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瑤
摘要: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為目的,從教學模式、教學重點和教學導向三個方面詳細的論述了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基于具體的教學實踐,分別從豐富教學模式、將教學融入生活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三個方面提出了對應對策略,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英語不但有趣,而且也具有其枯燥的一面。這主要是因為,對英語沒有興趣的學生、不能找到學習英語樂趣的人一般都十分抗拒英語,舉得英語課程單調(diào)、枯燥;而對于具有學習英語樂趣的學生,則認為學習英語能夠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讓自己更加自信。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針對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
1、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初中生的好奇心較大,喜歡新鮮的事物,教學過程中完全使用一套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會使得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當前,大部分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都沒有關注到該問題。例如,通常使用的教學模式是:在開始新的一個單元之前,花一節(jié)課的時間教學生學習英語單詞;之后是學習課文,而課文的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帶領下詳細解讀文章,并將文章中的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隨后讓學生自己背誦,記單詞;最后,讓學生做課本上的練習題,默寫單詞。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較為經(jīng)典,包含了較多的模塊,基本能夠?qū)⒂⒄Z學習模塊囊括其中,但是長期重復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
1.2 關注讀寫能力,不重視聽說能力培養(yǎng)
當前,大多數(shù)的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十分注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于聽說能力的訓練則不那么重視,者可能與教師的教學觀念或者教學目標存在較大的關系。從知識循環(huán)教學模型來看,讀與寫通常是知識的輸入,而聽說則更像輸出。若一個系統(tǒng)只有輸入而沒有輸出,那這個教學模型就是失敗的。尤其是對于英語而言,其是一門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從這個角度來講,聽說能力的重要性要高于讀寫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關注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獲得高分的教學目標是不正確的,而應該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出發(fā),為學生后續(xù)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
1.3 以學習成績?yōu)閷颍虒W活動不夠活潑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成績一直是教師關注的重點,部分學校通常還會將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與教師的薪酬掛鉤。這在較大程度上使得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提高學生成績?yōu)槟康模捎脝我换慕虒W模式,使得英語教學模式較為死板,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到樂趣,對英語提不上興趣。作為一門語言,英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其溝通和交流,但是當前的教學模式大多以課標課本內(nèi)容為主,并沒有完全實施有效的多樣化教學模式。雖然部分教師嘗試采取新的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但是部分學生或者學生家長并不認可,認為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相關對策
2.1 更新教師教學思維,豐富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必須以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得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并逐步適應這種教學思維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通過實踐、總結(jié),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工作中讓學生找到自信,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既有的教學模式為基礎進行有效的改進,形成一個能夠讓學生充滿興趣、有激情的教學方式。例如,在下課之后和學生玩一些關于英語的游戲,讓他們能夠在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當中學習英語、成長,讓他們大膽的將英語說出,形成學習英語的習慣。
2.2 讓聽說教學走進課堂,融入生活
學生學習英語,不但要“輸入”英語,同時還應該“輸出”英語,只有這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循環(huán)體系才能夠使得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但是,如上文所述,當前的英語教學存在著不重視學生知識輸出的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側(cè)重點,在依然關注讀寫模式的基礎上,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利用讀寫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對基礎知識加以鞏固。同時,通過聽說訓練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大聲的說、大膽的說。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使得學生的聽說模式進入到課堂生活中,讓英語不但充滿課堂,同時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使得英語學習成為一門充滿樂趣的課程。
2.3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對事物理解能力、論證能力與判斷能力的總稱,屬于一種綜合能力。甚至可以說,思維能力是智慧的核心,其參與到大腦的每一項活動當中。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直接決定了其智慧程度。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就顯得尤為必要。
當前,素質(zhì)教育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和教學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使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雞腿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著手:① 利用閱讀來活躍學生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閱讀能力與思維能力一般能夠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閱讀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感,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向英語習慣轉(zhuǎn)移,逐步建立起基于英語的思維方式;② 教學過程中采取提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具體的實踐來看,在提問之后,學生會獨立的進行思考,從而獲取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和發(fā)展。但是,要注意到,教師的提問必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合理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重點精講的方法引導學生思維,通過各種系統(tǒng)精講、規(guī)律總結(jié)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思維,并結(jié)合類比聯(lián)想的方式來擴展他們的思維外延,使得他們的思維更加發(fā)散,為他們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形成完善的初中英語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馬振芳. 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中學英語,2014(7).
[2] 冀國祥. 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新課程,2012(3).
[3] 郭芳. 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問題以及對策研究. 新課程,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