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急診手術分布特點對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
唐玲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分析急診手術量的特點,加強護理人力資源管理,使護理人力資源安排更科學、合理。方法將2013年1-12月在本院做的8 429例急診手術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利用Excel軟件錄入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規(guī)律。結果急診手術年手術量以骨科和腦外創(chuàng)傷手術居多,春秋季節(jié)手術量明顯增加,每天手術量集中在16∶00-次日4∶00時段;18∶00-23∶00手術量達到高值。結論根據(jù)急診不同時間手術量的多少,較好地進行人力資源調度,不僅能提高護理質量, 杜絕差錯事故,還有利于護士的身心健康,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急診; 手術量; 人力資源; 護理管理
Emergency department; Operation quantity; Human resource; Nursing management
人力資源是構建醫(yī)療資源的第一資源,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利用已成為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綜合性的大手術室,手術量上升已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但現(xiàn)今,護理人員緊缺與護理任務繁重的矛盾日益突出。為解決這個首要問題,就需要合理的人力資源調度,它關系到護理工作能否順利完成并直接影響護理工作質量。鑒此,筆者結合我院急診手術量特點,探討人力資源管理。
1.1 一般資料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是一家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yī)院,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擁有70個手術間,分布在同一院區(qū)四棟大樓六層樓層。其中,將離急診科最近的二樓11個手術間作為急診手術室,白天固定3個手術間為急診手術24 h開放,另外8個手術間擇期手術結束后為急診手術開放,年急診量超過23萬人次,年外科手術室完成急診手術量超過8千臺次,平均每天20余臺次。筆者將2013年1-12月在本院做的8 429例急診手術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按科室、姓名、住院號、接手術通知單、預約時間、接病人時間、入室時間、護理時間、麻醉時間、手術開始時間、手術結束時間、醫(yī)生一線、二線到崗時間進行錄入。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應用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圖表形式列出,找出急診手術各科室的年手術量,每月手術量、24 h各時間點手術量分布規(guī)律并得出結果。
2.1 2013年各科室年急診手術量分布情況 見圖1。
圖1 急診手術病因分類
由圖1可見,各科室急診手術按病因分類,排在前三位的都是外傷手術,骨科占年手術量的21.60%,神經(jīng)外科占年手術量的10.30%,眼科占年手術量的9.24%。
2.2 2013年急診手術每月手術量分布情況 見圖2。
圖2 急診手術每月手術量分布
由圖2可以看出,4、5月份手術量居高,8、10月份手術量次之,其它月份手術量較為穩(wěn)定,春秋季節(jié)手術量較多。
2.3 2013年急診手術24 h各時間點手術量分布情況 通過圖3折線圖提示,18∶00-23∶00手術量達到高值,凌晨4∶00-7∶00手術量減少,9∶00-17∶00手術量基于平穩(wěn),全天急診手術量從早晨8時-晚上22時呈波浪型上升。見圖3。
圖3 急診手術24 h各時間點手術量分布
3.1 各科室急診手術量分布對人力資源配置的啟示 由圖1可以看出,各科室年手術量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其中以骨科和神經(jīng)外科這類創(chuàng)傷性的手術為主,占年手術量的31.91%,其次是耳鼻喉、眼科、兒外的手術居多,這要求我們不僅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外傷手術的處理及綜合救治能力上,還要加強人力資源的配置。急診手術涉及多個???專業(yè)性強,值班人員除保證數(shù)量外,還要注重技術力量的合理搭配, 這對急診手術的人力資源配置起到指導作用。根據(jù)各科室手術病因的變化,調度中心的排班老師可以按照護理人員的年齡、閱歷、技術狀況,將急診護理人員以急診小組形式固定,每組人員均有高、中、低三個層次,將高年資的設為組長,負責急診手術室的人員、環(huán)境管理及手術的總體安排與協(xié)調;每個急診組的排班搭配上都相應的配置有心胸、腦外、骨科、普外、兒外、泌尿、燒傷、耳鼻喉專業(yè)組的成員,并且每個成員至少熟悉兩個以上的專業(yè),這種結構上的固定安排,有利于值班組長手術的分工安排,也充分發(fā)揮了高年資護士的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使其在管理上有所價值體現(xiàn),避免手術糾紛和安全隱患;低年資護士往往在業(yè)務水平上欠熟練又比較缺乏經(jīng)驗, 遇到突發(fā)事件時, 產生的孤獨感、無助感更為強烈。對低年資護士固定急診組,新老搭配,有利于業(yè)務知識的熟悉和提高,避免因經(jīng)驗不足而手忙腳亂,缺乏自信心。采用專科護士的搭配,有利于專科器械的使用、指導與維護;有利于專科耗材的識別與管理及使用,使急診手術也做到專業(yè)化、精細化、忙而不亂,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提高醫(yī)患的滿意度。3.2 每月急診手術量分布對人力資源多點執(zhí)業(yè)模式的啟示 圖2提示每月手術量以春秋季節(jié)居多,說明季節(jié)性氣候變化會影響多種病種的變化,從而影響急診手術量的變化,12月份冬季的手術量較少,可能與年末前后外出人員流動較大有一定關系。針對這個特點,在人力資源上避免3、4、5月及9、10月份的人員集中休息,減少外出學習、開會的次數(shù),手術量大的月份,除增加本科室固定上班人員數(shù)量外,調度中心排班老師還可以將曾經(jīng)在手術室工作過的經(jīng)考核合格還能再回到手術室兼職的護士安排回來,利用她們休息時間,到手術室兼職,一來可以緩解本科室人力資源的過度使用,避免造成疲勞;二來可以很好地發(fā)揮人力資源優(yōu)勢,避免人才浪費。護士的多點執(zhí)業(yè),今后是一種趨勢,也是人力資源緩解人力緊缺、人力不足的有效之舉。
3.3 24 h各時間點手術量分布對人力資源合理化、人性化的啟示 圖3提示24 h各時間點手術量出現(xiàn)的高時段和低時段的時間分布不同,9∶00-14∶00手術量基于平穩(wěn),此時間段只有三個手術間開放,按手術輕重緩急或手術通知單先后順序來進行安排,調度中心可以通過急診手術的多少來合理調度人員,當某樓層需要緊急支援時,可隨時抽調人力補充,緩解擇期手術的壓力;當急診需要人力時,又可安排科務或教學、準備間的人員給予支援,使其更合理化。15∶00-16∶00手術量不是太多,將這個時間點作為值班護士交接班點,護士可以一對一地進行床旁所有交接,更好地保證病人安全,又能充分檢查各種儀器設備的性能是否完好,物資、器械是否充足,如有問題,樓層負責人可及時解決,避免將問題留給值班人員承擔;若手術多,這個點又可以讓白天急診人員給予支持,以緩解暫時的壓力。
而18∶00-23∶00手術量達到高峰,晨4∶00以后手術量下降,經(jīng)過手術數(shù)據(jù)整理,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這種時間分布的原因,除了需要立即搶救的病人外,大多數(shù)急診病人都因為需要各種檢驗、檢查、禁食、禁飲、術前準備、完善各項手續(xù)等原因,而使手術集中在傍晚或夜間,還因為人體本身的系統(tǒng)功能。任顧群文獻報道中提到:人血中類固醇激素、兒茶酚胺、催產素、藥物濃度、副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氣道反應性、胃腸道運動都存在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性變化,尤其是夜間集中趨勢的基本動因。所以手術量在晚上及夜間增加,也再次證明為什么手術會此時間段出現(xiàn)高值,而這個時間段高強度的手術量,人力資源的缺乏,值班護士手術調配受到限制,并且夜間時間拖得較長,人力不能得到充分休息,醫(yī)護人員身心疲乏,忽視或沒有認真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會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根據(jù)這個特點,人力資源調度可安排18∶00后增加值班人員,使手術能順利開展,不能因為人力原因造成手術延后;增加人員后,值班組長可以根據(jù)時間點的分布來安排人員合理休息,避免值班護士過度疲勞。
由于護理工作量大、應急性強、工作時間不定, 傳統(tǒng)單一模式排班容易引起護士對排班的不滿。并且超負荷的應激, 長期以來容易產生工作疲倦感,不僅影響護士身心健康、工作熱情及工作效率, 而且影響了護理質量。因此,在18∶00-23∶00人力資源應大大增加,當值班護士能夠勝任高強度的急診手術時,可避免值班護士過度疲勞,保證手術安全;避免因人員不足超負荷工作,體力嚴重下降或工作忙亂而引發(fā)護理差錯的發(fā)生,從而杜絕了護理安全隱患[2]。合理的人力資源調度不僅減少了二線、三線聽班老師值班幾率,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而且避免因為夜班人手不夠,調用聽班護士而影響白天擇期手術的開展,同時還避免了聽班老師因為手術而來回跑的局面。人力資源的充沛,使手術可以同時開展6~7臺,提高了勞動效率和手術質量,避免手術的推遲,讓患者得到最快、最有效地搶救與治療。
綜上所述, 科學的人力資源調度,適應護理學科的發(fā)展及滿足護理人員工作、生活的需要是必要的。結合醫(yī)院急診手術量分布特點來較好地調度人力資源,根據(jù)臨床實際工作,合理選擇、靈活運用、取長補短,才能達到提高護理人力資源的利用率。較好的人力資源調度,不僅能提高護理質量, 也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1] 任顧群.5類急癥的日周期分布特征與護理人力資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0):783-784.
[2] 趙美玲,曹文琪,張粵秀,等.急診手術時間分布規(guī)律對護理管理工作的啟示[J].中國醫(yī)院管理,2003,23(7):26-28.
唐玲(1983-),女,四川成都,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1
C
10.16821/j.cnki.hsjx.2016.09.009
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