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芷若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題記
流浪,仿佛就是一個帶有魔力的字眼,無端地令人著迷。帶著顆年輕的心,背好行囊,以青春作杖,離開熟稔的地方,踏上沒有目標的旅途。時光不盡,流浪不止。
最早的時候,知道流浪是因為三毛,那個明媚又憂傷的女子。三毛半生旅行漂泊,走遍萬水千山,她甘愿放棄安謐的生活,在漠漠荒原中與風沙做伴、與異鄉(xiāng)人為伍生活數(shù)年。也許她在物質(zhì)生活方面是貧匱的,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卻是前所未有的富足。經(jīng)歷著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經(jīng)歷的生活,感受著自然帶給心靈的震撼,始終用昂揚向上的筆調(diào)展現(xiàn)自己最真實的內(nèi)心,用與眾不同的視角感悟人生百態(tài)……這應該就是流浪的魅力所在吧。
后來,那些孑然一身行走在暮色四合的黃昏里的流浪歌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把木吉他、一臺舊音箱,就構(gòu)成了他們行李的全部。站在廣場中央,橘黃色的落日余暉成了他們最好的背景。音樂響起,整個廣場就是他們的舞臺,不需他人的伴奏,他們就站在那里,深情地唱著?!耙苍S分開不容易,也許相親相愛不可以,痛苦痛悲痛心痛恨痛失自己,情深緣淺不得意,你我也知道去珍惜……”沙啞的聲音縈繞在我的耳邊,夾雜著一種追憶往事的惆悵,就像一樹繁花開遍,卻無緣再看一眼的傷悲。夜色籠罩了整座城市,廣場上的人流漸漸稀少,流浪歌手們心滿意足地唱完自己的歌,整理好自己的行囊,不帶一絲留戀地離開這座本就不屬于他們的城市。
他們給這座城市帶來一股漂泊的氣息后,又悄然離去,仿佛他們來到這里的目的僅僅是唱完這些歌而已,誰也不知道他們從哪里來,也不知道他們將要去往哪里。不過,我想遠方就是他們所向往的地方最好的代名詞吧。
現(xiàn)在,我終于懂得流浪并不一定就是要離開。就如同有的人生來漂泊,有的人注定安穩(wěn)一樣,流浪也分遠方的漂泊和心的旅行兩種。安穩(wěn)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流浪。在每一個不一樣的清晨醒來,按部就班地去上學或上班,偶然發(fā)現(xiàn)路邊的桃花不知何時開了三兩枝,于是整天的心情都帶著一點小驚喜。生活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里都隱藏著無限大的樂趣。而流浪的意義也并不在流浪本身,它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隨時準備好改變,隨時準備好接受新事物,隨時準備好重生的態(tài)度。
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到達一個并不屬于我們的遠方。感受時光給我們留下的痕跡,不再執(zhí)著,不再頑固,懂得放手。流浪,不再只是一種無奈和滄桑,它成了生命的一種境界,突破世間的重重枷鎖,以寵辱不驚的姿態(tài)坐觀生命之靜美。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