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晶羽
一提到戶外運動,可能很多人腦海里首先蹦出來的是攀登、攀巖。其實戶外運動包括的項目非常多,從徒步到類似于越野、山地跑,再到露營和釣魚。其中,跑步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戶外項目。
現(xiàn)在年輕人有一個詞叫“宅男宅女”,但其實我覺得不要宅。摩登一代的年輕人應該去外面,享受更好的大自然。這也是我們做戶外的一些品牌共同的愿景吧。
哥倫比亞的愿景是希望連接人們參與戶外運動的熱情。我們一直說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美元是一個拐點。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提升,今天在中國大部分的地方都已經達到了這樣的拐點。這個拐點來臨的時候,就意味著除了衣食住行以外,人們更多地關注他的生活品質。而生活品質的提升會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會想更多地參與不同的東西,比如戶外運動。
跑步運動這幾年在中國的流行也跟中產階級的消費提升有關。我記得好多年前,中國還沒有那么多的馬拉松,后來突然變成報名能報上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這樣的需求突然增多是因為大家的生活價值觀改變了,他們愿意用一些不同的方式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或者挑戰(zhàn)自己。
在中國,戶外運動用品這個市場很大,我們一直缺乏一個明確的統(tǒng)計,有人說份額是500億元,有人說是2500億元。所以我只能說我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國際戶外運動品牌里處于領導地位的。2016年的業(yè)績讓我很滿意,但我們從來不談“保持市場份額”這個詞,我們一直講的是“突破”,我們永遠是在給自己設更高的目標。
當然,這目標不光是來自生意的成長,我認為那是自然而然會達到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對的事情。什么是對的事情?就是我們要持續(xù)地投資在中國市場,去給消費者更多的影響。
很多人會問我,你們投資去做這些引導,培育了消費者戶外運動的習慣,但他跑去買別的品牌了怎么辦?我說沒關系,只要這個餅變大,我們總可以從它里面分到一杯羹。
在未來幾年,我看好幾類戶外項目在中國的增長。一個是休閑類的,比如家庭露營。這源自于西方的文化,他們往往在周末的時候會開車去附近的山谷露營野餐,這可以更加貼近大自然,可以去感受星空。另外一類是更專業(yè)的項目。根據(jù)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在每個周末都有馬拉松賽,這里面有很多專業(yè)的參賽者,當他們有一天希望進一步突破自己的時候,他們一定會選擇更有挑戰(zhàn)的運動——比如山地的越野跑。另外,2022年冬奧會要在北京舉行,以前我有一些朋友他們去雪場,會一直問我說,我該怎么穿。到那時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會提供最專業(yè)的一些意見、服務、產品去協(xié)助他們。
我們到2017年才會真正去推越野跑的相關產品,之前沒有推過。為什么?因為之前我覺得我們產品還不夠專業(yè)。2017年我們會把國外另一個最頂級的品牌放在哥倫比亞品牌的旗下來服務于消費者。我們在歐洲做跑步活動的時候,有一個人告訴我,他跑了800公理,就只穿了一雙哥倫比亞的鞋,我覺得這是對我們產品最好的褒獎。
在中國做零售業(yè),大家都碰到一個問題,實體店怎么生意越來越差了?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它也許不是完全跟電商無關,但更多的應該去反思我們的線下店鋪為什么做得不好。我們希望消費者把我們的店當成戶外愛好者的聚會地點,而不僅僅是買東西。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的店里有照片墻。照片墻是干什么的呢?照片上每一個人都是真正的本土消費者,我們以前會在店鋪里定期舉辦戶外運動者俱樂部。我們希望消費者把它當成咖啡館一樣,是會經常來看看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