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鴻
2011年,我省頒布的《黑龍江省特殊兒童義務教育隨班就讀工作實驗方案》中指出:隨班就讀是特殊兒童就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并強調我省教育中長期改革與發(fā)展綱要也把隨班就讀作為今后我省特殊教育的一項重點工作。目前,在普通班隨班就讀的智力落后學生主要是輕度的,智商值50~70,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對讀、寫、算等學習有一定的困難及存在情緒行為的問題,其與普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是一致的。雖然他們由于某種程度的障礙影響了某些方面的發(fā)展速度和水平,但是通過缺陷補償、潛能開發(fā),他們仍然是可以發(fā)展的?,F(xiàn)就隨班就讀學生的認知特征進行分析并列舉指導建議。
一、隨班就讀學生感知特征分析及指導建議
其一,隨班就讀學生感知速度較慢,感受性差,相同強度的刺激對于普通學生而言可以感覺,卻無法使其感受,或者用更長的時間才可以感受。感覺分辨能力不強,對于較為相似的刺激,其經(jīng)常分辨不出差異。尤其是比較相近的刺激,往往不能分辨出差異。
例如:學習漢語拼音中近似聲母、韻母、音節(jié)常常會混淆,出現(xiàn)b、d不分,p、q不分,將bian寫成pian的現(xiàn)象,等等;學習漢字時與普通學生觀察的結果不同,出現(xiàn)字形書寫錯誤的現(xiàn)象,將j、t、f寫反,或將“勾”寫反,等等。
指導建議:以上障礙特征說明他們對于形狀的精細辨別能力較弱,視覺的敏銳性下降。對于這樣的情況,需要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即可以在拼音或生字講解時,板書放大字體,使學生容易觀察出拼音或字的寫法,并讓學生用較大格子的紙書寫,一方面提高學生對字形的認知,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較準確地書寫定位,減少錯字;還可以運用描紅對字形進行辨認,或運用不同的材質進行書寫練習。如,在沙盤中練習拼寫或書寫,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也可以將形近字放在一起進行區(qū)分,幫助他們歸納一些區(qū)分的方法,盡量讓他們在頭腦中對字形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拼音及生字的認識。
其二,隨班就讀學生感知范圍狹窄,感知的信息量少,在同一時間內他們能清楚地感知事物的數(shù)量比普通學生要少得多。知覺恒常性差,當同一事物置于不同的環(huán)境時,智力落后學生往往缺乏辨認能力。
例如:學生詞匯量比較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往往比較困難。學習詞語時,能在老師的帶領下準確朗讀并通過短時記憶掌握讀音,朗讀詞語沒有問題,但是將這些詞語放入課文中時,學生就不會讀或者讀起來比較困難,需要較長時間進行再認,閱讀時會在句子中省略或增加字詞,有時讀串行,等等。
指導建議:以上障礙特征說明學生的知覺恒常性低于普通學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須要關注,可以讓學生用右手指指著句子,逐字閱讀,左手放在所讀行的開始;還可以重點加強字的音形意的教學,同時加強字的組詞能力訓練,如:接龍式組詞、開花式組詞等;可以將字詞制作成卡片,多次反復練習,加強記憶;可以讓學生閱讀后復述閱讀內容,直到能夠基本復述為止。
二、隨班就讀學生注意特征分析及指導建議
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圍狹窄,注意的分配與轉移差是隨班就讀學生注意特征,而且其多以無意注意為主,一有新奇的刺激就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并過分依賴新奇的刺激和較強的注意。
例如:在授課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只要有一丁點兒意外的響聲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像某個同學的東西掉落的聲音就能打斷他們聽課,窗外的某個聲音也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等。
指導建議:上課的時候一定要盡量減少無關刺激的出現(xiàn),但在教學中要加大教學內容的刺激強度,要盡量讓知識的呈現(xiàn)新奇有趣,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比如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通常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但值得注意的是課件也不能過分花哨,否則只能事與愿違。另外,一堂課的信息量不能太多,在給他們分配任務的時候盡量注意單一、集中,避免相互干擾,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真正高效的學習。
三、隨班就讀學生記憶特征分析及指導建議
隨班就讀學生記憶特征為缺乏明確目的,識記速度緩慢,記憶容量小且記憶保持不牢固,再現(xiàn)不精確,以機械記憶為主等。
例如:教他們學新知識,往往需要多次的重復才能教會,但是遺忘特別快,往往一個假期,或一個雙休日就將所學內容忘得差不多了。
另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于許多字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記憶僅僅采用機械記憶方式,而且短時記憶相對較好,但是記憶的保持較短,無法轉入長時記憶,因而常常教了不多時就有所遺忘。
指導建議:教師須要教會學生采用記憶的策略,如:遵循由單字——雙字詞——多字復合詞——短句——完整句——復合句——段——篇的順序進行記憶練習;還可以由直觀——形象——抽象的難度進行記憶練習;也可以通過由熟悉或感興趣——不熟悉或不感興趣的原則進行練習,通過強化訓練,不斷鞏固。
對于隨班就讀學生而言,教師的關注,同學的關心是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有效的特征分析及策略的應用是使他們更好地融入普通教育的最佳方式。因此,需要教師全面地了解這些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及教育手段進行有效干預,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長遠的提升。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燎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