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梅
摘要: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理解特定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為學生的口語對話提供聽力方面的基礎。聽力水平是口語對話能力的前提。在英語學習乃至人類交往活動中,聽是最基本的形式,是提高理解口頭信息能力和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徑。本文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實踐,就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引導,提升學生聽力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聽力;教學
英語教學過程中,每逢英語考試,不少學生害怕聽力,面對聽力不知所措,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著重從忽視學生聽力水平,老師認識有誤,以及單一聽力教學,在學生興趣降低方面作了論述,并提出了解決方法。
一、規(guī)范高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是通過課文的整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筆頭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從“聽”入手進入實質性教學。無疑是進行聽力教學最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訓練手段。模仿性訓練:讓學生聽錄音帶進行規(guī)范性模仿,接觸標準規(guī)范性的語音語調(diào),力求有一個較好的語音基礎。掌握好單詞發(fā)音、多音節(jié)詞重讀音節(jié)、英美語在發(fā)音上的區(qū)別指導性訓練:指導學生聽課文錄音帶,在聽音過程中完成對課文大意整體的初步理解。理解性訓練:用英語解釋生詞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項基本原則,教師可根據(jù)課文的積極詞匯常用用法,既可錄音播放,也可口頭表達或伴隨形體語言,讓學生根據(jù)所聽到的英語釋意做出回答或猜測。英語解釋一般是淺顯易懂的語言或同義詞,對學生來說應無太大的理解障礙。細節(jié)性訓練:根據(jù)課文中的重點句式、難點或理解測試的需要,可錄音播放,借助于板書或其他電教媒體,指導學生逐漸深入進行聽力訓練。記憶性訓練:英語學習中的重要過程是識記。課文材料在較熟悉的情況下,反復跟讀,印象深,記憶牢、語感強、提高快、效果好,是提高聽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從“聽”進去到“讀”出來,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去捕捉語言信息。運用“跟讀”形式,學生需要全力集中注意力,就有一個吸收(聽清楚)――儲存(記憶語句、語音語調(diào)輕重緩急的體現(xiàn))――反饋(準確完整地背誦)這一過程,整個過程集理解、記憶、表達于一體,是一次高質量的輸出。許多專家學者及老師給予“跟讀”形式以較高的評價,只是中學英語聽力教學對此一直是一個誤區(qū)。
二、說、讀、寫的結合
聽力學習主要是使學生能夠對大量的語言信息進行接收和理解,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學生對英語口語的理解和表達,兩者是統(tǒng)一且不能分的。教師要加強語音的訓練,讓學生的語音標準、規(guī)范,這樣才能越聽積累才越多。同時要注重閱讀訓練,閱讀對聽力的促進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學生在平時訓練時往往不注重閱讀量和效率的提高,聽力的提高與閱讀量的多少是有直接關系的),學生在學習中只有進行大量的進行閱讀,才能以保證英語聽力的穩(wěn)步發(fā)展。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訓練學生邊聽邊做筆記的能力。學生要切實地把聽與寫相結合,同時利用技巧來完成聽力材料的記錄,特別是一些數(shù)字字母代名詞人名縮寫等。學生在課堂上要多做筆記,在聽的過程中要善于做筆記、多寫,大多數(shù)學生成績差的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良好的做筆記的習慣,更談不上科學的筆記,這不僅影響了學生課后復習效率及知識的鞏固,也說明了當時課堂效率的低下,根本沒有做到知識的落實。而且多練筆、多寫小文章,促進詞匯和知識的積累,對聽力是有好處的。
三、問答結合,強化聽力訓練
交流是互動的,是雙方共同參與的結果。但是,對部分初中學生而言,時常會因為種種心理壓力,而導致他們在實際的口語對話中,出現(xiàn)“相對無語”的局面。因此,教師如果在教學中,能夠注重教學技巧的運用,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如教師可以采用問答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一問一答中,或者在師生的一問一答中,完成預定的對話內(nèi)容。當然,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問題應該是日?;?,通過日?;慕虒W,讓學生針對問題展開口語練習。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相應的回答,而此時學生的口語能力也就得到了相應的訓練。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在實際的口語練習中進行練習。教師不僅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力圖使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準確規(guī)范,富有表現(xiàn)力。學生提問或回答教師的問題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新課文講完后,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大意進行復述或表演出課文內(nèi)容。這種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課文教學還可堅持聽寫訓練,聽寫的內(nèi)容可以是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或課文縮寫。這也是強化聽力訓練。
四、注重強化學生英語聽力技能訓練
當然在課堂上也應該利用有限但最有效的時間,注重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這是一項技巧性訓練,需要老師多開發(fā),多總結。①英語思維能力的訓練。許多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時,因為沒有英語語感、英語的思維習慣,而影響了聽力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聽錄音時,常常把英語詞義轉化成漢語后才能理解,這就造成了時間延誤,跟不上語流。導致聽覺失誤和信息不連續(xù)。為改變這種情況,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用英語授課,努力創(chuàng)造課堂英語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在傳授必要的語言知識的同時,加大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力度,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使他們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建立起一套新的英語語言系統(tǒng),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作為理解手段的習慣。②辯音能力的訓練。在語音方面,不僅要強調(diào)在微觀的單詞、短語和句子的層次上進行教學,而且著重在語調(diào)、語調(diào)群界限、主要句重音等宏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識別語音語調(diào)對語言意義的影響。當代聽力教學法所進行的語調(diào)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認識語調(diào)與語言意義的關系,不僅需要指出語調(diào)是指說話人語音高度在方向上的變化,而且應強調(diào)它反映了語言交際意義的變化。③預測能力的訓練。假設是預測與推斷的基礎,已有語言與社會知識是預測的出發(fā)點,推斷則是在理解了部分聽的內(nèi)容后所作的理性分析與判斷。所有這些都是聽力理解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總之,學生聽力技能的形成是一個緩慢、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要結合學生實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過讓學生在聽力訓練中獲得新的知識和全新的感受,使他們對聽力產(chǎn)生興趣,以達到聽力訓練的最佳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