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下的考核方式探析
李小霞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廣泛認可的模式。文章對分級教學中的一次考核實例進行分析,旨在探索建立能全面反饋分級教學成果,有效監(jiān)控學習過程的分層評價方式,使分級教學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人才培養(yǎng)理念。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考核方式
改革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是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信息工程大學在《大學英語》課程的分層區(qū)別教學中,根據(jù)入學分級考試成績及高考英語成績,將學生按一定比例分為A級(基礎班,5%)、B1級(普通班,60%)、B2級(高級班,25%)和C級(精英班,5%)四個層級。根據(jù)不同層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確定與之相協(xié)調的教學目標,推行不同的教學實施計劃。
根據(jù)多元智能理論,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學生的學期考評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平時成績(40%),期末口試(10%)和期末筆試(50%)。平時成績旨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跟蹤與評測;期末口試與筆試是對學生的說、聽、讀、寫、譯等各種技能及其應用能力的綜合考評。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的結合有利于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它涵蓋了知識、技能、學習參與度,及所反映出的情感與態(tài)度等綜合因素,避免了“一考論優(yōu)劣”的弊端[1]。
2.1 學生考核情況綜合分析
期末測試是在一個教學階段結束時為了綜合檢測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程度的總結性評價。通過對學生在各分項得分均值的分析(具體數(shù)據(jù)見下表1),我們得知期末筆試與口試的得分率分別為71%和76%,試卷的難易程度基本適中。從各分項來看,學生的得分率從高到低依次是:課內(nèi)84%,寫作81%,口語76%,閱讀66%,聽力62%。由此可見,聽力和閱讀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短板。但也看到學生的口語能力平均達到了中等水平,向良好邁進。這是我們多年來推進《大學英語》綜合教改的成果。此外,我們對四個層級學生的卷面成績的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比率的分布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到:學生在各個分數(shù)段的比率按照由基礎到高級的階梯狀分布。這說明我們當初確定的分級指標是合理的,層級的劃分基本體現(xiàn)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實際分層;各層級學生在學期結束后在原有能力基礎上各有提高,分級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表1 表試題各分項得分均值的分析
2.2 四個層級考核情況對比分析
我們在各個分項上對四個層級學生的得分均值進行了對比分析。(具體數(shù)據(jù)見下表2)從表中可發(fā)現(xiàn)四個層級在聽力、閱讀、口語三項中的均值差異較大,而且高低分布與相應等級相匹配;但是在寫作分項他們的均值差異較小,而且值得注意的是,C級(精英班)的課內(nèi)均值竟然低于其他三個層級。從中查找原因,我們可能在讀寫譯課的講授中,對翻譯與寫作技能上的培養(yǎng)做得不夠,尤其是在較高層級班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對于較高層級的學生,我們使學生在書面表達上能夠游刃有余,為他們后續(xù)專業(yè)學中的學術寫作打好基礎。對于“優(yōu)中選優(yōu)”的精英班在課內(nèi)部分表現(xiàn)得不盡人意,我們推測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 C級課內(nèi)試題的設計不足以反映其實際水平,值得商榷;二或是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的重視不夠,課下預習與鞏固學習做得不好[2]。
表2 四個級別的試題各分項均值對比分析
在寫作分項,我們進行了四個層級的交叉對比,盡管A、B1、B2級的寫作均值相對接近,但彼此都達到了顯著差異(p<0.05),即B1級顯著高于A級,B2級顯著高于B1級。但是B2級和C級學生的寫作均值的差異不顯著(p>0.05),即C級不顯著好于B2級。與此同時,我們對C、B2級均值進行的差異分析顯示,C級的課內(nèi)得分與 B2級差異顯著(P<0.05)。通過分析得知,C級在說、聽、閱讀方面的能力突出,但寫作方面的優(yōu)勢不明顯,與B2級相當,建議在C級的課程拓展模塊引入科技論文寫作、實用文寫作的訓練。另外,C級的教學是實行以某一主題為依據(jù),選取教材中的相關文章作為學習素材,對整個單元主題進行導學,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些語言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在課下完成。
語言教學與語言測試之間存在著一種依存關系。教學的有效性可以通過測試加以檢驗,而我們從測試中得到的信息反饋也有助于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完善課程設置。從期末筆試與口試成績分析可以看出,本階段課程教學總體上達到了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在英語基礎知識、寫作、口語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但在閱讀與聽的能力方面相對薄弱。由分析還發(fā)現(xiàn),層級較低的學生在課本語言知識方面掌握得較好,但在聽說應用技能上捉襟見肘;而層級較高的學生,尤其是精英班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出色,但課本新知識的學習不夠扎實。由此提出本課程教學的改進措施。二語習得理論表明,中高級英語學習者應該“學以致用”,以英語為獲取信息的工具。而最重要的信息莫過于自身的興趣所在。鼓勵學生從興趣出發(fā),體驗閱讀的快樂,嘗試閱讀英文讀物,獲取有價值的信息[3]。還可著眼學生的專業(yè)需求,引導他們閱讀學術類題材,突出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前瞻性。興趣閱讀之后,要求學生以閱讀報告、書目品介、專題研討等形式呈現(xiàn)閱讀成果,實現(xiàn)有意義的語言輸出。對寫作能力的考查,反映出學生在文章的連貫性和語言的規(guī)范性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教學中我們在繼續(xù)鞏固學生語言基礎的同時,應逐步提高他們駕馭文章整體思路的能力。要加強各類文體的學習,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還要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準確性,使他們學會使用各種語篇紐帶,真正做到文章思路清晰、論證充分、語言得體。
[1]Gardner,H.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 [M].New York:Basic,199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鄒申.語言測試[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Analyzing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in Graded Teaching
LI Xiao-xia
(College of Scienc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450001)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and graded teaching”is widely applied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essay is to analyze an example of assessing the English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graded teaching with the purpose of trying to establish a stratified assessment pattern of college English which is able to reflect the results of graded teaching in the round and effectively supervise the learning process.It aims to make graded teaching truly realize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of distinctive abilities.
College English; Graded teaching; Evaluation pattern tiebarless
H319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廖建勇)
李小霞(1973-),女,河南鄭州人,講師,研究方向:語言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