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排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籃球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102)
第31屆奧運會中國隊與對手防守總體特征分析①
劉排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籃球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102)
通過對中國隊與對手防守總體特征的各項指標進行分析比較,發(fā)現中國與對手在失分、蓋帽、搶斷、后場籃板球、失誤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距,在防守消耗時間和防守效果上,表現也較為欠佳,結合視頻分析揭示中國隊總體防守存在著防守攻擊性不夠,防守團結性缺乏,協防補防不到位,并針對比賽中出現的防守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防守技術 時間效果 特征分析
隨著姚時代的逝去,現在的中國隊無論是進攻實力,還是防守能力都大不如以前,在獲得亞錦賽冠軍的中國隊獲得了進入里約奧運會的門票,但是面對世界一流隊伍銅墻鐵壁的防守,導致了中國的進攻諸多失利,而對手進攻中國短板的防守,卻屢屢有所斬獲。數據的統(tǒng)計從量化的角度去分析比較中國隊與對手的防守總體指標,找出中國隊防守的短板所在,加以克服其防守體系的缺陷,提高防守的效率。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第31屆里約奧運會中國與美國、法國、委內瑞拉、澳大利亞、塞爾維亞5場比賽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期刊、書籍的有關防守的資料,為文章做好基礎準備。
1.2.2 數據統(tǒng)計法
運用Excel、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相關記錄數據進行整理加工。
1.2.3 錄像觀察法
觀看中國男籃與對手的比賽視頻,記錄相關指標的原始數據。
表1 中國和對手防守技術指標統(tǒng)計表(±s)
表1 中國和對手防守技術指標統(tǒng)計表(±s)
注:防守效率=對手得分/對手攻防轉換次數×100%;攻防轉換次數=球隊總投籃出手次數+0.44×球隊罰籃次數-球隊進攻籃板數+球隊失誤次數。
球隊 失分 蓋帽 搶斷 后場籃板球 犯規(guī) 造對手失誤 防守效率對手均值 63.60±4.099 4.00±2.550 7.80±3.271 23.00±7.517 22.00±2.915 16.60±4.775 0.87±0.123中國均值 93.20±16.903 1.80±1.095 8.60±3.435 18.00±3.082 25.40±4.278 15.40±5.941 3.912±0.125差值 -29.6 2.2 -0.8 5 -3.4 1.2 -0.3042 P 0.005 0.114 0.716 0.224 0.180 0.734 0.001
表2 中國隊和對手的防守回合消耗時間比例統(tǒng)計表(±s)
表2 中國隊和對手的防守回合消耗時間比例統(tǒng)計表(±s)
球隊 0~10 s 比例 11~15 s 比例 16~20 s 比例 20 s以上 比例 24 s違例 比例對手均值32.40± 8.355 36.91± 9.692 23.40± 4.037 26.63± 4.350 19.80± 3.493 22.66± 4.504 11.20± 3.962 12.65± 4.014 1.00± 0.707 1.16± 0.855中國均值48.60± 21.559 50.90± 17.048 23.20± 3.768 25.17± 4.253 12.60± 4.930 14.07± 6.128 8.00± 9.138 9.38± 11.509 0.40± 0.548 0.48± 0.652差值 -16.2 -13.99 -1.77 1.46 7.2 8.59 3.2 3.27 0.6 0.68 P 0.156 0.149 0.937 0.606 0.029 0.035 0.493 0.566 0.172 0.195
2.1 中國隊與對手防守綜合能力對比分析
在中國隊和對手的比賽中,中國隊場均失分93.2分(表1),對手的失分是63.60分,在統(tǒng)計過程中發(fā)現除了對戰(zhàn)委內瑞拉時,雙方失分十分接近,只相差4分,對戰(zhàn)其余4支隊伍時,失分拉大到25分或以上的差距,對戰(zhàn)美國則拉大到57分,是這5場比賽失分差距之最,從這一指標上看,說明國外的球隊防守能力要比中國強,存在一定的差距。5場比賽中,中國隊場均蓋帽1.80個(表1),對手場均蓋帽則是4個,是中國的2.22倍,雖然不存在差異性,但也說明其蓋帽能力處于弱勢的地位。從表1可看出,中國隊場均的搶斷為8.60次,而對手的搶斷場均為7.80次,其中在統(tǒng)計中,在對戰(zhàn)法國隊時,中國隊搶斷次數達到了14次,為5場比賽之最,甚至出現連續(xù)搶斷的情況,這表明了中國的防守攻擊性較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隊場均的后場籃板球為18.00個,而對手的籃板球則有23.00個,說明了中國隊在拼搶后場籃板球的能力較弱。在中國與對手的比賽中,中國隊場均犯規(guī)次數為25.40次,對手場均次數為22.00次,兩者犯規(guī)雖然沒有顯著性差異,可在比賽視頻中,可以看到中國防守都采用的是半場人盯人,但是這是一種松散式的防守,防守過程中很容易被對手輕易接球突破,再加上中國籃球隊員移動腳步的不靈活,容易用手去阻止對方的突破,從而導致犯規(guī);還就是犯規(guī)的目的性不強,沒有深入了解運用犯規(guī)戰(zhàn)術,造成無謂的犯規(guī)[1]。通過表1中發(fā)現中國隊場均造對手失誤為15.40次,而對手造中國失誤為16.60次,比對手多出1.20次,也說明了對方防守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中國隊失誤的次數,防守能力強,失誤多,防守能力弱,失誤少,所以,必須磨合中國隊員防守之間的默契,加強隊員們高強度中控制球、支配球及傳接球的能力[2]。
2.2 中國隊與對手防守回合消耗時間對比分析
從表2可以得出奧運會的5場比賽中,中國隊防守時間在20~24 s場均為8.00次,而對手則有11.20次,其中雙方在防守時間為16~20 s的階段中存在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防對手24 s違例中,中國隊場均為0.40次,而對手則有1.00次,說明中國隊的防守能力相對較弱,無法很好地控制對手的進攻時間,與世界強隊有著一定的差距,有待進一步提高。
2.3 中國隊與對手防守總體效果對比分析
從表3可得出在5場比賽中,防對手未得分方面,中國隊場均26.00次,而對手則是28.80次,這也是造成比賽失利的原因之一,結合觀看比賽視頻反映了中國隊在整體防守,協防、補防及攻擊性防守做得不到位,讓對手能夠很輕易得分,相反,國外的球隊則是充分地體現了防守的整體性,往往都會形成以多防少的局面,一旦隊友無法防住,另一隊員會迅速補防,與隊友形成夾擊[3]。在直接得分、造犯罰中也處于弱勢,中國隊在造對手失誤中場均為14.40次,對手卻達到了19.20次,說明了對手的防守效果遠比中國隊好,也在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傳球隱蔽性不足,進攻默契不佳。
表3 中國隊與對手防守效果統(tǒng)計表(±s)
表3 中國隊與對手防守效果統(tǒng)計表(±s)
球隊 總次數 次數 比例 次數 比例 次數 比例 次數 比例 次數 比例 次數 比例對手未得分 對手失誤 直接得分 命中加罰 造犯罰 造犯不罰對手均值87.80± 4.764 28.80± 6.058 32.60± 5.346 19.20± 4.087 21.77± 3.713 20.00± 1.871 22.88± 2.869 2.00± 1.000 1.66± 1.329 10.00± 4.123 11.55± 5.235 7.80± 3.421 8.94± 3.881中國均值92.80± 10.498 26.00± 6.285 28.10± 6.291 14.40± 5.320 15.76± 6.080 30.40± 5.941 32.78± 5.716 1.60± 1.342 2.26± 1.066 12.80± 4.658 13.54± 3.427 7.60± 2.074 8.17± 1.925差值 -5 2.8 4.5 4.8 6.01 -10.4 -9.9 0.4 -0.6 -2.8 -1.99 0.2 0.77 P 0.283 0.895 0.961 0.454 0.163 0.016 0.306 0.308 0.540 0.674 0.251 0.267 0.155
3.1 結論
(1)縱觀中國男籃的5場比賽,表現強差人意,防守總體效果均不如對手,籃板球的缺失,失誤的增多,命中率的下降等都給中國隊響起了失望的倒計時。
(2)中國隊防守攻擊性,強硬性不夠,無法很好地延誤對手的進攻時間。
(3)中國隊防守欠缺團結,與隊友的溝通不夠,無法體現防守陣型的整體性。
3.2 建議
(1)加強中國隊攻擊性防守的訓練,提高防守的質量,更好地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2)提高隊員之間的協防、補防、夾擊的能力,強化防守協同性和整體性的訓練,用團體的力量去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
[1]廖生波.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防守技戰(zhàn)術運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2]胡忠義.對現代籃球比賽中的失誤現象及其對策的分析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
[3]周璞.北京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歐洲球隊比賽中防守戰(zhàn)術運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4]王志學.28屆奧運會中外男子籃球隊防守質量的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239
G841
A
2095-2813(2016)12(a)-0239-02
劉排(1978,3—),男,漢,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