[M].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13.

        [12]TEMKIN Larry.Exploring the Roots of Egalitarian Concerns[J].Theoria,2003,69(1-2):143-145.

        (責任編輯:黃仕軍)

        Two Challenges to Egalitarianism:Prioritarianism and Sufficientarianism

        XIE Baogui
        (DepartmentofMarxism-Leninism,GuizhouNormalCollege,Guiyang,550018,China)

        Egalitarian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p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but other two competing doctrines—prioritarianism and sufficientarianism—try to challenge egalitarianism.Despite their different emphases in arguments,the two doctrine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they both deny that equality is good in itself.The essential distinction of egalitarianism from them,however,is that it admit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equality.The challenges of prioritarianism and sufficientarianism to egalitarianism are showed to be unreliable by some analyses and criticisms of them.The intrinsic value of equality can be argued for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fairness.Furthermore,from this argument can be derived a “proportional equality view”,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the new goal egalitarianism should pursue.

        equality;egalitarianism;prioritarianism;sufficientarianism;proportional equality

        2016-10-11

        謝寶貴(1983—),男,湖南雙峰人,貴州師范學院馬列主義教學部副教授,哲學博士.

        D081;B018

        A

        1008-7699(2017)01-0082-09

        猜你喜歡
        平等主義優(yōu)先主義
        新寫意主義
        平等、運氣與分配正義:論科克-肖·譚的全球制度性運氣平等主義 *
        40年,教育優(yōu)先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08
        近光燈主義
        多端傳播,何者優(yōu)先?
        傳媒評論(2018年5期)2018-07-09 06:05:26
        反運氣平等主義
        社會觀察(2016年10期)2016-11-26 05:27:36
        站在“健康優(yōu)先”的風口上
        這是一部極簡主義詮釋片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13:55
        反運氣平等主義
        求是學刊(2016年3期)2016-06-27 09:39:20
        冬日 新碰撞主義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53:05
        中国丰满熟妇xxxx性| 男女激情视频网站免费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性入口|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欧美成aⅴ人高清免费| 日本少妇爽的大叫高潮了| 国产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软件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97|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一线|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国产真实伦视频在线视频| 综合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模91九色精品二三四| s级爆乳玩具酱国产vip皮裤|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欲av麻豆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婷婷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的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免费| 真人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爆乳无码AV国内|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少妇| 被黑人猛烈30分钟视频|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三级|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麻豆 |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大陆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一区|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