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減負不減質,就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課堂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減負;增效;教育質量;興趣;歸宿;教師角色;學生主體;因材施教;激發(fā)興趣;變苦學為樂學
為了減負不減質,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護學生,這是減負不減質的前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最高技巧是愛護、關心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是教師應盡的義務,責無旁貸??v觀教育戰(zhàn)線上工作出色的教師,他們最大的共同特點都是深愛著學生,又被學生愛著。
二、培養(yǎng)興趣,是減負不減質的核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千方百計地通過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激發(fā)求知的欲望。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途徑有:
(一)賞識學生。教師對學生的賞識是對學生的最好獎賞。一次漂亮的作業(yè)、一次精彩的課堂回答、一次微小的進步,通過教師的表揚,就成了對學習熱愛的起點,成為他們不斷鞭策自己進步的信心來源,同時往往會成為學生對教師親近的重要來源。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往往使學生終身受益,一生難以忘懷。
(二)明確學習目的。學習目的,是學習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喚起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質量的關鍵。因此,在學科的緒言或章節(jié)的引言中應做好明確學習目標這一工作,為整個學習過程奠定基礎。真正讓學生明白掌握了知識是今后高質量生活的重要保證,任何有競爭的地方,擁有知識往往是最后成功的法寶。
(三)感受知識的廣泛應用,能激發(fā)起學習興趣。教學中要盡可能聯(lián)系實際問題,聯(lián)系生產、生活的熱門話題,聯(lián)系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超前消費問題、分期付款問題、節(jié)能問題、公路擁堵問題、超市排隊問題、商品降價促銷問題、股票投資問題等等,通過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從而神奇地解決了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神奇魅力,從而激發(fā)起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四)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任何人都需要成功的鼓勵,一次次的成功,會使人充滿信心、充滿力量。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如平時考試試題的設計,應重視基礎,大量試題應是平時練習的變式,難題分值應少,使多數學生通過努力,能獲取成功的喜悅,能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怎樣才能在減負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態(tài),愉快的心情?!昂掼F不成鋼”是老師在教育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它表現(xiàn)為對待學生的缺點、錯誤或者是學習上的后進,缺乏包容,急于求成、求全,而導致行為過激。因此,在我們身邊,不時會出現(xiàn)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因為某幾位同學的過錯,老師繃著臉把課堂變成了訓話、批評的場所;因為作業(yè)或測試中,部分同學成績不理想,老師把課堂變成檢討課、罰抄課……長此以往,學生的心理負擔可想而知。
“態(tài)度決定一切”。當我們面帶微笑,充滿希望地走進教室的時候;當我們和聲細語,潤物無聲地講授新知的時候;當我們客觀大度,毫無抱怨地接受差異地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平和的心態(tài)如此重要,它會給你以及你的學生帶來愉快的心情,進而營造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是要善于敏銳地觀察,及時地調控。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廣度是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體現(xiàn)。一堂好課,無論有多少衡量標準,學生的參與程度是最直接的標準。影響學生上課效率的條件也有很多,例如,上午和下午學生上課的狀態(tài)就不一樣,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在下午上課學生可能會表現(xiàn)出疲勞的狀態(tài),如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等,如果教師在上課前已經觀察出來,就必須先把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調整好,并且抓住時機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重點內容講述完;還有,學生的心情,學生的心靈都比較幼小單純,在遇到一點小的挫折或者在其它方面(如家庭、交友等)遇到不順心的事的時候心情就會變得沮喪、失落,上課時就會走神,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就需要去調整學生的心情,如果怕浪費時間就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穿插幾句幽默風趣的話來調節(jié)。所以,教師在上課時必須隨時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根據學生的實際聽課狀態(tài)適時的調整上課的內容、節(jié)奏快慢等,讓學生聽課的狀態(tài)達到最佳。
再次,是讓組織形式變得豐富多彩?!犊鬃蛹艺Z》中有記載:“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彼蛭覀兘沂荆和淮碳こ掷m(xù)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將會使感受性降低。特別是處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學生,由于其心理、生理特點,往往對新鮮、多變的事物充滿好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盡可能采用多種形式組織教學,避免教學的單一化、呆板化。在科技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教學同樣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學,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同時得到滿足,同時去接受知識,效率會更高更好一些。
第四,選擇靈活多變的教法。可以從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教師實施可能性等方面進行考慮。在以一種方法為主導的基礎上,同時結合使用其他方法。如:在教學理論性知識的時候,可以以口述法為主,輔以討論法、演繹法;在教學事實性知識的時候,可以以歸納法為主,同時采用認識性游戲、口頭檢查等方法。
四、擺正教師扮演角色是減負不減質的難點
把學生比作戰(zhàn)士,那么教師就是指揮員。教師的職責就是要當好指揮員,而不是代替戰(zhàn)士沖,把其他戰(zhàn)士擺在一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起指揮引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學要圍繞著學生,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主動學,慢慢消化,知識才能真正被學生吸收,轉化為學生的能力。通過學生對教學的參與、反饋信息,教師才能不斷調整教學的方法,教學才受學生的喜歡。經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最終靠自己解決了問題,此時內心的喜悅是難以言表的。那些所謂“一味讓學生自學”、“滿堂灌”,都是沒有把教師和學生的位置擺正,都會造成減質的后果。
總之,減負不減質,對教師要求更高了,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多研究教材教法,多研究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把學生從沉重的學習負擔中解脫出來。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李士.《數學教育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1.6
【作者簡介】
李長山(1960.4.24—),男,漢族,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xiàn)任職于盤錦市盤山縣實驗學校校長,研究方向:學科教學及教育管理。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