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秀 黃韋歆 黃紅可 黃平娟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0632)
?
非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術中血糖變化的觀察
錢玉秀 黃韋歆 黃紅可 黃平娟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0632)
目的 了解非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術中血糖值變化,了解其是否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方法經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方便抽樣方式將符合納入條件的120例腹部手術患者,按手術方式分為腔鏡組和開腹組。通過收集患者入院時的基礎血糖值(T0),并于手術中采集患者麻醉前(T1)、手術2 h(T2)、麻醉結束后(T3)三個時間點的外周血糖值,將數(shù)據(jù)經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結果開腹組較腔鏡組的患者,在手術2 h及麻醉結束后血糖水平較大升高,分別為(6.82±1.49)mmol/L和(7.44±1.98)mmol/L,P值均<0.001,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情緒處于緊張狀態(tài)患者較之平靜患者,其麻醉前血糖有明顯升高,分別為(5.91±1.87)mmol/L及(5.25±0.88)mmol/L,T=4.406,P=0.0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手術前緊張焦慮和手術、麻醉的刺激會引起非糖尿病患者的應激性血糖增高,手術室護士除采取有效措施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外,還應積極主動關注其血糖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血糖值異常,給予積極的干預。
非糖尿病患者; 腹部手術; 術中血糖值; 腔鏡手術; 護理
Non-diabetic patients; Abdominal surgery; Intra-operative blood glucose; Endoscopic surgery; Nursing
手術前的焦慮不安、恐懼失眠、手術中麻醉的作用和手術的侵襲及術后疼痛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釋放兒茶酚胺、大量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導致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和能量合成障礙,產生應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HG)[1]。研究[2-3]表明:圍術期高血糖能夠誘發(fā)氧化應激反應導致細胞組織損傷,影響免疫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功能;會延長凝血時間,推遲傷口愈合,加重炎癥反應,破壞內皮細胞功能,是造成術后感染的主要原因。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接受手術時,考慮到患者胰島調節(jié)能力低下,糖代謝紊亂嚴重,術中予以嚴格監(jiān)控血糖值變化,并靜脈輸注極化液(葡萄糖液、一定劑量的胰島素和氯化鉀)增加血糖的利用,增加患者機體的應激能力[4-5]。非糖尿病手術患者在受到手術等應激因子刺激后,即使胰島功能正常也可能出現(xiàn)應激性高血糖,然而其圍手術期的血糖變化并未引起醫(yī)護人員的重視。本研究就非糖尿病患者手術中的糖代謝變化展開調查,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婦科及普通外科腹部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 57例,女性63例,共120例。納入標準:(1)基礎血糖正常,沒有糖尿病史及家族史,沒有糖耐量異常。神志清楚,無精神病史。(2)手術分級達三級及以上,預計耗時2 h以上的術晨第一臺擇期腹部手術,禁食12 h,禁飲4 h。(3)術前腸道清潔。(4)術前晚給予安眠鎮(zhèn)靜藥。(5)術晨常規(guī)肌注鎮(zhèn)靜劑和阿托品。(6)采用經氣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
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采用方便抽樣方式,將符合納入標準的腹部手術患者按手術方式不同分為腔鏡組和開腹組各60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見表1。
項目腔鏡組(n=60)開腹組(n=60)t/χ2P年齡/歲46.82±17.946.3±8.630.2010.841性別/例1.2920.256 男2829 女3231情緒/例1.0570.281 平靜 緊張33273525心率/次·min-175.42±10.7977.77±12.921.0810.282收縮壓/mmHg121.57±20.95120.53±13.30.3230.748舒張壓/mmHg75.38±9.4673.47±8.671.1570.250基礎血糖/mmol·L-15.27±0.695.26±0.50.0860.931等待時間/h0.88±0.280.79±0.361.1560.243手術時間/h3.97±0.613.58±0.521.5280.313
注:1 mmHg=0.133 kPa。
1.2 方法
1.2.1 情緒判斷標準 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6],采用交談及觀察的方法對患者進行評估。將得分≥14分者歸入緊張組,得分﹤14者,歸入平靜組。
HAMA所有項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各級的標準為:0分:無癥狀;1分:輕;2分:中等;3分:重; 4分:極重。總分≥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 ≥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 ≥14分,肯定有焦慮; 超過7分,可能有焦慮; 如小于7分,便沒有焦慮癥狀。
1.2.2 出血量估算 使用帶有刻度的一次性吸引袋,收集手術中的出血;將術中使用的止血紗布進行稱質量計算。
1.3 觀察指標 請內分泌??谱o士培訓資料收集人員(普外科和婦科組配合手術的??平M長),使其正確掌握手指末梢血液采集法、血糖監(jiān)測儀使用法、數(shù)據(jù)讀取和測試試紙保存方法。采集患者麻醉前(T1)、手術中2 h(T2)、麻醉結束后(T3)3個時間點的手指外周靜脈血做血糖檢測?;A血糖(T0)是指患者術前常規(guī)血糖檢查數(shù)據(j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計量資料間的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方法,偏態(tài)分布資料采用中位數(shù)及四分位間距進行描述。在α=0.05的水平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手術方式各時點的血糖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2 h血糖(T2)及麻醉結束后血糖比較,P<0.001,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不同手術方式各時點血糖比較 mmol/L
注:*不同時間點的血糖不同,F(xiàn)=33.683,P<0.001。
2.2 不同手術方式患者發(fā)生應激性高血糖的比例 于手術2 h 及麻醉后時點,開腹組明顯高于腔鏡組(P<0.05),見表3。
表3 不同手術方式患者不同時點高血糖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2.3 患者不同情緒狀態(tài)的血糖值 見表4。
表1 不同情緒患者血糖的變化情況 mmol/L
2.4 患者出血量 最大值3 000 mL,最小值20 mL(no.70),中位數(shù)及四分位間距為50(50,200),Spearman相關結果顯示:出血量與手術2 h血糖有關,r=0.443,P<0.001,出血量與麻醉結束后血糖有關,r=0.507,P<0.001。
2.5 等待時間與麻醉前血糖值的關系 Spearman相關結果顯示:等待時間與麻醉前血糖值有關,r=0.210,P=0.021,P<0.05。
3.1 對開腹手術、出血量大的患者,建議術中監(jiān)測血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開腹組患者手術2 h 和麻醉結束后,其血糖值升高程度及發(fā)生高血糖的比例明顯高于腔鏡組,這可能與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大及出血多,對患者造成的刺激更明顯有關[7]。本研究中有11例患者在手術中需要輸成分血,輸血前常規(guī)給予了糖皮質激素,因此不能排除其對血糖的影響,尤其對麻醉結束后的血糖值。腹部手術于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本院使用頭孢唑啉鈉等頭孢類藥物),經查閱相關藥典以及文獻,可以排除其對血糖的影響[8]。建議對此類患者應進行血糖監(jiān)測,給予必要的干預手段[9],促進手術后的傷口愈合,減少并發(fā)癥,縮短留院時間。
3.2 應采取有效的護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1)為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護士應術前訪視患者,了解和熟識患者,并告訴患者次日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會全程陪在他身邊,無論有什么不適或疑問都可以及時幫忙解決,使其有安全感。(2)術晨親自接待和核對訪視過的患者,見到患者時,應該除下口罩做自我介紹,讓患者看到親切熟悉的面孔,迅速消除陌生感。(3)手術室內播放一些安神寧心、放松的古典輕音樂,讓患者的情緒得到舒緩[10]。對于神志清醒患者,應該給予適當?shù)挠|摸安撫,如拉著患者的手,輕聲進行術前的常規(guī)核查[11]。通過觸摸可以感知到患者手的溫度和濕度,判斷其緊張程度,給予適當?shù)难哉Z安慰。(4)麻醉時始終陪在患者身邊給予安慰和鼓勵,聊一些患者熟悉的話題,如他從事的職業(yè)、愛好、家里的親人等,分散他的注意力。(5)給患者做任何操作都需要向患者解釋目的,使其理解和配合。尤其在暴露隱私部位時,盡可能縮短時間,給予必要的遮蓋。
3.3 應縮短手術患者等候時間 本研究的手術對象均為術前血糖正常且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非糖尿病患者,但研究表明手術患者等待時間與麻醉前血糖值呈正相關,提示隨著等候時間的延長,患者的血糖值有升高趨勢。因此,建議不要過早將手術患者送入手術室,由術晨7∶30改到7∶50送手術室,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工作人員提前做好各種術前準備,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盡快處于麻醉狀態(tài),盡量縮短手術患者的等候時間,減少其緊張和焦慮狀態(tài)的持續(xù)時間。
3.4 建議病房護士關注患者術后血糖值 兩組患者于手術2 h及麻醉結束后時間點,其血糖值與基礎血糖值相比均有明顯升高;這與手術創(chuàng)傷、麻醉拔管的刺激、麻醉藥效的消失,患者的應激反應增強有關。建議手術患者回病房后,護士應該繼續(xù)關注其術后血糖值變化。
手術作為一種強烈的應激因子,會引起非糖尿病患者的應激性高血糖癥,護士應該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其緊張和焦慮。同時配合麻醉醫(yī)生盡快讓患者處于麻醉狀態(tài),縮短患者清醒等候時間。對于開腹手術、出血量比較大、手術時間較長的非糖尿病患者,術中應積極關注其血糖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血糖異常,給予早期積極處理,增加患者對糖原的有效利用,促進組織的快速修復,早日恢復健康。手術患者回病房后,建議護士應該繼續(xù)關注其術后血糖值變化。
[1] 徐華. 手術應激反應引發(fā)機制與調控[J].人民軍醫(yī),2008,51(2):120-121.
[2] Ramos M,Khalpey Z,Lipsitz S,et al .Relationship of perioperative hyperglycemia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ho undergo general and vascular surgery[J].Ann Surg,2008,248(4):585-591.
[3] Ambiru S,Kato A,Kimura F,et al.Poor postopera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creases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fter surgery for hepato-biliary-ancreatic cancer:aprospective study in a high-volume institute in Japan[J].Hosp Infect,2008,68(3):230-233.
[4] 李妍妍,田慧.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血糖控制[J].藥品評價,2008,5(6):254-255.
[5] 唐晟,李冰,林瑩,等.肝移植術后24 h血糖監(jiān)測分析及護理對策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 2009,24(l6):1446-1448.
[6] 王純,楚艷民,張亞林,等.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因素結構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21(5):299-301.
[7] 李詩杰,秦長江.腹腔鏡與開腹右半結腸切除術的臨床對照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8,22(8):595-597.
[8] 黎行山, 楊曉.53 例抗菌藥物致血糖異常分析[J].中國醫(yī)藥藥學雜志,2008,28(15):1318-1319.
[9] 徐秋紅,吳丹,張曉春.嚴格血糖控制對危重患者擇期與急診手術后轉歸的影響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8):1728-1729.
[10] 鐘媛,黃小莉.音樂療法干預對腸鏡檢查患者緊張情緒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1):174.
[11] 馬蔚蔚,李春娥,景瓊玲.皮膚觸摸應用于腹腔鏡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29-31.
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科研基金資助課題(編號:2013410)
錢玉秀(1966-),女,安徽天長,碩士,副主任護師,護士長,研究方向:護理管理
R472,R446.11
A
10.16821/j.cnki.hsjx.2016.05.019
2015-09-09)